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反腐的失败

鸣可铭 2024-03-04 10:44:30

01海瑞(图片摘自网路)

明朝中期贪腐之风愈演愈烈,虽有海瑞这样的敢于直言的谏臣,仍旧无法扭转官场的腐败之风。然而正能量仍旧支撑着大明王朝的运转,社会并未出现崩溃迹象。但是到了崇祯时期,大明王朝贪腐之风已深入王朝肌体的骨髓,国家机器抗御社会动荡风暴的能力已明显吃力,加之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真正显现出濒临崩溃边缘的迹象。大明王朝已是风雨飘摇。

02崇祯(图片摘自网路)

崇祯是明朝少有的勤勉皇帝之一,自律甚严,但有个毛病是爱急于求成。国家机器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他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长期以来积累的官僚体系的陋习,结果适得其反。

03朱元璋(图片摘自网路)

崇祯皇帝的继位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产物。按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祖训,这种同为皇帝之子但不是一个母亲所生的兄终弟及的接班模式,在近300年的大明王朝只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皇弟明代宗临危继位,挽救了明朝的危亡。第二次就是1627年,天启帝因病驾崩,皇弟崇祯继位。崇祯虽然是和平交接,但这时的明朝危机更加严重,已是危机四伏。崇祯虽有心回天,却中兴无力。不但没有实现中兴大明的梦想,反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落得身败名裂、自杀身亡的结局。

04崇祯(图片摘自网路)

封建王朝兄终弟及的接班模式,一般是在危难情况下发生的特例。本身就是一种极为严峻的考验。而且这种接班模式的皇帝,结局一般都不太好。这也是明代宗、崇祯手握大权时忽视的问题。崇祯时期,在知识分子和官僚体系里,东林党的思想已占据优势,完全可能开启君主立宪的实践。但崇祯仅仅只是利用东林党人,在执政思路上还是走继续强化君主专权的道路。崇祯虽然强力反腐,但是却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雄才大略,最终落得失败结局。我们对崇祯反腐失败扼腕叹息,却没有注意其个人缺陷的影响。这是需要吸取的历史教训。

05紫禁城(图片摘自网路)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明朝的各级言官,相当于现在的各级纪监委,有权给皇帝上书指摘时弊。这是明朝开国以来建立的一套皇帝明察社会的良好机制,就是言官说错了或者不准确,一般都可宽容。崇祯元年,一个下层言官——户科给事中韩一良上书指责官场贪污之风太厉害。韩一良只是就事论事,并不明确指责是哪个具体的人贪污受贿。但是事情的发展却成了一场韩一良想不到的风波。

崇祯元年,户科给事中韩一良根据皇帝整顿吏治的旨意,积极响应,上书直指官场贪腐之风。他根据自己从政的所见所闻,总结了官场贪腐之风不止的原因。他分析说,一个总督巡抚的职位,没有五六千两银子是到不了手的;一个道台知府的美缺,没有两三千两银子也是到不了手的;以至州县衙门的主官及辅官的缺额,都各有定价;甚至举人监生及衙门工作人员的选任,很多都是贿赂取得的。京官的选拔,也都这样。

韩一良说自己原来是县官,现在是言官,以自己的了解,县官、言官行贿受贿最厉害。现在大臣们都说官员危害地方百姓的原因是州县官员的不廉洁。可你们不知道的是,县官没法廉洁。原本薪俸就不多,还要应付上司的巧取豪夺。顶头上司巡按,给个荐举名额要五十两或一百两,在考核期结束要想获得上朝觐见的名额,没有三四千两拿不下来。这大把大把的银子毕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地上长出来的,要州县官廉洁,可能吗?我在同类官员里算是很少交际的,仅仅两个月就推脱掉了书仪500两(巧立名目的送礼)。这些都是明着的敛财。我是不善交际的都这样,现在的社会状况可以想象。我最担心的是以弹劾吓唬人的腐败言官,银子可以像流水一样收进家门。因此,我希望皇上抓一抓贪腐严重的典型分子,杀一儆百,树立官僚系统里不想贪、不敢贪的廉洁之风。

