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一白说历史人物:第212期李牧

秦岭一白 2023-12-19 14:47:29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一个满腹才华的穷鬼,写了篇评断天下走势的雄文,他是魏人自然想呈送给魏王,却因为拿不出小费疏通关系,被宫门守卫乱棍打了出来。

他不甘心,跑到魏国大臣的门下当门客,还没有等到面见魏王的机会,就被大臣带去出使齐国,又因为犯了点小错误被领导打个半死。

他被丢进臭气熏天的茅厕,浑身疼的蜷缩在角落里直呻唤,上茅房的人围着他指指点点,还好他的朋友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范雎啊,我送你去秦国吧。

来到秦国,他将文章略作修改托人送给秦王,一句句扎心的话犹如晴天霹雳,刚继位的秦昭襄王将他奉为座上宾。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有人说他是恩怨分明,有人说他是得志猖狂,总之他弄死了残害自己的仇家,对救命和引荐的朋友回报丰厚。

解决掉个人恩怨之后,他对秦王说咱们要搞远交近攻,这四个字拉开了韩赵魏的噩梦,继而真的扭转了天下列国的走势。

韩国的上党,秦军整整围攻了半年。

韩国守将看到守不住了,又咽不下被秦国吞并这口恶气,便将十七座城池打包送给赵国,赵王看到是白送就喜滋滋的收了。

赵王接收地盘,秦王跳脚骂娘,老子伤亡惨重是给你做嫁衣不成,于是征发六十万大军攻赵,在长平歼灭赵国士卒四十多万。

赵王吃进去的全吐出来了,要不是魏王和楚王联手搭救,恐怕会成为第一个销号的战国七雄,自然也就没有李牧什么事了。

当然,目前也没有李牧什么事。

此时的李牧没什么名气,只是雁门郡的一位普通将领,听到赵国惨败差点被连锅端了,内心憋屈的同时也对赵王颇有抱怨。

论起来,赵国的战斗力位列三甲,要不是赵王们总喜欢临阵换将,在关键时刻排除正确答案,单挑秦国也不见得会输得那么惨。

然而,人好像只能在错误中成长,大才们眼观八方前瞻五十步,常人往往连三步之后都看不清,更要命的是还容不下不同的声音。

秦国在吞并的方向上吸取教训,赵国在苟活的方向上吸取经验,即便施以全力也在拉大差距,就看哪一代人会遭遇这种大碰撞。

时光荏苒,有人在成长,有人在衰老。

赵王吸取经验不再瞎指挥,李牧在宽松的环境下才华渐起,等他成为雁门郡的最高长官时,连北地的赋税收入都不用上交国库。

自己赚的自己花,李牧隔三差五操办军事演习,每天宰牛杀羊改善士卒伙食,谁要敢在饭菜里掺混老鼠头,直接拖到草原深处去喂狼。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一袭红色披风在草原上飞奔,年轻的脸庞上刻着坚毅果敢,直到远处出现了一小股匈奴势力。

快快快,关城门,放狼烟...

唉,老大怎么总是这么怂啊?

就是,几十个匈奴也害怕?

还放狼烟,丢不起这人啊。

别废话了,把免战牌递给我。

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李牧坚决不和匈奴爆发冲突,还严禁部下私自和匈奴开战,哪怕人家问候你祖宗十八代,咱也要有唾面自干的无尚雅量。

今天如此,明天亦如此,李牧的光辉战绩传到了邯郸,气得赵王破口大骂:打不过秦国就算了,你特么连一群蛮夷都不敢揍?

