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对某些历史人物存在偏见。比如说项羽。
或许在人们心中,项羽就只会打仗,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但在《史记》中,我们会发现项羽更像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六边形战士:“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项羽之才,在巨鹿之战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先是战胜了骄横的楚军主将宋义还有谋士范增,而后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将章邯,从权斗到战斗,他一路杀疯了。
令人惊讶的是,他总是处于劣势。在楚营中他差点被宋义范增联手害死,而在巨鹿战场他率领5万吃不饱饭的楚军一头冲进了40万秦军精锐中。
两战皆胜,项羽直接封神,成为各路义军的领袖。
项羽逆袭的经历说明,人生处在谷底并不可怕,但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无论何时都要勇于尝试,让自己的内心日渐强大,或许下一步你的无穷潜力将被激活,人生将会揭开新的篇章。
巨鹿之战中的项羽
巨鹿,第二个长平?在剿灭陈胜,打败并杀死楚国名将项梁后,章邯便转攻处秦国卧榻之侧的赵国,急着想要与义军主力决战。
章邯趁着赵国发生内讧之际,在赵将李良的带路下,摧毁了邯郸城,将赵王等人逼入巨鹿。
眼看赵国要被灭,各国诸侯必然来救援。
章邯意欲将巨鹿变成第二个长平,在这里一举打垮诸侯联军主力,耗光新六国诸侯的血。接下来,秦军就能轻而易举地灭掉赵国走出中原,并顺势进攻齐、楚,再度实现一统天下。
所以40万精锐秦军,将几万人驻守的巨鹿城围得如铁桶一般,打算围点打援,一举埋葬掉几十万诸侯联军主力。
诸侯们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一开始大家都不遗余力地展开救援。
楚国,刚遭遇了惨败,主将项梁被杀,但救起赵国,仍是不遗余力:“扫境内而专属将军”,只要拿得动武器的都给动员起来了。此外,燕、齐、魏等国都派出了主力部队。
但等他们到巨鹿后,却各自打起了小算盘。
楚怀王并不想让楚军实实在在地去救赵,他更喜欢坐山观虎斗。等秦军和赵军一番厮杀元气大伤之后,楚军再来个渔翁得利,联合齐军入场收拾残局,消灭秦军,然后瓜分赵国。
这样岂不又大赚一笔?
所以楚军主将宋义率兵抵达巨鹿附近的安阳,一停留就是46天。
诸侯各国一看楚军都没动,他们谁也不敢当出头鸟,只是安营扎寨静观其变。
不仅诸侯们打小算盘,连赵国内部都开始算计起来。
赵相张耳的儿子张傲,带着上万军队来救援,看到诸侯们都不动,他竟然也带着手下找块地安营扎寨。老爹在巨鹿城里危在旦夕他也不急。救爹哪有保住自身兵力来得实在呀?
