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82年苏联最高领导人猝死内幕,警卫梅德韦杰夫:其实早有预警

小众说视 2024-01-23 08:08:28

82年,苏联最高领导人猝死内幕,警卫梅德韦杰夫:其实早有预警

谈到勃列日涅夫,中国人对这位曾经统领苏联的领导人并不陌生。他被戏称为“苏勋宗”,是因为他对自己授予奖章的热爱,也被誉为“勋章之王”。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时期,苏联国力达到鼎盛,他的离世却让人始料不及。

1982年,勃列日涅夫在自己的床上猝然去世,关于他死因的解释一直存在争议。有一些阴谋论认为,他可能是被接任者安德罗波夫所害。由于安德罗波夫执政仅15个月就离世,这一说法并未得到普遍认同。

最终,梅德韦杰夫站出来揭示了一些真相。他曾是勃列日涅夫的警卫员,长期照顾着他的生活。梅德韦杰夫的陈述被广泛认为是可信的。据他透露,勃列日涅夫在公众面前展现的坚强形象实际上掩盖了他健康上的困扰。

1964年,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正在享受黑海之滨的度假时,政变的阴云悄然降临,而政变的主谋勃列日涅夫则在莫斯科展开了他的野心之举。这一政变的速度之快,让苏联内外的人们都大感震惊,甚至连赫鲁晓夫自己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这场政变的牺牲品。

赫鲁晓夫在政变中险些丧命,最终却仅仅保住了一条命。而取而代之的是勃列日涅夫,一个原本在军中只以夸夸其谈而著称的人。勃列日涅夫虽然是一位军人,却从未亲临战场。他的战友们只记得他是一个在背后大谈特谈的人,远离实际作战。

这位平庸的军人在政变后却开始渲染自己的经历,甚至因此获得了一枚勋章。尽管他的实际能力被苏联领导层普遍认为是平平,甚至较弱,他却成功地通过外表和虚构的经历获得了领导的关注。

在苏联领导层中,很多人对勃列日涅夫的能力表示怀疑,认为他是一个平庸之辈。勃列日涅夫自己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但正是由于他的“平庸”,在政变中成为了替代品,因为他对其他势力没有威胁。

谈到勃列日涅夫时期,人们对苏联国力的评价褒贬不一。有观点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是苏联国力的巅峰,因为在他执政的1975年,苏联的国民收入相当于美国的67%,工业产值更是达到了80%。这样的看法并未能阻止苏联的衰败,因为其问题根植于深层次的体制内。

勃列日涅夫上台时满怀雄心,试图通过苏联的“新经济政策”解放生产力,满足民众日常需求。这些计划执行困难,地方推行不力,最终导致苏联陷入了“斯大林模式”的僵局。

在面对经济问题时,勃列日涅夫没有切中实质问题,而是在演讲中不断强调苏联经济的出色,罔顾实际情况。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导致“新经济政策”未能激发生产热情,反而加剧了无业问题,被后来的学者称为苏联的“停滞期”。这一时期苏联未能迎头赶上第三次科技革命,被美国迅速超越。

经济失利让勃列日涅夫丢面子,然而他却没有在国内实施休养生息的战略,反而试图将国内矛盾转嫁至国外,采取对抗性的外交军事政策。

在国际舞台上,勃列日涅夫采取了强硬的态度,全球范围内展开行动,向任何愿意亲苏、加入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提供大量支持。这种毫无节制的援助使一些小国政府得利,但最终苦果却由苏联人民承受。

勃列日涅夫的野心逐渐膨胀,在他的霸权主义影响下,中苏关系急剧恶化。他提出的“有限主权”理论引发了中国的强烈反对,并试图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称霸,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这导致中苏关系降温,苏联撤回对中国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并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

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中苏之间爆发了超过1700余起边境冲突,其中包括1969年的珍宝岛冲突和苏联对新疆地区的入侵。两国关系最为紧张时,甚至有勃列日涅夫考虑对中国动用核武器的想法,尽管最终未能实施。

这一切导致了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分道扬镳,苏联逐渐演变为社会帝国主义,失去了共产主义的光芒。这一时期的苏联,已经不再是过去辉煌的国度,而成为了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代表。这一切的推波助澜,都离不开勃列日涅夫的过度野心和不切实际的外交政策。

随着时间的推移,勃列日涅夫的贴身警卫梅德韦杰夫深刻感受到了领导人身体的逐渐衰弱。他在回忆录《站在身后的人》中提到,他和同事们都清楚,勃列日涅夫的时日不多了。

在军队时期,勃列日涅夫因为战局紧张不得不依赖药物来维持自己的作息。这一依赖逐渐演变成对镇定药物的巨大依赖性,并随着年龄增长愈演愈烈。70年代,医生就已经宣告了他的严重病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及多种并发症。

保健医生恰佐夫发现,勃列日涅夫对镇定药物的依赖已经到了极大的程度。曾经发生过药物服用过量的事件,导致他的精神无法长期集中,一天看材料不能超过一页半。

晚年,医生要求他戒烟、戒酒,有时不得不使用进口的安慰药丸替代药物。由于身体原因,他最喜欢的狩猎活动也只能坐在车里看着,无法亲身参与。

勃列日涅夫的府上居然没有医生、护士,等到保健医生到来时,事情早已凉透。贴身警卫梅德韦杰夫和同事们意识到,他的健康已经不再适应继续工作。然而,勃列日涅夫作为高领导人,利益集团也无法同意他离开这个位置,因为共同的利益使他们无法分割。他似乎注定要死在苏联领导人的宝座上。

贴身保镖索巴契科夫常常邀约梅德韦杰夫一起去卧室叫醒勃列日涅夫,似乎是出于某种原因或巧合。然而,在梅德韦杰夫的回忆录中,并没有发现任何引起警觉的细节。

随着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结束,继任者是安德罗波夫。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优质作者榜#

0 阅读: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