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涛:李白绝句表达了什么?——谈关键词的解释和翻译

古代小说研究 2024-04-02 07:01:39

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2023年)是张隆溪教授新出版的一部文学通史。书中第七章名为The Twin Stars of Tang Poetry: Li Bo and Du Fu, 意思是:唐诗的双子星。双子星实指李白 (701–762) 和杜甫(712–770)。李白,张教授不拼写成Li Bai 而拼写成 Li Bo。

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张隆溪教授认为,绝句之体最适合李白(p.124),书中为英语读者介绍了李白多首绝句,并有简短的点评。单论征引数量,书中的李白绝句多达十首(其他一般名家或僅征引一首),可知李白绝句受张教授看重。

刘大杰也说李白绝句“佳篇实在过多”(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民国廿九年序本,页363)。李白绝句吸引读者,应该是不在话下的(周啸天《唐绝句史》,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不过,李白绝句的内容如果用英语表达出来,译文就未必受外国读者喜爱了。

在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2023年) “新书发布及座谈会上”,有一位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的教授认为:

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2023年)是一部通人之作,传达了兼通中西两端的大学者的声音,十分可贵。特别是以往西方学者翻译诗歌时,经常有误读,造成啼笑皆非的场面。张隆溪教授以其深厚及兼具中西的治学功底,译文信、达、雅,能引起西方读者的共鸣。

以上言论,摘自2022年11月19日的星岛网,可谓美言迭加、尽力揄扬。

可是,这篇报刊文章没有为读者提供译文实例,因此,我们无法了解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的译文的水平高低。

本文填补这一空白,讨论几个翻译实例。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李白写“西辞”是什么意思?是leaves westward吗?

张隆溪教授注意到李白诗篇之中,有好几篇写“离别”或者“送别”,包括以下这首送别孟浩然的:

At the Yellow Crane Tower my friendleaves westward

To Yangzhou in March with blossoms hazy and blurred.

The shadow of the solitary sail fades in the blue sky,

Only the Yangtze River flows to the end of the world.(p.125)

上面四行,是译自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原作如下:

《李太白全集》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在西(今湖北),广陵在东(今江苏)﹔广陵就是扬州,“之广陵”就是:到东面的扬州。因此,“西辞黄鹤楼”就是辞别西面的黄鹤楼,暗示“要东行”。下一句说到“下扬州”,补足了语义:“吾友辞别黄鹤楼,向东行,到东面的扬州。”请注意:向东行。

可是,张教授的译文……my friend leaves westward/To Yangzhou……其中westward 意为“向西”,如果westward 与次句连结,是说“吾友离开黄鹤楼,向西走,去扬州”。在方向上,原文说辞别后向东行, 译文却说westward / To Yangzhou (向西,到扬州), 实在显得奇怪。

关键在westward是“向西”。说得浅白一点:go westward to somewhere的意思是:“往西走,到某个地方”。westward是副词,表示“向西”,例如,某人从香港“前往澳门”,可以说“Go westward to Macau”。澳门在西面。

张教授的译文第二行中有 To Yangzhou, 目的地没有译错, 可是westward 令熟悉地理方位的读者感到困惑: 孟浩然为什么要向西走?

如果读者觉得有点乱,摸不着头脑,那么,请看看其他学者的译文,例如下面这篇Seeing Meng Haoran Off from Yellow Crane Tower:

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李白诗选》

At Yellow Crane Towerin the westmy old friend says farewell;In the mist and flowers of spring he goes down to Yangzhou;Lonely sail, distant shadow, vanish in blue emptiness;All I see is the great river flowing into the far horizon.(World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Vol. 5, No. 4; 2015, p.132)

上面是杨宪益的译文,译文风格有点“朴拙”,却有一个好处:译文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十分清楚, 例如 At Yellow Crane Towerin the west, 这译文明明白白说了黄鹤楼在西面。向西面的黄鹤楼说再见(My old friend says farewell),一般读者会理解为“告别西楼”,也就是“故人”要向东走。

我们再看许渊冲(1921—2021)的译文,可见许译文清楚表明“离开西面”之意:

My friendhas left the westwhere towers Yellow Crane

For River Town while willow-down and flowers reign.  His lessening sail is lost in the boundless azure sky,

Where I see but the endless river rolling by. (p.94)

《唐诗三百首新译》

译文的语义明朗(许渊冲等人《唐诗三百首新译》,香港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My friend has left the west 就是“吾友离开了西面(的黄鹤楼)”。