赵国大将陈馀也率5万军队驻扎城外不肯救援。张耳立马以丞相加兄长的名义,请陈馀速速救援,可陈馀竟然借口兵力太少,仅拨出五千士兵去救援巨鹿。
在各方一片算盘声中,巨鹿城已经开始撑不住了。
巨鹿决战
项羽处境岌岌可危楚怀王决定派宋义为主将前去援救赵国。之所以选宋义,是因为有两层考虑:架空项羽,接管楚军。
宋义这个人资格比较老,经历比较复杂。他曾是驰骋江湖的游侠。郭沫若在戏剧《高渐离》对相关人物曾作考证,认为在易水河边送荆轲刺秦的宾客中,有一位宋意应应与宋义是同一人。
他也曾官居要职,在楚国为相。他向项梁提建议时,总喜欢加上一个头衔:“故楚令尹宋义谏曰”,可见他后来还上岸做了楚国令尹,还是项梁的领导。
不仅资格老,并且还忠诚可靠。所以项梁一死,楚怀王就决定让他主持大局。
但楚怀王一直有个心病,那就是楚军。
这楚军是由项梁一手拉起来的,实际上是姓项。没有军权,楚怀王只能扮演傀儡的角色,心里很憋屈。
项梁的死,让楚怀王看到了希望。现在楚军里只剩下项羽这个小字辈,不足为虑。
于是他将两个人安插进楚军。
一个是老狐狸范增。此人足智多谋,各种阴谋阳谋都玩得很溜,楚怀王安排他做末将。
另一个就是老资格宋义。宋义往那一坐,大家都服气他,听他指挥。楚怀王安排他做主将,并封其为“卿子冠军”,所有楚军都得听他的。
至于项羽,就安排他做次将。年轻人没啥职场经验,在老资格和老狐狸的忽悠下,迟早会被拿捏住,乖乖服从命令。
这样楚怀王就能空手套白狼,无本翻盘啦。
这让项羽感到心寒。叔父项梁一生为国,如今尸骨未寒,楚怀王不仅不体恤安慰项家人,反倒急于将叔父的势力一口吞下。这吃相未免太难看了。
楚军主将宋义和末将范增勾结,着手将楚军从项氏手中剥离。当项羽提出想带兵进攻秦军时,宋义特地针对他下了一道命令:
有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这是一个进退两难的死局:
如果项羽乖乖听话,很快他将毫无悬念地失去独立带兵的权力;
如果项羽不听调度继续反抗,宋义可以安个莫须有的罪名再将项羽杀掉。
只是宋义低估了项羽的决心和实力。
项羽和项家军
制造舆论秒杀宋义项羽不甘心束手就缚,很快就定下反杀的方案:占据道德制高点,以公义的名义,获得楚军将士的支持,杀掉宋义。
当时天气寒冷,大雨不停,士兵饥寒交迫。可宋义却忙着和齐国提前完成瓜分赵国的交易,将儿子送到齐国当相国,与齐人在酒桌上觥筹交错。
项羽抓住这个机会,在兵营中大造舆论。
冒着大雨,项羽对士兵们喊话:
我们从楚国远道而来,本该合力攻秦,如今却在这里长久地停滞不前。
今年年成不好,后方老百姓家中贫困,前方军中无粮,兄弟们都吃的蔬菜拌杂豆子。
可我们的宋义将军呢,却在温暖的营帐中,设酒宴会宾客!
为什么不进攻呢?为什么不渡过黄河,到赵地去筹措兵粮呢?
楚王现在已经坐立不安。如果再不进攻,等秦军获胜,将更加势不可当。楚国必亡,诸侯必亡。
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项羽赢得了大部分士兵的认可,成功制造了有利于自己的舆论。接下来他只要杀掉宋义,振臂一呼就能掌控局势。
公元前208年十一月,项羽率先发难。他在早晨去见宋义,在其惊恐而疑惑的目光中,果断地抽刀将之斩杀。
虽然现在已经杀了宋义,但怎样才能掌握兵权呢?
项羽大手一挥,命令大家向巨鹿进军。凭借这个命令,他轻松重掌军队。
杀掉宋义,驰援巨鹿
打造战场神话5万对40万,正常人看来,这相当于是在送死。
怎么才能获胜,为自己和楚军赢得一线生机呢?
项羽又由权斗高手化身为战略大师,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对整体全局的把握上去。
1、秦军的异动
项羽利用了章邯王离两军不和,试图将之各个击破。
章邯在到达巨鹿战场后,出现了一系列谜之操作。
既然王离军作为主力围攻巨鹿城,那么章邯最应该做的,是在外围阻击来援之敌。
可他从未主动攻击过义军,而是消极避战。在项羽到达战场前,章邯手握20万大军,驻扎在巨鹿附近的棘原,竟没有对巨鹿北边的陈馀及诸侯联军发动攻击。而是安安静静地在原地待了一个多月。
等到项羽率兵渡河时,章邯依旧在悠闲地划水。
为何在攻破邯郸后,章邯会一改常态,斗志全无了呢?