赵王让李牧滚回家休息,另派一位将领接管北地的军务,叮嘱他务必打出赵国的威风,也让列国看看赵国不是好欺负的。

新领导来了,不等匈奴靠近就开门迎战,然而这群游牧悍将摸一把就跑,双方互有损伤不说,搞得赵国的北方连种地都耽搁了。

列国交战在争抢城池民众,对抗匈奴只能捞到几根马毛,不同的对手得有不同的打法,赵王算了算帐显然是亏大发了。

那个,李牧啊,你还是回去吧。

我有病,我不去。

别闹了,雁门将士需要你啊。

要我去可以,你别再瞎指挥了。

李牧再次回到了北地,看着自己攒的家底快被糟蹋完了,将士们浑身挂彩却血性不减,看到老领导回来了竟然唉声叹气。

没错,李牧还是以前的样子,发现匈奴就是关门、放狼烟、挂免战牌,游牧悍将见到熟悉的配方,又蹲在长城根下问候列祖列宗。

一晃几年过去了,李牧给将士们提升待遇却不让交战,匈奴也越来越觉得这个软蛋好欺负,双方认知上的差距需要用性命填补。

战车一千三百辆,良马一万三千匹,步兵五万人,弓手十万人,牲畜十万头...

副将拿着李牧开的单子,怀疑统帅是不是吃错药了,这么大阵势肯定要请示赵王,万一输了的话谁能背得起这口锅。

一袭红色披风迎风暴涨,跨上战马的李牧注视着长空,回过头笑着说道:有我在,不用怕,咱们一战灭了匈奴...

大批牲畜被赶进草原,五千人的小分队充当诱饵,积压多年的怒火面对轻视侮蔑,李牧严令他们遇到匈奴许败不许胜。

一只铁钩穿过蚯蚓的躯体,拼命扭动仿佛更让鱼儿兴奋,李牧像是手持钓竿的渔夫,望着幽深的水面却不禁手心泛潮。

鱼儿咬钩了,鱼儿进网了。

一具具躯体倒在血泊之中,没人知道什么时候分出输赢,李牧的脸色平静到毫无波澜,要当名将必然得舍弃很多情感。

五颜六色的令旗轮流舞动,赵国士卒有条不紊的推进,直到剧烈的挣扎重新归于死寂,十几万匈奴横七竖八躺在了地上。

结束了,以后不会再有边患了,将士们望着一战封神的主帅,有人仰慕,有人羞愧,原来自己也曾像匈奴那般以为他软弱可欺。

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李牧崛起了,可是他并不开心。

赵王派他去攻打燕国,昔日破燕的廉颇投奔魏国去了,只因被罢免了大将军之职,这位老将起兵反抗之后便出走了。

后来,赵王认识错误请廉颇回国,廉颇也想回到报效一生的赵国,他当着使者的面吃下一斗米饭,表示自己年事虽高却还能再战。

一斗米抵不上一个红包,使者收受相国的好处而抹黑廉颇,说这老家伙吃顿饭上了三趟茅房,听得赵王打消了请他回国的念头。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李牧没有精力去深思,他只是战场上的渔夫,国君是朝野的渔夫,此外朝堂上还有相国郭开,自己钓不上鱼就抢别人盆里的。

说起这位郭开,凭一己之力搞臭了老将廉颇,等到李牧成为赵国最后的支柱,他又开启了一场恩怨纠葛,足以证明赵国亡国实属活该。

李牧在北边攻打燕国,秦国在西面暴揍赵国,赵王通知李牧快去抵挡秦军,还将全国兵力交到他手上,顿时让横行无忌的秦军卡壳了。

又来这套,你不烦我都烦了!

