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的“四川大拆迁”,这种鬼话,怎么那么多人信?

橙子社会趣事 2024-10-22 09:05:35

“四川大拆迁”,这词儿最近又火了。

朋友圈、微信群里,到处都在传,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的,好像明天推土机就要开到家门口一样。

搞得不少人心惶惶,琢磨着祖屋要拆了,一夜暴富的机会来了。

可这“鬼话”,怎么那么多人信呢?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背后到底是什么逻辑。

得承认,这“拆迁致富”的观念,在很多人心里根深蒂固。

早些年,一些地方确实出现过因为拆迁补偿拿到巨款的案例,这些案例被媒体一放大,就成了很多人眼中的“神话”。

你想想,辛辛苦苦一辈子,可能也攒不下几百万,但拆迁一下子就能让你跨越阶层,这诱惑力,谁能抵挡?

这种“一夜暴富”的渴望,其实反映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对财富快速积累的焦虑。

信息茧房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但信息的真假却难以辨别。

很多人每天接触到的信息,都是经过算法筛选和推荐的,很容易被困在信息茧房里,接触到的都是同质化的信息,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谣言就更容易在封闭空间内发酵传播,即使官方出来辟谣,也很难改变人们的固有认知。

再者,社会信任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人对官方信息持怀疑态度,更愿意相信“小道消息”,觉得这些消息更“接地气”,更“真实”。

这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加上对官方信息渠道的信任度不足,导致谣言更容易被接受和传播。

那么,“四川大拆迁”的传闻,到底靠不靠谱呢?

咱们先来看看国家政策。

2021年8月,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增建和搬迁。

这说明国家层面对大拆大建的态度是谨慎的,更强调的是城市更新和有机更新,而不是一味地拆了建、建了拆。

再看看四川的情况。

2024年4月,《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年至2035年)》获批,随后发布的《2024年四川省加快前期工作重点项目名单》显示,330个拟在未来2至3年开工的重大项目,估算总投资达到2.15万亿元。

这些项目涵盖了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化等多个领域,并非仅仅集中在房地产和基建领域。

这说明四川的发展重点是多元化的,并非仅仅依靠大拆大建来拉动经济增长。

成都的情况也类似。

2024年6月,《2024年城市更新行动评审结果公示》,成都成为15个入选名单的大城市之一。

但这“城市更新”可不是简单的“拆迁”,而是指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升级,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从六普到七普,成都人口增长了近600万,确实需要进行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但这不等于要大拆大建。

我们还可以对比一下其他省份的情况。

比如河南,2024年年初公布的2024年的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名单,520个项目,总投资高达2.1万亿元左右。

这些项目也涵盖了各个领域,从产业发展到民生保障,方方面面都有。

这说明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发展,都在投资建设,但重点已经不再是大规模拆迁和基建了。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相信“大拆迁”的传闻呢?

除了前面提到的“拆迁致富”的幻想、信息茧房和社会信任缺失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经济下行压力下,人们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渴望通过“捷径”获得财富安全感,而“拆迁”恰好迎合了这种心理需求。

其实,这种焦虑是可以理解的。

全球经济不景气、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都加剧了社会整体的焦虑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容易被一些“好消息”所吸引,即使这些消息并不真实。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焦虑呢?

要 提升自己的信息辨别能力**,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多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多查阅权威媒体的报道,多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

要**理性看待经济形势** ,不要被一些负面信息所左右。

要相信国家的发展潜力,相信自己的能力,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才是真正的致富之道。

最后,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相信未来会更好。

与其整天杞人忧天,不如积极行动起来,为自己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四川大拆迁”的传闻,其实是一个缩影,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焦虑和迷茫。

与其幻想一夜暴富,不如脚踏实地,努力奋斗。

与其轻信谣言,不如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与其被焦虑裹挟,不如积极拥抱未来。

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0 阅读:0

橙子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