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年除夕,唐中宗对御史窦怀贞说:“爱卿丧妻已久,朕今日给你赐婚!”一女子用扇子遮脸,款款走出。怎料,等扇子拿开,群臣看到女子真容,全都嘲讽大笑,唯有窦怀贞开心地合不拢嘴,跪地谢恩。
其他人看窦怀贞这副谄媚的样子,都十分不屑,但窦怀贞却丝毫不在意,恭恭敬敬地将这个五十多岁的女子接回了家,大办婚礼。
这女子其实是韦皇后的乳母王氏,比窦怀贞大了十多岁,容貌一般,性格野蛮。可窦怀贞却毫不介意,婚后每次给皇帝写奏折,都要署名“皇后阿赩”。
“赩”乃是对乳母丈夫的称呼,窦怀贞这么做,显然是对这个身份相当喜欢,当然更重要的,是为了讨好皇后,因此朝臣背地里都讽刺他为“国赩”。
不过窦怀贞对于这些话,一向左耳进右耳出,反而对王氏愈加奉承,当做掌上明珠一般对待。
而他这么做,就是为了讨好韦皇后。
原来当时李显虽重新复位,却没有吸取母亲武则天夺权的教训,反而放任皇后韦氏参与朝政。
毕竟韦皇后在李显被废时,不仅与他共患难,还生育了一子三女,在唐中宗心里的地位非同一般,两人感情极好,李显还曾发誓:“倘若我以后能重见天日,定要让你随心所欲,再也不会有任何束缚。”
他做到了,重登帝位后,不仅放纵韦皇后干预朝政,就连她跟武三思衣衫不整地在床上赌钱,李显都毫不介意,甚至还兴冲冲地帮人家数筹码。
窦怀贞这个人精自然会审时度势,为了避免冲撞韦皇后父亲韦玄贞的名字,还特地改名为窦从一,表示对皇后绝对的“从一而终”。
韦皇后和李显对这个马屁精也十分喜欢,想着他早年丧妻,一直独居,思来想去,干脆就将乳母嫁给了他。
窦怀贞当然不会嫌弃比自己大十多岁的王氏,能借此攀上了皇亲,他求之不得。
实际上,窦怀贞早就看出韦皇后也有效仿武则天的念头,说不准她真会成功,那么讨好她,就是在讨好下一个女皇帝,而且韦皇后高兴了,李显也就高兴了,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只可惜,李显虽然放纵韦氏,其他人却不乐意再见到下一个女皇。
公元710年,李隆基打着拯救李唐社稷的名义,联合太平公主,拥戴相王李旦复位,将韦皇后贬为庶人,将其诛杀。
窦怀贞一听这事,立马冲回家里,一改往日耙耳朵老公的面孔,一刀砍死了妻子,拿着她的头颅去跟李旦请罪。
但是窦怀贞之前是如何讨好韦皇后的,大家都看在眼里,李旦也不喜欢这个马屁精,并看到他竟能不顾夫妻情分,如此残忍地杀死王氏,实在可恶,于是将他贬为濠州司马。
不过,窦怀贞虽然喜欢见风使舵,但也毕竟有些真本事,不到一年就被召回朝中,担任殿中监一职,掌管天子服侍车马。
因为做得不错,后来又升任左御史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被封为中山县公。
倘若就这样老老实实地干下去,他或许将来还有更好的政绩,只可惜,当官久了,窦怀贞的初心也没了,他早已习惯左右逢源,阿谀奉承,以此升官发达。
李旦继位之后,李隆基被封为太子,但太平公主也想效仿母亲武则天,多次干预政事,甚至想废除李隆基。
两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而窦怀贞或许从太平公主身上看到了武则天的影子,再加上满朝大臣几乎都依附于太平公主,七位宰相里有五人都出自她门下,太平公主的胜算很大,于是窦怀贞选择了太平公主,每次下朝都会特地去给她请安。
后来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太平公主与他的争斗愈加严重,窦怀贞等人则密谋,打算拥公主为帝。
只可惜,消息泄漏,李隆基在他们出兵时,早就安排龙武将军王毛仲进行了埋伏,将其他参与者要么擒获、要么斩杀。
窦怀贞慌忙逃走,却崴了脚,摔进沟里死了。但唐玄宗仍不解恨,下令将他斩首,改窦姓为毒姓。
窦怀贞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完全是他咎由自取。他原本也是个清廉干练的官员,年轻时在清河担任县令的时候,还做出过不错的成绩,这才升居高位。
他死后,李隆基抄家,也没发现他家里有什么金银细软,只有几石粗米,可见他并非贪财之人。
可惜,他没有将正当心思用在为民为国之上,反而沾染了坏习气,依附权贵,不论对错,谁有权势他就臣服于谁。
李显在位时,宦官势力大,窦怀贞就不敢得罪宦官,哪怕宦官犯了错,监察御史要严查,窦怀贞都要帮宦官开脱,劝阻御史。
后来李旦即位,想花费重金为女儿修建道观,群臣都在不停地劝,说这么做劳民伤财,唯有窦怀贞为了讨好皇帝,不顾社稷、不论是非,极力赞成,还亲自参与监督。
就连他的族人窦维鍌都曾质问他,“身为宰辅,为何不思考该如何辅佐天子,而是每天干瓦片木匠的活?你让天下人怎么看呢?”
但窦怀贞依然一意孤行。不明辨是非,不规劝君王,不造福百姓,最后窦怀贞不仅丢了名声,得了个“墙头草”的外号,还一辈子脱不掉为权势娶妻又杀妻的骂名,不忠不义,令人不齿。
参考:《旧唐书》《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