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案牵扯了10000多名将领被杀,唯独蓝玉最亲近的手下没被处决,这是为何?

历史小微赏 2023-04-30 17:44:00
明朝时期,1394年,明太祖朱元璋晚年在一个案子中处决了10000多名开国将领,主犯便是大名鼎鼎的大明开国元勋蓝玉,处决之前,蓝玉质问朱元璋说:“你把我身边的人都杀光了,为何还要留下一个?”朱元璋冷笑道:“你和他有什么可比性?”

古往今来,君王一怒,必有尸山血海。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的时候,曾经就发生了一个大案,帮助朱元璋打下江山的蓝玉,被判了死刑,10000多人因此而死。

蓝玉身为开国功臣,深得朱元璋的器重,在朝堂上也是地位显赫,没想到最后因为“谋逆”而被夷三族满门。

按照常理来说,谋逆应该被凌迟才对,不过朱元璋顾念他的功绩,还是给了他一个稍微“简单”点的“剥皮”惩罚。

临死前,蓝玉望着威严的朱元璋,回想起当年的血战誓言,说好的“同享富贵”,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只能咬紧牙关,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义父,因为我一个人而牵连了数万兄弟,我只有来生,才能报答陛下对我的恩情,也只有来生,才能弥补我害死的冤魂,只是,我还有一件事情,不明白,还请义父明示!臣听说,陛下已经将所有与臣有关的人都杀光了,为什么还有一个人,明明是我的亲信,陛下非但没有责罚,反而将他放走?”

听到蓝玉的问话,朱元璋思索片刻,轻蔑道:“岂是你能比的!”

蓝玉闻言,一言不发,带着一丝悲凉,结束了自己辉煌而又不甘心的生命。

那到底是什么人?蓝玉是朱元璋身边最有权势的人之一,朱元璋为什么要在最后说出这样的话?

他们说的那个人,姓俞,名叫俞通渊,他确实是蓝玉的左膀右臂,对蓝玉也是忠心耿耿,平日里,蓝玉也不会对他有所顾忌,可是朱元璋非但没有责罚他,还赏赐了他一些产业,让他安心回家养老,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这也是蓝玉临死之前,还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找朱元璋的原因。

事实上,俞通渊能活下来,并非他与皇帝有什么交情,也并非他在背后将蓝玉的事情透露给皇帝,而是朱元璋看在他父兄的面子上才饶了他一命。

当年,朱元璋未登基之前,兵法精良,战无不胜,可问题是,他是“旱鸭子”,陆战厉害,却不擅长水战,实力很弱。

而此时,朱元璋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陈友谅,却拥有一支精锐的水兵,令朱元璋头痛不已。

恰好此时,俞通渊三人随其父俞廷玉前来,俞氏乃是“水军”中的佼佼者,以善于运用水军而著称,此时来到朱无璋身边,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雨”!

有了俞氏的帮助,朱元璋迅速反败为胜,接连打了好几场胜仗,最后陈友谅被杀,彻底扫清了朱元璋登基的最大阻碍。

尤其是鄱阳湖一役,朱元璋的战舰被陈友谅的战舰撞得支离破碎,俞氏兄弟奋不顾身,带领军队用自己的身体将朱元璋的战舰抬了起来,带着士兵冲入敌阵,朱元璋很是感激,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报答俞氏的救命恩情。

俞家父子归顺朱元璋后,俞廷玉以及二个儿子先后战死沙场,等天下安定下来,俞氏一脉仅存俞通渊一人。

所以朱元璋才舍不得杀死他,因为他不想被冠上一个忘恩负义的名头,所以他想给自己的恩人留下后代。

最关键的是,俞通渊没有什么本事,朱元璋认为他“不足为惧”,虽然和蓝玉走得很近,但他从来没有背叛过自己,他说的话,都是对朝廷有利的事情,朱元璋思前想后,还是让他回去养老吧。

从朱元璋对待俞通渊的态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件事,那就是蓝玉之死虽然有“谋逆”之名,但并不一定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他真的叛变,俞通渊也会受到牵连,而且,蓝玉现在已经是功勋卓著,位高权重,就算叛变,也没有资格成为皇帝,所以,他没有必要做出这种不符合逻辑的事情,让自己陷入困境。

所以,“谋逆”的蓝玉,其实就是在“作死”。

他本来就是个武将,胆子也很大,可是他不懂君王之道,也不识好歹,仗着自己的功绩,把皇帝堵了好几次,觉得自己的权势不够大,又因为平时不拘小节,结下了不少仇家,把自己的小命给搭进去了。

而且,朱元璋为了避免他的手下在来日报复,从而对自己以后的子孙后代造成威胁,所以朱元璋采取了“斩草除根”的办法,那就是将蓝玉满门抄斩。刑场之上,朱元璋说蓝玉比不上俞通渊,并不是说的能力方面,只是对皇帝的忠心。
0 阅读:95

历史小微赏

简介:欣赏历史就是正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