按照史料中的时间线,章邯破邯郸时间是在公元前207年十月,正是赵高设计杀李斯的时间。前期章邯取得诸多成绩,正是在李斯任丞相期间,想必将相之间相互信任配合,所以秦军一路高唱凯歌。现在李斯突然被赵高杀死,未免让章邯感到有点无所适从。章邯和赵高素来不和,再派遣部将司马欣去朝廷沟通,却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当下赵高当家,不论胜败,章邯都将被诛杀!
当发现自己已经处境险恶时,章邯所能够做的,就只能是高挂免战牌,避战以自保。
失去了章邯的支援,王离的处境就尴尬了。
2、利用诸侯联军拖住王离
巨鹿城外的十多万诸侯联军成为牵制王离军的重要力量。
虽然诸侯们没有进攻,但他们也没说不进攻。
当秦军和赵军在巨鹿城下形成胶着状态后,诸侯联军在秦军后方形成威胁,万一腹背夹攻,秦军搞不好还可能反被包了饺子。
所以王离军在巨鹿城下被完全拖住了。
这样项羽就能全力切断章邯向王离军输送粮草的补给线,让王离军成为弹尽粮绝的孤军。
3、略懂兵法的项羽
项羽懂兵法。
历史学者评价项羽“用兵神速、以少击众和布阵严整、长于力战。”
由此可得知,项羽应该善于带兵,训练出一群精兵强将,总能出其不意地对敌人发动突袭。
随着冬天的来临,巨鹿城下秦军的士气开始降至冰点。
项羽知道,属于自己的时刻来了。
为了保障王离军所需的粮秣、柴草、被服等物资的供应,章邯构筑了一条甬道。
所谓甬道,指的是两旁有墙或其他障蔽物的驰道或通道,再加上军队驻守,可以保证补给线的安全。
项羽盯上了这条甬道。这可是王离军的生命线。截断它,就能让王离军不战自溃。
巨鹿之战的决胜点在哪?就在这条甬道上。
于是项羽发起了一场残酷的争夺战。
双方接连发生了九场战斗,大家都杀红了眼,反复拉锯争夺,战场上尸骨如山。
悍不畏死的楚军,最终击溃了秦军。
没了粮草来源的秦军,再也撑不住了,瞬间土崩瓦解。
眼看楚军大获全胜,诸侯联军方才出击。
最终秦将苏角被杀,秦将涉间不降自尽,王离被俘虏。
攻击巨鹿的长城军团全军覆没。
项羽率兵大破秦军甬道
逆商的三个特征巨鹿解围后,项羽召见诸侯军的将领们,他们被项羽的雄威所震撼,一个个跪着向前移动,不敢抬头仰望。
项羽从此一跃成为了诸侯之主。
从项羽的逆势翻盘,激发自身所有潜力,从而一战成名的经历,我们可以得知逆商的重要性。
对于一个身处谷底的人来说,并不需要他对于不幸有多大的忍耐力,一些人往往在忍受中被磨去了斗志,对苦难习以为常,甚至也不再去想改善的办法,这并不是逆商。
逆商高的人时刻对未来保持希望,身处黑暗也相信有光。只有这样才能积极面对人生,在不断尝试中去提升自己。
逆商高的人时刻坚信自己的能力。洛克菲勒的一句名言:“如果把我全身衣服剥光,一个子儿不剩地把我丢在沙漠里,只要有一个骆驼商队经过,过不了十年我又会成为亿万富翁。”所以需要时刻相信自己,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让自己在困境中陷入精神内耗。
逆商高的人往往有强大的内心。杀掉主将宋义并掌控大军,这对于项羽来说已经算是高光时刻,普通人若是心态不稳,接下来大概率就会膨胀并且开始犯错误。但项羽依旧能够保持稳定的心态,异常冷静地率兵进入巨鹿战场,然后满怀信心地向大秦顶级军团发起挑战,并且还能巧施兵法抓住敌人弱点一举翻盘。
所以在你有足够的意愿去从谷底爬出时,不妨对照下上升期的项羽,看看自己是否足够冷静,是否具备那么强大的内心和意志力?只有做好相应的心理建设,方能筑牢日后成功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