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通货膨胀,炒房时代结束

黄埔圈圈 2024-05-09 04:56:22
五一前,广州各区招生细则如期公布。今年很多新盘都搞到了名校牌子,名校批发市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壮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天河也尝到了名校的甜头,引进名校势头比黄埔还猛,8个新盘在节前搞定了6所学校—— 保利天瑞配套九年一贯制学校引进了省实。 两所天河外国语学校集团校,花落越秀观樾和合生缦云。 联投文津府与烂尾的合景臻颐府,共同纳入了华阳教育集团奥体东小学。 天河润府则成功蹭上了珠花配套体育东教育集团均和小学。 天河源筑配套九年制学校,划入汇景实验华园学校。 稍早前,天河和樾府也曾官宣,为配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引进广州中学办学,华阳小学参与小学管理。校名可能定为广州中学燕塘实验学校。 黄埔这边,在过去几年名校遍地开花的基础上,今年持续加码,名单更长了—— 中鼎珺合府闹了近两年的名校风波总算结束,小学名为黄埔区实验小学,初中成为黄埔军校纪念中学北校区,纳入六中教育集团管理,算是得偿所愿。 星河湾萝峰项目正式签约广州二中,成为苏元学校东校区。 麻雀盘保利锦上,也傍上了近在咫尺的广大附高新区实验学校北校区。 龙狮璟珑府只要意思一下,也成功纳入悦辰壹号配套广实小学。 二中成员校开元学校今年也“花开两朵”——新建72班小学定为开元学校西校区,实地常春藤配套学校则成为东校区。 ........ 毫无疑问,明年这个名单会更长,名校扩张在广州各区,会烧的更猛。 各区疯狂引进名校,对地方教育、开发商、业主都是好事,算是三赢。 对地方教育来说,名校遍地开花,有利于提升地方教育整体水平和教育资源均衡化布局。 对于开发商,楼市低迷期引进名校牌子,虽然谈不上涨价,也不敢涨价,但多少有助于促销去库存。 对于业主而言,也是利好。 至少,花了五六千万甚至上亿,引进名校资源,当然不只是挂个牌,师资、管理等资源会有明显提升。业主小孩在享受家门口上学便利的同时,还有优质教育资源,算是一举两得。 相对来讲,当其他楼盘都引进了名校,没引进名校的楼盘,肯定是利空。别人有的你没有,相当于你多了一块短板。 不过,引进名校的价值,似乎也仅止于此了。 显而易见,引进名校,并不等于业主小孩就一定有好成绩。换言之,普娃读了名校,并不等于会变成牛娃。 对于大多数普娃来说,基于名校的管理水平、教育理念、师资力量,只是让孩子的下限尽可能提高一些。 所以,楼盘配套学校引进名校,并不必然成为牛校。学校能否出成绩,真相在于择优分班。 名校牌子越响,择优权利越大,捞到的“鱼苗”就越好;择优生源比例越高——优生纯粹,这才是真正的所谓“生源纯粹”,学校越容易出成绩。 告诉大家一个残酷的事实,目前网上你所看到的那些所谓“名校”成绩排行榜,其实都是择优的结果,与地段生源没多大关系。 这也意味着,现在大家卷的是有没有引进名校,引进的牌子够不够硬。 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可能开卷的是:引进的名校有没有择优权?择优范围有多大?是不是分班? 这才是家长更看重的地方。 前面讲了,尽管学校出成绩,基本是靠择优,而非一概接收的地段生。 当然,对于投资客而言,这不太重要,只要学校有了成绩,管它是来自择优分班,还是地段生呢。过程不重要,结果才重要。因为更多的人活在信息茧房中,是容易被信息差收割的庸众。 不过,真正的王牌名校资源是稀缺的。王牌学校+重点班,在择优上属于吃大肉的角色。只有这种学校才会在成绩上具有相对稳定的统治力。 显而易见,在目前小升初的游戏规则下,头部优质生源不受地域、不受学校约束。这部分生源基本流向的也是头部名校。 绝大多数引进牌子的学校,很难成为择优食物链上的顶端,更多的只能在下游小范围内抢食。 名校疯狂扩张的结果:的确整体提升了地方教育水平,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化。对于中上水平生源留在本区或吸引其他区生源,都有作用。 但同时也稀释了中上水平生源的分布。 比如,一个地区中上水平的生源有500人,原来当地只有5所挂牌名校分蛋糕,校均分到100人。而当挂牌名校激增到15所后,各校分到的蛋糕就大幅变小,甚至不够吃了。 中上水平生源被摊薄后,会带来什么结果呢? 那便是,学校之间的差距,也就不会拉得太大,基本处于中间区位,且各校成绩还可能不稳定,各校之间会形成小幅波动。 也就是说,择优力度一般,只在中上水平生源里卷的挂牌名校变多,也就注定这类学校的成绩不会很突出。 这当然不利于投资客捆绑学位炒房。
0 阅读:22

黄埔圈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