李牧拿出对待匈奴的战法,关城门、放狼烟、挂免战牌,秦将桓齮此前大败十万赵军,面对李牧的乌龟战法根本无从下手。

本想着长途奔袭打闪电战,李牧摆明了要等过完年再说,赵军龟缩不出消耗桓齮的耐心,任由秦军嘲笑赵军懦弱不敢应战。

有些话不能乱说,说着说着自己就信了,桓齮逐渐放松警惕而随意敲打,冷不丁被李牧咬到大动脉,认知的差距再次用性命来填补。

秦军大败,据说桓齮逃往燕国化名樊於期,由此触发了另一个故事(见秦岭一白.荆轲篇)。

赵国脱困了,赵王封赏李牧为武安君,然而这个称号仿佛自带魔咒,秦国也有一位武安君,那就是被国君赐死的白起。

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

一袭红色披风在战场上飞奔,就连嬴政也不得不皱眉打量,秦王大手一挥继续发兵攻赵,很想看看赵国的武安君有多扛揍。

李牧确实扛的很艰难,赵国遭遇天灾吃饭都成了问题,赵王不停地催他赶快速战速决,至于怎么打出威风自己去想办法。

一支队伍撑起一个国家,赵王和相国在都城歌舞升平,李牧和副将在野外蓬头垢面,接连三次打退了秦国的咄咄攻势。

王翦,该你上场了!

韩国已经被销号了,魏国已是秦国的马前卒,秦王嬴政要不惜代价拿下赵国,这是他横扫六合绕不过去的山头。

一个在吞并的方向上成长,一个在苟活的方向上享乐,三十年拉开的差距犹如天堑沟壑,旷世大碰撞被这代人赶上了。

王翦不想去,因为他没有把握打败李牧,王翦不敢不去,这位人老成精的灭国名将,总会在干事的同时消除领导顾虑。

一个人没有办法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多去看看历史,王翦翻出长平之战的案例,发现赵王们总有临阵换将的癖好。

当年,要不是赵括换廉颇,白起也不见得能稳赢。

一根鱼竿悄悄伸进赵国的朝堂,诱饵是富可敌国的金银珠宝,相国郭开当仁不让吞了下去,反正做好了国内挣钱国外花的打算。

他在赵王面前抹黑李牧,说李牧和副将司马尚密谋投降,又说公族子弟赵葱是自己人,这个时候让自己人手握兵权才安心。

这一点,李牧着实不如王翦,王翦出征在外还讨要封赏,哪怕秦王心如明镜也会照单批准,毕竟手握全国兵力容不得闪失。

李牧不喜欢领导瞎指挥,事情交给我就想玩啥去玩吧,然而俗话尚有人心隔肚皮,国君和臣子之间的猜度更加复杂。

一次,两次,三次...,赵王觉得真像那么回事。

李牧日以继夜的调配兵力,一卷罢免文书被扔在书案上,当他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看到了使者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短暂失神之后,李牧暴怒了,那一刻终于理解廉颇了,这位老将拼了一世信义也要起兵反叛,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同样的愤慨:士可杀,不可辱!

李牧没有反叛,他知道赵国此刻危如累卵,但是他明确表示不会交出兵权,一切等到打退秦军再说,可惜他的反应在郭开的预料之中。

常人最好不要做坏事,走一步看一步连序幕都活不过,然而那些前瞻五十步的大才,如果接连作恶也不会落个好下场。

天分阴阳,顺乎天道能决事之成败,心有善恶,成败之外牵动着人心喜怒,天人交缠,即便圣人也不敢轻涉此等漩涡。

是故,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李牧是战场上的大才,在朝堂上却只是个常人,不同领域之间的壁垒万丈,当相互搅和到一起时,他按照本能亦或是本性做出选择。

一袭红色披风卷进权利污池,要么当断其断及时抽身而出,要么斡旋搅动片叶不沾身,要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吞没。

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

三个月后,赵国亡了,赵王沦为俘虏被秦国流放山野,失去马屁滋养才知世态炎凉,他做了首诗歌之后大概是疯了。

房山为宫兮,沮水为浆

不闻调琴奏瑟兮,惟闻流水之汤汤

良臣淹没兮,社稷沦亡

余听不聪兮,敢怨秦王?

郭开被秦国聘为上卿,美滋滋的跑回赵地搬运财物,结果在半路上被盗匪抢光了,他舍不得撒手也被砍成了两段。

秦袭邯郸岁月深,何人沾赠郭开金。

廉颇还国李牧在,安得赵王为尔擒。

至于李牧,他和廉颇被后世设庙享奠。

1 阅读:56

秦岭一白

简介:白天卖蜂蜜,晚上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