美国的学者也翻译过这首《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里举一个例。David Hinton 将诗题翻译成 ON YELLOW-CRANE TOWER, FAREWELL TO MENG HAO-JAN WHO’S LEAVING FOR YANG-CHOU, 首两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翻译成:From Yellow-Crane Tower, my old friendleaves the west. / Downstream to Yang-chou, late spring a haze of blossoms (D. Hinton, The Selected Poems of Li Po, p.15)。这Hinton译文中,leaves the west 指“离开西面”。诗题中 leave for Yang-chou指“去扬州”。

美国学者David Hinton 的李白诗选译

李白《哭晁卿衡》: 日本遣唐使的“征帆”

李白又撰有《哭晁卿衡》,送别晁衡(698—770)。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他是日本派遣到唐朝的留学生之一。张教授翻译了《哭晁卿衡》:

My friend Chao from Japan left the royal capital,

And circled around Isle Penglai onhis boat eastbound.

The bright moon sank in the blue sea with no return,

All the white clouds look sad on the Cangwu Mount. (p.126)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集校注》

李白和晁衡交好,两人的事迹成为中日两国友谊的见证(关于阿倍仲麻吕和大唐诗人之间的事,请读者参看2023年12年13日“古代小说网”上《从哈佛博士非议〈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谈起》一文)。

李白以为晁衡(阿倍仲麻吕)在回归日本的旅途中遇海难身亡,写下了这首悼念诗。所谓“明月不归沉碧海”,是以月亮下沉喻指日本友人未能回到日本,葬身于大海。

《哭晁卿衡》第一行写主人公辞别帝京,第二行写坐船东渡扶桑(渡海回到东面的日本)。这两行,方向上和《送孟浩然之广陵》的首两行所写如出一辙。译文中的eastbound指“向东”,就是向东航行,回归日本,这和由黄鹤楼走向扬州一样,都是自西徂东。

译文说eastbound, 方向没有错,但是,译文中另外有个小问题,值得注意:his boateastbound,何以选用 boat 而不用ship?

《唐风和月:阿倍仲麻吕传》

张教授为日本遣唐使选用 boat,而不用ship

Boats 一般指中、小型的船,古时这类船大多有赖船浆提供动力,未必有帆,而ship则通常指中、大型的船,如货船、轮船、军舰等,航行距离比较远,甚至可横跨海洋。《剑桥英语词典》的释义指出ship 是大的boat,特别供航海用:alargeboat for travelling on water, especially across the sea.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给ship下了定义: A ship isa large boatwhich carries passengers or cargo. 这说法可谓一针见血。大的boat就是ship。Ship可运乘客,载运货物。

明成祖时,郑和下西洋所用之主船(称为“宝船”)就不宜称作boats。据南京纪念郑和的一则碑文记载,宝船的排水量大概相当于2000吨左右。

阿倍仲麻吕须渡海回日本,当时,大唐和日本之间的海域海难频生。世人知道:小船难敌大海上的大风巨浪,因此,阿倍仲麻吕如果不犯浑,自应选坐ship。

大唐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故事,可以帮助笔者解说当时(盛唐)渡东海之难。

鉴真和尚五次东渡日本,屡遇飓风,皆未能成功。他曾經遇到飓风触礁,第五次更在海上整整漂流了14天。他虽然幸运保住性命,但是,也曾被飓风吹到海南岛,完全无法自己控制航向。

傅杰《鉴真大师传》,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鉴真第六次东渡在753年(日天平胜宝5年・唐天宝12年),他乘坐日本遣唐使返日的船,终于抵达日本,但是同行的第一船被风吹到安南,船上一百七十人被安南土人殺害 (傅杰《鉴真大师传》,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页152), 只有大约十人逃出生天。

张教授的译文显示,阿倍仲麻吕坐boat回国。这令人感到意外:阿倍仲麻吕没有海难的观念吗?他为什么不选乘船体较大的ship?

