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乡村振兴高校大有可为

乡村工作從新開始 2024-05-09 06:24:51

近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业农村现代化稳步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正在不断铺展。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需要我们下足绣花功夫,久久为功。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发挥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助力乡村振兴?高校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更高质量的教育投入,加强与乡村的深度对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主动融入乡村建设,将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方式,提升乡村的产业竞争力。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加强与地方、企业、科研院所等合作,形成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攻关的机制。在乡村振兴中,高校不仅要做好人才培养,还要注重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职业农民。高校要把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青年人才作为重要工作,通过订单式培养、定向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尽快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高校还可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智库”作用,加强乡村规划、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高校要以教育引导为切入点,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文明素养为目标,积极投身于乡村文化建设。一方面,高校要深入挖掘和整理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开设乡土文化课程,讲好乡土故事,让大学生深入了解、热爱乡村,进一步提升农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乡村治理,通过开展“三下乡”活动,帮助农民提升科学文化素养,促进乡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高校要积极投身乡村环境治理,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一方面,高校要加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投身生态环保实践,与乡村共建生态文明,共同守护好绿水青山。此外,高校还要积极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乡村改善公共服务条件,提升乡村生活品质。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高校要坚持人才引领战略,为乡村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一方面,高校要深化产教融合,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机制,吸引更多优质人才流向乡村。另一方面,高校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为留得住人才、用得好人才创造良好条件。同时,高校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乡村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久久为功,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让乡村更加美丽,让农民生活更加美好。

0 阅读:2

乡村工作從新開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