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最害怕的局面出现了,阿根廷续签350亿元人民币双边贸易本币互换协议,又一次
白宫最害怕的局面出现了,阿根廷续签350亿元人民币双边贸易本币互换协议,又一次让阿得喘息,又一次让比索稳住了汇率,又一次让阿用人民币买东方大国的商品暴增。这事看着简单,背后的门道可不少。美国为啥急眼?说白了,美元霸权这些年靠的就是全球贸易结算的垄断地位,现在人民币直接绕过美元和阿根廷做生意,相当于在美元后院挖墙脚。阿根廷用人民币买中国商品,中国拿人民币买阿根廷牛肉大豆,双方都不用看美元脸色,美联储印钞机转得再欢也收不到“过路费”。更扎心的是,这操作还被其他拉美国家盯着学——巴西、智利早就在试水人民币结算,美国能不急得跳脚?不过话说回来,人民币国际化真有那么顺利吗?阿根廷这波操作更像是“救命稻草经济学”。比索崩了十几年,外汇储备见底,借美元债务利息高到离谱,中国这时候递上人民币贷款,确实解了燃眉之急。但问题也摆在那儿:阿根廷国内通胀率飙到114%,比索贬值速度比世界杯夺冠热度退得还快,光靠人民币输血能撑多久?有人调侃这是“用新债还旧债”,毕竟阿根廷过去十次债务违约里,有八次是靠借新钱填窟窿。再看看美国这边,焦虑里还透着矛盾。嘴上喊着“自由市场”,手上却在搞技术封锁、长臂管辖,逼得各国不得不找备胎。中国这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玩得溜——不跟美元正面硬刚,专找美国后院搞“去美元化游击战”。去年俄罗斯被迫用人民币结算能源,现在拉美国家主动拥抱人民币,美元一家独大的局面确实松动了。但要说人民币马上能取而代之?现实点,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59%,人民币才2.5%,差距不是一星半点。更值得琢磨的是地缘政治这盘棋。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这些年肉眼可见地下滑,从“门罗主义”到“后院失火”,中国用贸易和基建投资悄悄渗透。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顶着国内亲美派的压力续签协议,摆明了在赌“向东看”的未来。但风险也明摆着:哪天美国换个总统,搞点制裁施压,这些国家会不会又掉头?毕竟拉美政坛翻脸比翻书快,今天签的协议,明天新政府上台可能就成废纸。说到底,这场货币暗战里没有白莲花。中国推人民币国际化不全是为了“救兄弟于水火”,更多是打破美元围堵的战略突围;阿根廷选择人民币也不代表多爱中国,纯粹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至于美国,与其天天担心别人挖墙脚,不如先想想自家债务突破32万亿美元、银行接连暴雷的烂摊子怎么收拾——美元信用要是真够硬,别人想挖也挖不动啊!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