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百万大军压境,毛主席问粟裕:都说老将军成了“死老虎”?

俊博恩 2024-06-24 20:54:3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文丨博恩话史

编辑丨博恩话史

引言:

自从1958年被扣上“军事教条主义”的帽子后,粟裕就从总参谋长调任到军事科学院担任副院长,重心也转移到军事科研和教育工作。

1969年时,毛主席却突然秘密召见他,并问了一句话“有人说,我们中国的将军都已经成了死老虎,你怎么看?”

粟裕内心咯噔一声,随即回复到:“就算是死老虎,獠牙依旧不老”。

听到此话的毛主席也哈哈大笑起来,并向粟裕传达了一项军事命令,而这项命令不仅打破了粟裕“死老虎”的谣言,还为国家解决一大难题。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苏联百万大军屯师边境,国家面临重重危机

1969年对于我国来说无疑是最为艰难的一年,尽管新中国已经成立20年,而且我们也有原子弹和氢弹作为底牌。

但随着中苏关系的不断交恶,我国面临的外交压力和军事压迫也随之逐年增大,尤其是到了1969年压力更是到达了顶点。

1969年3月2日,苏联多次发动对我国珍宝岛的侵略,但在我边防军的奋起反击下都失败了。

最终只能留下阵亡58人、伤94人并且损失一辆T62坦克的巨大代价惨败而归,这样的结果也让苏联方面非常恼火[1]。

不愿意吃亏的苏联方面一方面加强了边境的兵力部署,从蒙古、中亚、远东甚至东南亚等多个方向向我国施压。

另一方面还打算对我国施展核打击,尤其是1969年8月新疆裕民县的流血冲突事件后,多家西方媒体爆料《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这样的报道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苏联军方制定好的计划,尤其是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元帅和助理崔可夫元帅为首的强硬派,更是提出了“一劳永逸解决中国威胁”的主张[2]。

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随后向美国传递了苏联的计划,希望美国在这个问题上保持中立态度,他们认为中美关系如此尖锐的情况下,美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可美国经过重重考虑后不认可该方案,于是通过一家小报纸将消息透露出去,这则消息也很快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我国在得知消息后做了充足准备,全国很快就进入“临战状态”,也为此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不过对于毛主席和党中央来说,最为要紧的地方还是边境的百万苏联大军,因此派谁去应对就成了关键问题。

于是毛主席想到了昔日的战神粟裕,毕竟他在指挥大兵团作战方面的能力有目共睹,可粟裕大将已经十几年没指挥部队了,因此有外国媒体也嘲讽他是死老虎。

于是毛主席找到他,并向他提出了开头的问题,当听到粟裕大将的回答后毛主席也放下了心,在周总理的支持下安排他前往华北、西北边境考察。

粟裕大将也在接下来的考察中,真正展现出一代军神的真正实力,为我国抵御苏联进攻提出了极为宝贵的意见。

50天内考察7000公里,事无巨细制定计划

1970年4月5日,粟裕在几个军事参谋的陪同下开始了自己的军事考察之旅,62岁的他在短短50天时间里奔波了7000公里的边境线。

在考察过程中粟裕严禁地方领导接待,更不要车队进行护送,只让时任兰州司令员的皮定均带上几个参谋同行。

一行人就这样行驶在边境线上,一边考察边境环境一边绘制军事地图,即便一些军事要塞在苏军的火力范围之内,粟裕大将也毫不畏惧地坚持前去考察。

也正是因为粟裕大将事无巨细地考察,发现了我国在边境防守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很可能影响到备战结果。

这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当属中蒙边境建立的“人造山”,这是由林彪设计的防御体系,目的是为了在一马平川的中蒙边境上阻止苏军坦克的前进。

按照规定,人造山由石头和土块儿制成,中间挖出地下堡垒用于储存物资和放置中小型火炮,每隔30-50公里左右设置一个人造山,再通过地下通道进行连接。

可粟裕经过实地调研发现,这样的人造山很难阻止苏联的钢铁洪流,而且因为距离前沿太近,会变成和二战时期的马奇诺防线一样无用的防御体系。

不过在当时的特殊时期,很快有人提醒他不能这么说,以免给自己找麻烦。

可粟裕却严肃地表示:“我是一名老兵,就需要对国家安全负责任,有问题就得第一时间提出来。这样的防御工事完全是形而上学的东西,打起仗来很可能会死人的。”

于是他在给周总理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人造山”完全不可取,而且大修人造山的现象反映出了部队形而上学思想严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3]。

除了人造山的问题外,他还指出居延海、贺兰山等军事要地的防御策略存在问题,并没有做到因势导利、依托有利地形建立防御阵地。

他甚至谈到了普通战士的负重问题,认为边防战士每个人需要负重70斤,这不利于我军打运动战。

将这些问题汇总之后,粟裕将军针对此次考察的结果提交了一份综合报告和7份专题报告,对考察结果和问题作出了详细的叙述。

粟裕大将不只是向中央提出问题,而是在报告中给出自己的建议,就像战士们负重太大的问题,他就提议由科研部门制造一批轻量化武器装备,减轻边防战士的压力。

他的提议也得到了中央的认可,很多提议也被实践到边防备战中,好在我国通过外交等途径缓解了危机,苏联军队也陆续撤出了中苏边境,危机也随之解除。

结语:

作为名副其实的一代军神,即便62岁的粟裕将军依旧是獠牙锋利的大老虎,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部队的问题所在,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便身处低谷中但面对国家的问题时,他依旧实事求是地提出意见,这样的品质也让人钦佩。

[1]寸土必争珍宝岛事件始末;张世忠.《军事历史》,2005年.02期

[2]珍宝岛冲突后苏联为何放弃对中国实施核打击;人民网.2015年05月19日

[3]粟裕考察西北边防后质疑林彪:人造山是形式主义,打起仗来没有用;党史博采官方账号.2021-03-01

0 阅读:0

俊博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