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送章士钊两只鸡,秘书田家英不理解,康生:去翻三国志就知道了

心天看历史 2024-01-31 14:54:37

在1955年的一个平凡日子里,一则不寻常的事情在中南海发生了。毛泽东,那时的中国领导人,让他的年轻秘书田家英送去了两只鸡给一位名叫章士钊的老人。

章士钊,一个深谙历史的学者,接过鸡后,似乎领悟到了深层的含义,他说:“我明白了,这是主席给我的回话。”

这一幕却让田家英感到困惑。年仅三十出头的他,直率又充满好奇心,开始了一番头脑风暴,但仍旧无法解开这个谜团。越是思考,他越是感到苦恼。

正当他陷入迷茫时,康生,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出现了。他看出了田家英的心事,便笑着说:“年轻人,你去翻翻陈寿的《三国志》,答案自然明了。”

田家英迷惑不解,他问:“《三国志》那么厚,我怎么找到答案?”康生大笑回答:“去看看曹操和乔玄的故事。”田家英赶紧去找来《三国志》,开始认真阅读。

毛泽东注意到了田家英的行为,好奇地问他为何突然对古籍感兴趣。田家英如实相告,毛泽东听后也哈哈大笑,说:“康生真是个狡猾的家伙,就像曹操手下的杨修,事无巨细都知道。”

毛泽东,虽然只有师范学历,却自学成才。他和中国共产党的两位创始人,陈独秀和李大钊一样,都是杰出的人物。李大钊和陈独秀都曾在日本留学,回国后成为北京大学的教授。

而毛泽东,尽管学历不高,也曾在1918年来到北京,通过杨昌济和蔡元培的推荐,在北大图书馆找到了工作。

在北大,毛泽东虽然只是一个图书管理员,但他能接触到各种书籍,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甚至有机会与时代的精英交流。

但现实往往残酷,北大那时的氛围并不理想,许多教授并不重视他。

尽管如此,毛泽东在北大的经历,使他结识了许多后来的重要人物,包括章士钊。

章士钊,一个比毛泽东大12岁的知名学者,起初对毛泽东并不太关注,但在听了杨昌济的推荐后,逐渐开始关注这位年轻人。

他读了毛泽东的文章,深受震撼,甚至赞叹道:“湖南怕是要出皇帝了!”

章士钊和毛泽东的关系在1920年变得更加密切。那时,毛泽东和蔡和森成立了“勤工俭学会”,帮助青年去欧洲学习。

由于缺乏资金,他们求助于章士钊。

章士钊不仅大力支持,甚至亲自募集了两万银元,帮助了许多青年,包括后来的周恩来、邓小平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泽东逐渐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与蒋介石的谈判中,章士钊对毛泽东的安全感到担忧,甚至私下给了他建议。

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没有忘记章士钊,让他担任了多个重要职位。

而那两只鸡,其实是毛泽东对章士钊的一种特殊感谢。这源于《三国志》中曹操对乔玄的故事。

曹操曾经得到乔玄的赞誉,后来为了表示感谢,每次经过乔玄的墓地都会祭奠。章士钊领悟到了这一含义,明白这是毛泽东对他的敬意。

1962年,章士钊陷入困境时,毛泽东决定用稿费帮助他,表示对他过去帮助的感激。

尽管章士钊推辞,毛泽东坚持这样做,将这看作是对章士钊的生活补助和对他的革命帮助的感谢。

1973年,92岁的章士钊去世,毛泽东专门送了花圈,以表达对这位老朋友的敬意和悼念。

这个故事不仅讲述了田家英的困惑和解答,更展现了毛泽东与章士钊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相互的尊重。

14 阅读:4091

心天看历史

简介:优质内容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