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补遗91-当阳县金家山春秋墓葬群调查、钻探、发掘简报

赵罗洲 2024-04-17 06:57:45
当阳县金家山春秋墓葬群调查、钻探、发掘简报

宜昌地区文物工作队

当阳县金家山春秋墓葬群示意图

当阳县历史悠久,文物丰富。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发现了不少古遗址和古墓葬,并出土了一批历史文物。为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实物资料。

一九七五年冬,该县河溶公社新生大队在金家山开挖水渠时,暴露了一批古墓葬。

为了贯彻“两重”“两利”的方针,配合农田基本建设,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宜昌地区亦工亦农文物考古训练班,坚持以田野当课堂,采取理论联系实际,边干边学的教学方法,于四月往该地进行了实地调查,钻探实习,受到了各级党委的重视和当地贫下中农以及知识青年的大力支持。预期完成了学习和工作任务.

金家山古墓葬群位于当阳县河溶公社新生大队第五生产队,这里属江汉平原西部的冲击地段,临近沮漳河仅2华里,丘陵纵横,蜿蜒曲折,一般高出地面约五十米,西北距当阳县城70华里。北离河溶镇约12华里,西南面地势开阔,与草埠湖相望,东北邻近赵家湖,南与江陵县双宗祠接壤。

新生大队兴修的这条渠道总长450米,宽为3米,深约1米,大部分墓口暴露在外,4米左右的墓坑大部发现有明显的盗洞。我们重点调查、钻探了渠道内分布的墓葬,同时又对渠道周围进行了重点钻探,葬地占地面积很大,分布密集;仅在450长的渠道线上,暴露墓葬83座,两旁21座,共计104座,墓葬分布虽然密集,但尚未发现打破关系,似是一处宗族葬地。(图:1)

金家山是粘性土壤结构,上层为褐色,下层为黄色,再下层为卵石层,离地表0.30-0.60米见墓坑填土,1.2米见地下水,因墓地周围系河网地带,地下水位较高。故棺椰保存完好。现以钻探记录情况来分析了解墓坑内的情况。

M1号墓,南北长4.1米,东西宽2.6米,地表耕土0.10米,1.2米见地下水,坑内填五花土,厚1.75米,1.75米以下至3.05米为青膏泥的密封层,同时见椁板,椁板上铺垫有竹蒂,蒂呈黄色,颜色如新。

M2号墓,墓口长3.8米,宽2.3米,地表耕土0.10米,坑内填土0.60米,0.7.米见青膏泥,1.3米见地下水,1.5米见椁板,椁板上同样铺垫有竹蒂,保存完好,没有腐烂痕迹。

根据调查、钻探得知,金家山墓坑大小深度不一,分别为中、小型,中型最大的约9.8米,宽4.6米,小型长2米,宽1米,多数为长3米,宽2米。墓口一般都很规整,但个别墓也有宽窄不等的情况。墓坑最深的达4米以上,一般深在3米左右,最浅的只有1米多。坑内都填有白膏泥或青膏泥,棺椁的上面一般都铺垫有竹蒂,墓的方向大体一致,均为南北向,没有发现墓道。

从以上调查、钻探的情况表明,金家山古墓群棺椁之所以保存完好,其原因有三条:

墓坑内一般都填塞有较厚的青膏泥和白膏泥,起隔潮,断氧,防腐作用;

地下水位高,棺椁浸泡在水中,保持了一定湿度,故不易腐烂;

三、土壤的黏性强,密度大,使外界空气不易浸入。

通过这次调查、钻探,一方面向广大群众宣传了党的文物政策,另一方面掌握了情况,获得了资料。为了进一步了解金家山墓葬分布情况,并利用考古发掘现场,培训一批工农业余文物考古队伍,发动群众做好文物工作,今年五月,宜昌地区文教局,当阳县文教科,河溶公社革委会在发掘现场联合举办了一期亦工亦农文物考古训练班,同时选择了其中有代表性的三座墓进行了发掘清理,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出土了一批历史文物。

这次发掘的1号、2号、3墓都在渠道北端,东靠生产队大路,西是生产队稻田,排列整齐,方向大体一致,墓葬形制、结构基本相同,均为长方形露天竖穴土坑棺椁墓,今将三座墓的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根据墓坑的规模和葬具及其出土器物,三座墓共分两种类型,1号、2号是单棺、单椁,为第一类,3号墓只有棺无椁,为第二类。

第一类,墓坑较大,有棺有椁,随葬了少量的陶器和竹、木器。坑壁都很规整,四壁平直光滑,底部微收,口大于底,成斗状。

1号墓,墓口南北长4.1米,东西宽2.6米,深4.405米,底部内收0.16米至0.20米,方向175度,坑内填土均经夯实,包含有残存的木棒和麻绳,青膏泥密封层中还发现有麦梗和稻草。(图板:1,一1,图1,2)。

