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官渡之战的关键

读书漫记 2024-03-05 16:57:50

曹操

袁绍和曹操相持于官渡,胜负未分。随着许攸投敌事件的发生,平衡被打破,胜利的天平开始向曹操阵营倾斜。

在官渡大决战之前,袁曹已有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皆以袁绍败北告终。演义中还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英雄事迹。但那只是小型战役,不伤根本,袁绍元气仍在。

这一次不同,袁绍大军压境,誓要灭曹;而曹操率精锐扼守咽喉要地官渡,全力抗袁。

双方各有优劣势。正如袁绍谋士沮授所说:“我军虽众,而猛勇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矣。”亦如曹操谋士荀攸分析:“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一以当十。但利在急战。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

袁绍

双方你攻我守,互有胜负,胶着两个月后,形势果然慢慢不利于曹操。正当曹操迟疑不决、进退两难时,发小许攸来投。

那许攸乃袁绍重要谋士,因贪污受贿事发,被迫投奔曹操,并献上一份大礼:袁军粮草仓库的地址和守军情况。

曹操大喜,立即行动,亲率精兵奇袭敌粮重地乌巢。手下人提醒须防许攸有诈,曹操说:“不然。今吾军粮不给,难以久持;若不用许攸之计,是坐而待困也。彼若有诈,安肯留我寨中?且吾亦欲劫寨久矣。今劫粮之举,计在必行。”分析得多么透彻啊,阿瞒绝非浪得虚名。

那一夜,天上星光满天,地上烟火遍地,曹操奇袭乌巢,火烧草料场。

袁绍大将张郃等见势不妙,临阵投降。手下人提醒有诈,曹操说:“吾以恩遇之,虽有异心,亦可变矣。”遂重用之。后来张郃成为曹魏名将,屡立大功。

曹操既劫了乌巢,便乘势主动出击。而袁军粮草被毁,谋士大将投敌,军心惶惶,在曹操精锐的强势冲击下,终于崩溃,袁绍仅带八百余骑遁逃。

曹操大获全胜,获得战利品无数,遍赏有功者。还搜出一捆资料,全是曹营内部人员与袁绍暗通款曲之书信。多少人栗栗自危,没想到曹操却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付之一炬。那些人暗松一口气,不由得暗暗感激,从此死心塌地跟着曹操,再无二心。

曹操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曹操在此战中展现出了坚韧、爱才、当机立断和胸怀宽阔,再加上好运气,一举奠定了北方霸主的地位。

0 阅读:2

读书漫记

简介:爱读书,爱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