阿倍仲麻吕所坐之船,船体的具体尺寸长短今天我们已经难以考证出来。所谓onhis boat是张隆溪教授替阿倍仲麻吕选择的。其中his boat似乎还暗示:那boat是阿倍仲麻吕自己的。

李白写“征帆一片绕蓬壶”。“征”字义为远行。阿倍仲麻吕恐怕不是坐上boat便打算远行吧。唐中叶,渡东海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日本遣唐使要不要考虑海难问题

今人韩升撰《遣唐使和学问僧》一书,书中说到:隋唐時期,中日之间交通有三条主要路线。

韩升《遣唐使和学问僧》,中华书局2010年版。

早期用“北路”,日人可经朝鲜半岛入唐。可是,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两国关系紧张,于是,遣唐使第二期,日本遣唐使不便再取道朝鲜,多改从九洲诸岛横渡东海,到达中土的长江口岸。这路线称为“南路”。

然而,南路不时发生海难,牺牲重大,所以日本又辟出“南岛路”。故名思义,此路是先沿日本九州西岸南下,到九州的南方诸岛,再横穿东海到达明州(今之宁波市)。

其实,用“南岛路”,同样要穿越东海,没有收到减少海难的多少效果,而且先到九州的南方诸岛又费时,所以,日本遣唐使后来还是回到“南路”。

可见,海难是日本遣唐使要面对的严重问题,使团一旦遇上海难,性命都可能不保,那就谈不上什么跨国的文化交流了。

韩升说:“如果遇到顺风,大约十日可达〔唐土〕”(韩升《遣唐使和学问僧》中华书局,页28),顺风尚且须用十日航行时间,我们很难想像阿倍仲麻吕坐 boat便去应付十日的航行,况且当时渡东海是“海难频生”的(韩升语)。

木宫泰彦著、陈捷译《中日交通史》

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撰《中日交通史》,记载:“文武朝后行南路之遣唐使,〔航海〕日数多而每次不免船破漂流……”(木宫泰彦著;陈捷译《中日交通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页176)。据木宫泰彦这说法,“文武朝”的船敌不过海上的大风巨浪,遇上了大风浪就算船身不解体,也会被冲得四处漂流。后来,航海技术有进步,情况才有所改善。

记载鉴真和尚事迹的《唐大和上东征传》描写海上的气象:“风急波峻,水黑如墨。沸浪一透,如上高山。怒涛再至,似入深谷。”小船在大海如果遇上如此恶劣的境況,很容易被怒涛吞没。

当然,《哭晁卿衡》是李白写的。李白要为自己笔下的文字负全责。看了英译文,读者会不会得到以下印象:boat? 李白想像阿倍用boat横渡东海?李白这人,没有常识。

Boats的大小,也许没有绝对的标准(不同时代,标准也未必一致),但是,一般而言, boat比ship细小,这是语言现实。

《唐大和上东征传》

英国翻译家Arthur Waley 将“征帆一片绕蓬壶”翻译为:A strip ofsailskirting its way round the magic islands of the East.(Waley, The Poetry and Career of Li Po, p.61). Sail 原义为帆,引申为航行。  有趣的是,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Routledge, 2023)一书中,涉及航海语境,张教授用boat﹔非航海语境中,张教授反而选择用ship。

这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呢?李白用船,有特殊情况吗?请看下文。

《赠汪伦》“李白乘舟”是乘大船?

李白有一首《赠汪伦》(郁贤皓校注《李太白全集校注》,页1545),将无形的情谊与有形的千尺潭水相比,情真意切,是李白脍炙人口的佳作之一: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伦是李白的友人。据说,此诗成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或是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左右。

《李太白全集校注》

一般而言,小船称为艇、舢舨、筏或舟,李白自己说是“乘舟”(没说“乘船”)。然而,读张教授 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2023),读者看到:李白所乘,似非小船,因为张教授选用了a ship:

Li Bo heard singing and stamping on the shore

When he was aboarda shipand about to leave.

The Peach Blossom Pond may be a thousand feet deep,

But not as deep as Wang Lun’s feelings for me. (p.125)

李白的原诗用字的是“舟”字,而舟给人的印象是小而轻,成语有“一叶扁舟”。以“叶”配“舟”,以“叶”状舟体之小,示其轻巧便利。此外,也有“一叶轻舟”之习说,却未见有人说“一叶轻船”。

如果李白是渡潭(“桃花潭”)离开,那么,“潭”的主要特征是其深度,“潭”一般不如湖泊大(指水面的面积),甚少出现强风吹潭面便即波涛翻涌的险情,况且航行时间短,李白“乘舟”足以渡过潭水,因此,首句译成 Li Bai abroada boatis about to leave 就可以了。

冈村繁《陶渊明李白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李白另一首名作《早发白帝城》也写到“舟”: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既用“舟”字,自然有他的道理:舟体较轻,用舟在水上游走急行,比较灵活,这也配合李白抒发“过万重山”的轻快感。这诗是李白遇赦后的作品(冈村繁《陶渊明李白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頁414)。  笔者认为,诗人往往讲究用字精准,李白赠汪伦笔下所书“舟”,恐怕不是大船。有一位译者王大濂将“舟”翻译成skiff: My skiff has passed by mountains, one and all, in cheers  (《英译唐诗绝句百首(英汉对照)》1997年, 页47)。skiff一般指“小艇”。按:译者王大濂用skiff,强调那“轻舟”甚小。

