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25岁当选军委副主席,可是后来却遗憾收场,这是为何?

愚鉴 2024-05-11 14:03:40

1925年王稼祥前往苏联留学,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也是作为共产国际与中共联系的重要人员在党内担任重要职位。苏联留学五年,红色思想是他的精神的组成,王稼祥多次在我党面临关键存亡时刻时挺身而出,帮助我党转危为安。

并且当毛主席在提出“毛泽东思想后”王稼祥同志对思想高度认同,成为了“毛泽东思想”的坚定拥护者与提倡者,在众多文件与会议谈话中使用“毛泽东思想” 积极转播“毛泽东思想”。

在1945年七大中对于“毛泽东思想”的总结概括离不开王稼祥的努力。只是这样一位坚定的共产党员在七大过后却因为一些原因遗憾收场。

王稼祥的一生

王稼祥是一名安徽人,在1925年前往苏联学习在三年后也就是1928年二月转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在1930年回到上海,因为自身丰富的红色知识与广阔思想境界王稼祥在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担任秘书长一职,是多个红色杂志的总编辑。

而且王稼祥凭借自身出色的工作能力在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成功当选为多个职位,为苏联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交流作出贡献,并积极促进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向外交流与他国共党成员深入交流。作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王稼祥深刻展示了他坚定不移意志力。

在第四次反“围剿”中王稼祥因为奔赴前线指挥战局,被敌人针对重伤,原本生龙活虎的人从前线退下来的时候已经昏迷不醒奄奄一息了。

并且 在医院进行手术时因为封锁线的阻拦,手术所需要的麻药都是极度匮乏的。王稼祥在知道后坚决表示,自己可以不使用麻药进行手术。

王稼祥忍受了整场手术,身体也成功好转了起来。王稼祥原本因为苏联留学的经历所以与博古等人要更熟悉一些,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身份而对博古等人偏袒,而是力挺毛主席的在党内的决定,并支持毛主席的指挥领导地位。

在新中国成立后王稼祥因为自己直言不讳的性格曾说过许多带有歧义的话语,被有心之人利用。虽然在给毛主席写信后生活变好了,但是战争期间留下的旧伤却还是没有放过他。1974年一月,王稼祥因病情恶化,作为中央委员去世。

王稼祥在党内的突出贡献

在国民党对我党开展多次“围剿”的时候,王稼祥都选择挺身而出用最坚决的态度支持毛主席的决定与策略,才让我党一次次躲过了重大危机。毛主席曾说过:“王稼祥是有功的人,他是教条主义中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我的人。”

可以说王稼祥对毛主席的拥护,是他依靠自己的红色思想带来的灵敏直觉而做出的正确决定。因为博古等人的挑唆,在长征途中,被解除军权的毛主席与在第四次反“围剿”中负伤的王稼祥坐在了一起。

王稼祥没有因为毛主席此时无实权的尴尬位置而刻意疏远,两人反而因为各自对马克思主义以及共产党的未来规划而相谈甚欢。

王稼祥在多年后对这次谈话都是记忆尤深,他感慨到毛主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彻底的将他打动,在那次谈话过后王稼祥更加坚定了拥护支持毛主席的决心。

导致王稼祥最终遗憾收场的原因

王稼祥的个人素质以及能力都是无可挑剔的,只是在他身上依旧存在许多因素,导致他在我党以后的领导层中逐渐走向边缘化。王稼祥本身是经过我党推荐后在苏联进行过五年留学的,所以自身的学问并不逊色于任何一位领导人。

可是也正由于长期处于领导层的原因,王稼祥并没有像其他领导人一般深入基层,了解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这也导致王稼祥本人虽然具有才华,可是在实行民主选举的我党中并没有多少选民认识了解王稼祥。

而且王稼祥即使在前线指挥战斗,但是本身更倾向于理论宣传,在我党中也是更多担任理论宣传的工作,向外宣传我党的思想观念和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是由于留学经历担任外交工作。

并且王稼祥本人也不是健谈热情之人,他的身上更多是知识分子的高冷与对学问的追求。同样内敛的性格让王稼祥并不喜欢与人来往,更喜欢专注于钻研知识。旁边人看到王稼祥的性格如此也不愿意过多打扰他的的研究,所以王稼祥的人缘并不广泛。

对于在我党的前进之路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身体的健康状况,可是王稼祥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就身负重伤,长征路上就是依靠担架走下来的。

后续在苏联养伤,即使病情得到好转,但终究是落下了病根。身体无法承担更多压力,自然也做不了什么工作,这也是王稼祥走向遗憾的重要原因。

王稼祥突出的个人能力

在王稼祥的身上最为突出的色彩莫过于是他的外交能力以及出色的应变智慧。在外交领域发挥的出色表现使他在国际事务中成为备受尊重的重要存在。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朝着正确且安全的方向稳步前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王稼祥作为新中国的首位驻苏大使就在苏联与中国之间,不断调和两国之间的关系。

并且王稼祥一直坚持收集两国之间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帮助国内的领导人调整政策方针,放弃与中国实际情况不符合的观念做法。

就在中苏关系破裂后王稼祥再一次展现了他的独特智慧,他极力主张中苏双方团结一致,在一起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维持双方的稳定,为我国争取一个安稳的国际环境。

对于当时来说十分尖锐的印度问题上,王稼祥主动打破僵局,他认为虽然中印双方存在纠纷分歧,可是双方真正的敌人是帝国主义,所以双方可以放下争端达到共同合作的目的。

在面对国际外交问题上王稼祥一直都保持和平外交的原则,虽然被人怀疑,但是从未改变,他始终相信和平才是第一重要。

0 阅读:173

愚鉴

简介:莫言离殇,大智者,愚之极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