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介子推的故事,我的倾向是不希望把介子推改造成为一个道德模型,改造成为一个完美的不可复制的象征。我希望把它改造得更有人性,更能够接近自己,我们自己能够学习他、效仿他。如果把历史人物变成一个僵死的道德模型,那么它也就失去意义了。
我是这样理解,介子推是伤透了心,由于伤心,他要逃离是非地,逃到深山里去,在这里他就有感情。他要脱离名利是非之地,但是唯一不能够离弃的是他的母亲,为什么?因为与母亲的感情最深。所以我是选择了这个题目,讲讲道德和感情的问题。
唐代有一位僧人叫元暠,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没有成年就皈依佛门。出家40年以后他的孝心依然不改,怀念父母的深情依然不衰。难忘早逝的父母,常常使他感到刻骨铭心的沉痛。有一个问题他反复的思考,皈依佛门的人都成为释加牟尼的信徒,犹如水流入海了,那就再不区分是哪一条江的水、哪一条河的水。他说“追求为所不至的佛教智慧的人难道就可以抛弃各种美好的品行,可以割断对自己父母的情感吗”。他苦苦思考,精神苦苦的挣扎。元暠有一次去拜访刘禹锡,向他诉说自己的感情。刘禹锡听了以后很感动,就写了一首诗,赞扬他虽然得到了佛教的理论,但是他还没有忘记父母的深情。
唐代还有一位僧人叫还源,他出家做乘广的弟子,他担心由于先师去世以后福音会慢慢流逝。为了刻一篇好的碑文,他走到朗州投见刘禹锡。他说我的师父去世了,我要把师父的公德刻在石碑上永远传扬。然后他解释自己的心情,他说对于师父的这种感情,师父死了以后自己追泪伤心,这不是只有儒家才有的,人类都有,我们出家人也有。
前面两位僧人,元暠所讲的是亲情,是对父母的感情,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的关系。还源讲的是血缘以外之间生命的感情。由此可见,佛教也是讲情感的,至少中国佛教是讲情感的。修炼是为了追求情感的升华,不是为了让人变成木石泥土。常言道,人是感情动物,如果泯灭人的感情就会把人异化,因此我觉得感情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我觉得有感情才有道德,人是自然的产物,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产物,需要经过教化、经过修养才能够获得美好的品德。不经过加工改造,人性就不会自动变得美好,道德建设就是补充天地造化人的自然本性的不足。
中国传统是非常重视情感和道德联系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尤其如此。孟子有一个弟子曾经假设一个问题向孟子提出来,说“舜当天子的时候他父亲杀了人了怎么办”,孟子就回答说“舜是不能禁止他父亲违法,同时舜又不能眼看着自己老父亲去死,那么舜会抛弃天子之位,陪着他的老父亲逃到海角天涯陪着他生活”,显然儒家认为维护亲情 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
孟子游说齐宣王,对齐王说能够治天下,因为他能够保民,因为能够行仁政,因为有同情心。齐宣王就问你怎么知道我有同情心。孟子就讲了那个故事,就是齐宣王看到杀牛的场景不忍见其死,于是把牛换成了羊。而有同情心的人才有仁德,才能够治天下。这样的道理说明儒家讲道德是多么重视情感。还有吴起杀妻求将的故事,吴起求将得了鲁国将军的位置,但是他并没有得到鲁国的信任,因为鲁国国君看这个人没有感情,可以为了当官杀死自己的妻子,那么要疏远这个人。
最后,我们都知道道德要有社会物质基础,同时要有情感基础。社会物质基础是重要的必要的条件,但是不能直接决定人的道德状况,物质条件改善了不会自动的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但是情感是不同的,它有普遍性,人类都有,同时它有直接性,和人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孟子说的“四心、四端”,就是说那个人的道德行为是和感情之间联系起来的,是自然会有的,但是需要发扬光大,需要经过培养自己的道德心。同时,我们知道在佛教的语言里边,它把人类叫做“有情众生”,把人的社会叫做“有情世界”,也是承认了情感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