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李世民鲜卑族身份之谜

历史乱谈 2024-03-11 20:35:29

《唐书》上有一个关于李世民命名的有趣故事:李渊二子即将诞生之时,李渊路遇一书生为其看相,书生惊呼:“李渊贵人也,其子也贵,有济世安民之大任。”李渊惧,欲杀此人,书生已杳然不知所踪。归家,二子诞,故起名“世民”,取“济世安民”之意。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关于他身世的疑点很多。有考古学家根据《步辇图》留下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最早画像推测,一代英明的君主李世民,是鲜卑族人的后裔。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人们的议论,李世民是鲜卑族人吗?

那要先从李世民祖辈说起了。李世民一家祖籍在今河北省赵县,而李渊生于关陇,自称祖居关陇,是西凉王李皓的后代,有人说他是借此来提高自己的地位,事实如此还是另有隐情现在已无法考证。

唐朝时候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界限划分没有那么清楚。根据可考证的历史资料证明,唐朝之前,北方各民族大融合现象广泛存在,如在隋炀帝时,突厥人就曾强制改穿汉装。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即唐高宗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的一名后妃的姐妹,属于非汉族,李世民的母亲窦氏也是鲜卑族人。而李渊一方的血统还没有足够的历史证据进行论证。现在普遍的说法是,唐太宗李世民是各民族的混血儿,民族大融合的产物。

认为李世民是鲜卑族人的观点主要有以下论据:

其一,在鲜卑族人的风俗中,有父死子娶母为妻的习俗,也有一家的男人合用一妻的典故。昭君出塞的典故中,王昭君在死了丈夫后就嫁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唐朝帝王史中,也有类似的尴尬关系。立武则天为后印证了唐朝的胡俗,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乱伦。历史上,杨贵妃也是一例。杨贵妃本是唐玄宗之子寿王的妻,却被玄宗讨来做了贵妃。这些为李唐王朝大臣们所不齿的关系是不是李氏家族身体里流淌的粗犷的血液在作怪呢?这也难以定论。但有一点则是可以明确的,那就是李唐王朝深受胡人风俗的浸染。

其二,从唐太宗的性格来判断他的血统。李世民性格凶残、野心勃勃,为李唐打下天下的战功赫赫。贞观年间,唐太宗平定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解除了北边的威胁;5年后,平定吐谷浑,俘其王慕容伏允;贞观十四年,有平定高昌氏,于其弟置西州,并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置安西都护府。晚年时,唐太宗征伐之心犹存,亲征高句丽。唐太宗善骑射,一生过着不倦的戎马生涯。这些都可以作为质疑他的血统问题的证据。

其三,考古学家通过对唐太宗李世民的安息之所——昭陵的考察研究,找到了新的证据。昭陵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坟墓,原有14个“番西”的石雕像现在已不知何处,石雕像到底有些什么来历?现在已是无人知晓。但是驰名中外的“昭陵六骏”浮雕还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艺术陈列室里。

中国所有帝陵中,为什么只有在李世民的昭陵里会有战马石刻?唐太宗独特的墓葬形式是否真的显示了鲜卑族的习俗?昭陵是李世民的坟墓,至今未被打开,或许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从昭陵那里得到最确切的答案。

0 阅读:28

历史乱谈

简介:想到哪说到哪,觉得有意思的历史就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