要真正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正义传播秦福明 2024-10-23 08:38:04

要真正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秦福明

近期下村,听到一些农民反映,今年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价格跌幅较大,极大损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特别是搞土地流转的种植大户,不想再继续流转土地种植粮食。

近年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重视粮食生产和仓储设施建设,粮食储备规模、仓储能力、应急保供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结合长远来看,在粮食安全方面还有一些短板需要补齐,粮价跌幅超过群众心理预期,粮农几乎未享受到政策红利,农村壮劳力种粮积极性不高。普通农户和种粮大户的储粮方式没有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存粮理念陈旧、投入不足,导致在储粮环节粮食损耗较大,直接影响群众利益。眼下,部分农资、生活用品等物价上涨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手中的钱不值钱了,过去花一元钱买到的东西,现在要花两元钱。要控制物价上涨,必须加快发展肉禽蛋奶等紧缺农产品,发展这些紧缺农产品就要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注重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而现在粮食价格下跌,(主要是玉米)又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可是要真正想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重要的一条是必须让农民种粮确实有钱赚,这其实也是很明显的道理,没有钱赚,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怎么能够提高?而眼下什么东西都在涨钱,特别是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唯独农民生产的粮食价格不涨反落,还谈什么种粮积极性。要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首先要抓好农业科技改变作物单一的现状。从科学出发为不同的田地选择适宜的作物,可以更多的引入经济作物。应该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不得不承认粮食生产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推广,而提高粮食生产率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从而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其次要解决农资价格高的问题。政府要采取一些优惠政策降低农资企业的成本;农资行业存在很多问题,如垄断、中间环节过多等。在这样的条件下,控制了垄断就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农民收入。同时,要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对于出现的抛荒和半抛荒的现象,这类问题必须通过完善土地经营制度来解决。要对相应的农户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如收回抛荒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违法抛荒者重新承包土地收取耕种保证金等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为此,建议:

一、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生产。粮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解决好十四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随着农业现代化结构调整,粮食生产逐渐由原来的产区向销区转变,亟待保护耕地、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在保证耕地面积(坚决杜绝抛荒现象)的同时,加强对粮食品种、种植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和保护。

二、保障粮农利益,夯实调控基础。进一步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适当提高种粮补贴,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确保粮食市场稳定,提高粮食调控能力。在粮食经营方面,创新收购方式,多渠道争取粮源,重视科技引领和粮油政策宣传,实现节粮减损。

三、优化粮食生产,助力乡村振兴。对有思想、有能力的青年职业农民,进一步加强定向培养、积极扶持。在粮食生产上,改变以往的粗放式生产经营方式,增加科技投入,以科技带动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完善农业政策保险体系建设,在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两个方面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支持。对规模性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予以项目扶持和资金帮助。

四、发挥有效机制,及时调节盈余。今年是多年罕见的旱灾、涝灾交替发生之年,粮食产量会受一定程度影响。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及早落实相关措施,进一步强化在粮食产、供、销、存环节的跟踪调查,逐步建立权威的粮食生产、消费、库存的信息发布制度。同时,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真正让农民依靠种植粮食增收。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