韩一良指出的卖官泛滥的社会现象,也正是崇祯整顿吏治的重要方面。崇祯十分欣赏,于是很快召集大臣讨论韩一良提出的惩贪问题。

这里我们要分析一下。韩一良指出卖官现象已经泛滥,但是没有具体所指,绝对是对事不对人。但是这个切中要害的直言,肯定会让那些有卖官行为的大臣惴惴不安,有些没有卖官行为的官员也可能不爽。所以很多大臣注定在讨论惩贪问题时不起好作用。这不,吏部尚书王永光就故意刁难说:“皇上,韩一良肯定知道谁贪腐最厉害,让他指出一两个来严惩,震慑一下那些贪官。”崇祯毕竟年轻,没有看出王永光是故意刁难,也觉得韩一良说得不够具体。于是就把韩一良召来,要他对贪官指名道姓。

韩一良没有思想准备,而且并没有哪个贪官的真凭实据,觉得一旦指名道姓就是得罪人的事情,所以就跟崇祯说是听到的传闻。崇祯大怒说:“你一个贪官都不知道就敢写这道上书?限你五天把贪官名单列出来。”韩一良又不是检察机关,就是检察机关五天之内也没法把贪官查出来。韩一良只好找了一些坊间传说有非议的官员来搪塞。崇祯大为不满,又要他说出两月内给他送500两书仪的是哪些人。韩一良就不肯再说了。崇祯震怒,说:“韩一良前后自相矛盾,明显是不忠诚,本应该严查,念他是言官,就饶了他这次,革职为民!”可惜反贪成了这样的结局。

历史上,崇祯皇帝在位17年,是勤政的17年,从未懈怠,不停的在为挽救明朝的危亡而奋斗,应该是值得赞扬的。但从处理韩一良的问题上看出,他不是很英明。一开始表彰韩一良的忠心和敢言,没过多久就把韩一良打成反面人物,革职为民。崇祯的行为非常欠深思熟虑。从崇祯朝的很多事情来看,崇祯的应激反应是一个严重的性格缺陷,急于求成,急于决策,易被心怀不轨的臣子误导。

常言道当局者迷。现在我们过去了几百年再来看这段历史,自然是很从容,站着说话不腰疼。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思想境界,我们不应对崇祯过多苛责。拿今天的眼光我们来看一看这件事失误在哪里。

首先我们仔细看一下韩一良的上书核心思想在哪里。韩一良敢于反映卖官的社会现象,是希望皇帝扭转社会风气,不在于整饬哪一个具体人。从这点看,韩一良对贪官还是很仁慈的。如果真的较真肃贪,韩一良可能也不完全干净。我们可以用廉洁度来衡量官员。韩一良廉洁度可能是95%,但有很多官员廉洁度可能不高于5%。在明末贪腐成风的社会,韩一良已经是很难能可贵的了。廉洁度100%的根本找不到,除非是海瑞。

崇祯没有理解韩一良的核心思想,也没有想明白自己的执政核心在于扭转社会风气,而不在急于处理一两个贪官。社会风气一团糟,皇帝想惩贪,但整个官僚体系的腐败盘根错节,必然把好经念歪了。崇祯应该先从多方面入手弘扬廉洁正气。转变社会风气是个慢工细活,急躁不得,不是惩治几个巨贪就可以解决的。但持续不懈的下苦功夫转变社会风气的做法不符合崇祯的性格,他没有这个耐心。

06徐霞客(图片摘自网路)

07徐霞客的游历(图片摘自网路)

其次,打击了韩一良导致官员不敢担当。明末官员互送书仪是种陋习,不在于是谁的错。韩一良因拒绝说出500两的书仪是谁送而被革职。只能导致官员相互袒护,不敢再说真话了。让臣下因反映时弊而蒙受冤屈,可见崇祯处理朝臣的随意性。最终导致臣下不敢担当,人人自危,对朝政都噤口不言。言路闭塞,皇帝执政的盲目性就大大增加。这是崇祯自酿的后果。于是就出现皇帝焦劳越勤,臣下就越偷安怠慢。

08崇祯自缢(图片摘自网路)

有人评价崇祯朝政:求治之心操之过急,不免酿为功利;功利之不已,转为刑名;刑名之不已,流为猜忌;猜忌之不已,积为壅蔽。崇祯就这样发展下去,落得众叛亲离,吊死煤山。

09崇祯墓(图片摘自网路)

1 阅读:23
评论列表
  • 2024-03-04 11:26

    [点赞][点赞][点赞]

    鸣可铭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