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邓小平决心裁军百万,亲自点将何正文:让他来当“主刀人”

赤色风暴 2024-05-09 07:00:40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杨副主席要看方案,请立即送来。”

1984年国庆节的前一天晚上,总参军务部接到电话之后,立刻将文件送到杨尚昆的手上。尽管这份文件杨尚昆已经看过很多次,但他还是觉得有可以研究的地方。

这份事关军队大规模精简整编,让第二天的检阅似乎有了告别的意味。

第二天阅兵开始后,邓小平乘坐着平稳的检阅车,举起右手向严整的受阅部队致意。尽管邓小平没有穿军装,也没有军衔,但他表现出的威严和慈祥,让每一位受阅官兵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

随着一列列整齐的方队通过天安门,飞机编队从天空中呼啸而过。邓小平举手遮挡着阳光,抬头凝望尚未消散的彩带,久久没有放下手来……

国庆阅兵一个月之后,各大军区司令员和政委齐聚北京,参加军委座谈会。邓小平入场之后,先和大家打招呼,随后轻松地坐在了讲台前,开始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讲话。

讲话的一开始,邓小平就指出这一次国庆阅兵的“缺陷”,就是让一个八十岁的人来检阅部队。从军队高层老龄化问题,邓小平一直讲到了军队的精简整编,并提出了“世界大战十几年内打不起来”的惊人论断。

据此,邓小平提出要裁减员额一百万。

关于裁军的话题,在全世界来说都不新鲜。二战结束之后,全世界都在喊裁军,各种会议讨论,各种方案制定,结果裁军越“裁”越多,不但全世界的军事费用逐渐上涨,而且也给世界的不安定埋下了隐患。

其实早在1975年,邓小平第二次复出主持军委工作的时候,就提出军队要“消肿”。在之后近十年的时间里,虽然军队进行过三次精简整编,但由于打仗的这根弦一直绷得很紧,因此军队的编制都是缩了再涨,再缩再涨。

1977年,邓小平在军委会议上旧话重提,首先指出了军队“肿”的问题;1980年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进一步提出,必须清醒地看到军队臃肿的问题,如果真正打起仗来,不要说指挥作战,就是疏散也不容易。

“精简整编要搞革命的办法,一次搞好了,得罪就得罪一次,用改良的办法根本行不通。”第三次复出工作之后,给军队“消肿”成了邓小平的头等大事。1984年国庆阅兵之后,邓小平下定了裁军的决心。

谁来担任百万大裁军的“主刀人”?邓小平没有选择任何一位元帅,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开国少将何正文。

何正文出生于四川通江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到了10岁的时候,家里的生活状况稍有好转,大字不识一个的父母决定将何正文送去私塾读书,将来也好帮家里记记账。

何正文深知父母赚钱供自己读书不易,因此在学习上格外用功,每天都抓紧时间完成功课,下午还要帮着家里干活。没过多久,何正文就成了家里的“账房先生”。

转眼三年过去,尽管何正文的父母拼命给地主家干活,在家还要起早贪黑做些小买卖,但终究逃不过军阀、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再也拿不出钱供何正文读书。

就在何正文退学后没几年,红军打到了何正文的家乡。当看到一列列红军战士整齐地从街上走过,何正文萌生了加入红军队伍的想法,和父母商量之后,15岁的何正文成了红军队伍中的一员。

当时何正文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待他成长为这支光荣军队的将军时,负责的工作居然是裁军。

1966年十年政治风暴开始后,何正文和其他许多领导一样,蒙受了诸多不白之冤。林总折戟大漠后,中央军委推翻了何正文身上一切“莫须有”的罪名,让他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叶剑英接手总参谋部的工作之后,提议利达担任副总长,分管军事训练、防化部队和军事外交等工作。在组建新的领导班子时,李达点名推荐了何正文,因为他担任过各级参谋长,也担任过主力部队的主要领导,既能带兵打仗,又精通业务。

经叶剑英批准,何正文被正式调到了总参谋部工作,之后被毛主席正式任命为副纵参谋长。就在任命下达一个多月后,邓小平恢复工作,担任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何正文成为邓小平整顿军队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在邓小平首次提出军队要“消肿”之后,何正文就负责全军编制体制的调整工作。当时邓小平对编制体制的情况很是关心,一有召唤,何正文立刻前去汇报。

得益于多年的参谋工作,所有的数据都被何正文记在了脑子里,无论邓小平问到什么,何正文立刻就能答上来。因此,邓小平对何正文的工作很是满意,也成为让他担任裁军“主刀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主刀人”,何正文首先要根据中央的指示提出预案,然后带着负责同志奔赴各地征求意见,汇总之后上报军委和有关领导,同时还要派人搜集资料,出国考察,在对预案进行修改。

由于这一次是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全方位裁员,必定涉及到各单位的大小利益,不可能一路绿灯走下去。因此,无论多么尖刻的语言,多么难看的脸色,何正文都得秉着极大的耐心和诚信,去做这些单位和人的思想工作。

那一段时间,何正文每天带着一个大皮包,奔走在各个单位之间,无论走到哪里,何正文都不敢轻易表态,只是将所有的意见都记下来,统一之后再定方案。

当时全军共有11个军区,要将其合并成为7个军区,可谓是大刀阔斧的“革命”。起初何正文到各个军区摸底,反馈回来的情况和军区的要求都有很大的距离,各家都面临着重重困难,撤部队、减人都是军区领导不愿干的事情。

但何正文始终坚持原则,贯彻执行中央裁军的决定,做艰苦细致的说服工作。尤其在面对工作近二十年的成都军区,何正文同样一视同仁。在被裁部队的领导中,很多都是与何正文关系密切的同乡、老战友。

多少个夜晚,何正文愁得彻夜难眠,头发不知道掉了多少,白了多少。在成都和昆明两大军区的问题上,何正文顶着被人误解的压力,建议将昆明合并到成都,并阐述了充足的理由。

经邓小平同意,中央批准,何正文的主张得到了支持,百万大裁军的最后一个问题顺利解决,裁军的大幕正式拉开。

1985年,解放军三总部机关人员精简近一半,11个大军区合并为7个,30多个军级以上单位被减掉,4000多个师、团级单位被撤销,60万干部转业到了地方。

作为百万大裁军的亲历者,何正文经历过悲壮的阵痛之后,更多的是自豪和欣慰。百万大裁军的成功,说明人民解放军是一支经得起考验的伟大军队。

参考文献:

[1]赤男.副总参谋长何正文百万大裁军亲历记[J].党史博览,2003(03):11-16.

[2].百万裁军“主刀人”何正文[J].现代班组,2009(09):50.

[3]宋毅军.邓小平十年磨剑:从1975年提出军队“消肿”到1985年领导百万裁军[J].党史文苑,2014(17):4-10.

[4]梁彬著. 何正文将军. 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4.08.

[5]袁厚春著. 百万大裁军. 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7.09.

[6]林建公,程秀龙,曹宏,崔淑霞,曲静涛著. 新中国军旅大事纪实 大阅兵、大练兵、大演习、大裁军 对外重大军事交往活动.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08.

0 阅读:100

赤色风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