王大濂《英译唐诗绝句百首(英汉对照)》,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杜甫的名作《秋兴》中有一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是孤立弱小的意象。

宋代词人李清照 (1084–1155) 《武陵春》说:“……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靳极苍《李煜・李清照词详解》,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页219)。舴艋舟,就是小船,李清照用轻舟之喻(喻体是舟)来反衬自己愁绪之重。

靳极苍《李煜、李清照词详解》,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轻舟”和“舴艋舟”的作用,其实都是借外物之轻小来彰显人的情绪(愁,竟有重量)。情和轻舟形成对比,或者互相衬托,这是一种艺术手法。

总之,“李白乘舟将欲行”的“舟”被译成ship,  而阿倍仲麻吕(晁衡)渡东海之船却译成boat, 恐非得宜。

三种英文版中国文学史中的李白

李白绝句,佳作甚多。罗仲鼎、俞浣萍《千首唐人绝句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选录了李白三十六篇,数量为唐诗人之冠。杜甫、王维,分别只有廿多首获选。

罗仲鼎、俞浣萍《千首唐人绝句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其他英文版中国文学史,怎样论李白?  孙康宜主编的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Vo1.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Chapter 4 “The cultural Tang”由宇文所安撰写。在这一章之中,李白受到的注视大幅下降(p.307-308)。

宇文所安似乎有意脱离“以名家、名作为本”的撰史传统(文学正统观),他没有为李白辟出一个专节,也沒征引脍炙人口的李白绝句(比较:宇文所安《盛唐诗》一书中,辟出一章即第八章论李白)。

Stephen Owen, The Great Age of Chinese Poetry The High Tang

另一部英文版文学史是Victor H. Mair 主编的Columbi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2002),书中第十四章也谈及李白(p.296-298)。此书第14章重视李白的乐府诗、古风、赋,最后也指出:Li Po is also hailed as an uncommon master of the briefest form of verse, the quatrain, ……(Paul Kroll语)。所谓the quatrain, 就是“绝句”。

和上面两种英文版文学史相比,张隆溪教授书中第七章 (The Twin Stars of Tang Poetry: Li Bo and Du Fu) 就有设四个小节谈李白,包括李白和杜甫的交誼。张教授这样编写,稍微有纪传体史书的形迹。(日本冈村繁撰《李白新论》,其“新论”是叙述李白的一生遭遇,更像李白传记。参看冈村繁《陶渊明李白新论》,2002年)。

张隆溪教授很欣赏李白绝句,他为读者翻译了好几首。翻译涉及选词用字,选对了字词,能贴近原义,比如《早发白帝城》末句“轻舟已过万重山”许渊冲译成My skiffhas left ten thousand mountains far away.(《唐诗三百首新译》,页92) 许渊冲用了skiff,  大概因为skiff确实较贴原义。另一方面,如果选错了字词,译文会损害原作者的形象。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有时候,译者的“选择(词语)意识”显得不够强,这可能缘自文学触觉欠灵敏,也可能是因为对“目标语”(target language)语义场的认知不足。当然,翻译过程中(process)偶然失误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张教授在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2023年)的Preface中说:How well translations in this book serve the purpose of communication is a question I leave entirely to the reader to judge. 这句话,再结合他在各演讲中的论述,意思大致是:本书之译文佳否,能否达意,能否做到让中国文学为“世界”所认识,皆由读者自行评断。

张教授说过,他撰写英文版中国文学史,是希望域外读者也能多读到中国文学作品,所以,他书中征引作品不少。我们翻看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2023年), 见全书没有一个汉字,因此,让读者读到的,其实是经过翻译的作品。  李白绝句的英译版本,是否受英语读者所激赏?译文有没产生不必要的联想?

梅维恒主编The Columbi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2002年版。

这类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因为翻译将涉及诸多问题,例如,译者的中介因素 (the translator as Mediator)也不容忽视。

本文只探讨个别问题,仅能做到管中窥豹,笔者的目标也不是要全面评析张教授的翻译。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2023年)引发的其他话题,当另文探讨。

0 阅读:4
评论列表
  • 2024-04-02 19:42

    放二氧化碳!李白最拿手的是古风,张口就来,七句,八句,十句,十二句随他!他最拽的、思想最深刻的诗,都在第二卷古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