葬具为单棺单椁,保存完整,椁长2.87米,宽1.55米,椁盖板由5块横列的木板拼成,厚度0.17米,合缝严密。椁的平面成I形,墙板嵌入挡板的浅槽中,盖板上涂有一层白色粉末。(根据分析可能是盐硝,起防腐作用)椁盖板上铺竹席一床,编织成“人”字形,在头箱南端竹席卷起叠合成两层。(图版:2)

棺放椁西侧,长2.17米,宽0.80米,高0.9米,盖板下无顶板,无隔梁,也无隔板,墙板与挡板各用凹凸榫卯合成,棺盖与棺口为子母榫,棺的两头和中间等距离地系有三根麻绳,并分别用竹楔紧固。(图3)

椁内一泓清水,深度为0.80米,因水的浮力,使内棺和器物位置均有移动,盖板与棺口的子母榫已脱开,凸起0.02米。椁内的水面上漂浮有不少红枣,椁东侧和南端各飘竹棍一根,棺盖上面残存有编织的“方格”纹麻织品,据此分析可能是垂吊的帷幕,棺底有朱绘漆皮,棺内铺有卷叠竹席一床,上面又覆盖麻织品一层,竹席保存完好,人骨架腐烂无迹,葬式、性别、年龄均分辨不清。

第一类墓,随葬器物,器形,组合完全相同,陶器18件,木器6件,其他4件,共32件。

陶器,器形有鬲、钵、豆、壶、火候较高,均为泥质灰陶和夹砂粗红陶。

鬲、4件可分Ⅱ式,M9出土两件为I式造型基本相同,高矮略有不同,夹砂红陶,陶质粗糙,内外均呈赭色,侈口上翘,夹颈,鼓腹,连裆成凹形,柱状平足,外表有绳纹,腹部加弦纹二圈,通高0.23米,口径0.215米,I式:细泥灰陶,火候较高,方唇长颈,鼓腹连裆,足呈柱状,器表绳纹,通高0.23米,口径0.215米。(图版:4图:5)

钵:4件,器形一样,细泥灰陶,表施有黑衣,光滑发亮,制作精制,造型浑厚,唇口束颈,凹底,无圈足,腹微鼓,上腹刻画几何三角纹图案,口径0.205米,高0.135米,腹部直径0.22米底直径0.105米。

(图版:5.6图6)

壶:4件,器形一样,花纹略有不同,细泥灰,陶外表施黑色陶衣光滑,发亮,较薄,腹部凹棱两周。肩部刻画几何三角纹一周,颈部刻画弦纹三周,平口侈唇,短颈鼓腹,平底,通高0.26米,口径0.14米,颈径0.27米,底径0.085米。M6号2件壶一,部是S纹一圈,肩部是三角形小方格几何纹一周。图版:7图:7)

豆:6件,两式高矮略不同,陶质,形制相似,细泥灰陶,施有黑衣。

I式:浅盘,柄长而细,圈足喇叭状,中空直盘底,高0.16米,口径0.145米,足径0.105米。足、口有花纹。(图版:8图8)

木俎:6件,供放器物之用,形状一样,全长0.35米,中间窄,两头宽,各向上翘起,并有四条方状木足,形似秧马,高0.20米。(图版:9图:9)

竹器:竹篓2件,篾条精细,编织细密,呈圆锥形,残高0.20米,内装红枣、生姜、竹筷。

竹席:椁盖板上铺有一床,棺内一床,分别采集了标本,棺内竹蒂篾片极薄,编成“人”字形,可能是作裹尸之用,先将中部平铺一层于棺底,再将两侧分别向中间卷叠。(图5)

第二类,M3号,墓南北长2.7米,东西宽1.45米,墓底距地面深2.115米,底间于口,长2.5米,宽1.25米,坑内填土0.57米,白膏泥0.03米,单棺无椁,也无壁龛,又无腰坑,没有一件随葬品,棺长2.12米,宽0.76米,高0.70米,棺底板在棺的腰部。棺的结构同一类墓。

从M1、2、3号墓的形制,棺椁结构和器物组合关系等情况分析,与外地同类墓葬资料相比较,我们初步认定墓葬时代为春秋早期。

通过对金家山春秋墓葬群的调查、钻探和发掘,我们有以下四点看法,现提供出有关方面研究参考:

一、墓中所出土的陶器木器、竹器,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有一部分陶器的制作和花纹的工艺均达到较高的水平,是对林彪散布的“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的有力批判。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二、这次发掘的墓葬数量并不多,但对于了解金家山春秋墓群之间关系是很重要的。从墓葬的形制结构和随葬器物等各个方面可以证明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不同,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是“同姓相扶”的血缘宗族关系,即同姓奴隶主贵族与同姓奴隶的关系。

三、在金家山附近发现有西周城址和春

秋遗址多处,这说明金家山墓葬的发现并不是孤立的。证明河溶地区在春秋时期人口稠密,可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对于探讨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问题,将为我国考古学和历史学提供重要线索。

0 阅读:1

赵罗洲

简介:湖北乡土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