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收服青州兵,不费一兵一卒,面对强势下属,三步让你轻松把控

品史学家江樵 2024-02-26 08:27:00

曹丕是位多才多艺的开国皇帝。他与父亲曹操、弟弟曹植一起,被世人称为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此外他还开创了九品中正制,规范了选拔官吏的标准。

然而除了这些之外,曹丕在权谋上同样颇有功力:他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平定了以臧霸为代表的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地区的统一,达成了曹操所没完成的目标。

而臧霸率领的是颇具战斗力的精锐青州兵,其强悍程度丝毫不逊虎豹骑,素来为曹操所倚重。可在曹丕继任魏王时,青州兵却私自离开洛阳,这种不臣举动一度令曹丕捏了一把冷汗。

面对强势且老资历的下属,曹丕是如何避免激化矛盾,并几乎零损耗地将青徐州割据势力摆平的?

下面让我们看看曹丕教科书般的操作。

青州兵

继位就遇兵变

东汉末年直至建安初年,青州和徐州地区出现了两支地方势力。一支是举行起义的青州徐州的黄巾军,一支是以臧霸为代表的讨伐黄巾军的豪霸。

这股青徐黄巾军人数众多、作战勇敢,在黄巾军在全国失败后,只得接受朝廷收编。

臧霸出身底层,在跟随徐州牧陶谦征讨黄巾军中崭露头角。他收编黄巾军,自成一方势力。陶谦死后,他投降了曹操。  

与一些反复无常的地方豪霸不同,臧霸还是很有眼光。官渡之战时,曹操境内的不少势力纷纷背叛曹操,但臧霸没有落井下石,而是继续支持曹操,“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为曹操巩固平定后方,集中兵力决战官渡作出了重大贡献。

官渡之战后,臧霸带动其他将领一起遣送子弟家属到邺城,向曹操表示忠诚。

为了尽快稳定局势,曹操也不得不让臧霸为首的青徐州豪霸自成体系,接受了这个“国中之国”。臧霸这帮人,他们做官只在青徐地区,行军打仗也仅限于青徐以及邻近区域。

既然管理如此宽松,那么臧霸等人就能踏踏实实地听命于朝廷吗?

那就未必了。自己有兵有钱有粮,凭啥非得找个人管自己?臧霸等人之所以听命于曹操,说白了只是一种合作关系,只为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远不是给曹家当小弟。

曹操活着时,曹家势力强大,臧霸不得不低头。但曹操死后,形势就变了。

“会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  

曹操死后,驻屯洛阳的青州兵和作为臧霸别军的徐州兵发生异动,鸣鼓擅去,这是青徐势力蠢蠢欲动的一个信号。

臧霸等人在洛阳城头一鸣鼓,曹丕这魏王之位就有点坐不踏实了。

青州兵鸣鼓擅去

首先青徐两州实力强劲。青州和徐州和其他地方不同,大多是富庶的平原,人口稠密,且是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而青州兵和徐州兵则骁勇异常,且有百万之众,是曹操实施屯田的主力,关乎兵粮补给。所以如果青徐两州一乱,曹魏军队将被大大削弱,北方将重新陷入混乱。

更危险的是,臧霸等青徐豪霸的势力,越过淮南与江东为邻。所以臧霸等人的势力也拓展到长江一带。如果臧霸被孙权争取过去,那吴军就可以北上中原了。

其次,鸣鼓的方式极具煽动性。当年周亚夫受汉景帝之命平吴楚之乱时,就有属下赵涉建议周亚夫“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自天而下也。”这种鸣鼓出兵,就相当于是通电全国、昭告天下的意思。

而臧霸在曹操死后在洛阳一鸣鼓,就相当于通告天下,青州兵和徐州兵不再听曹家的了,从此独立自主,大家就此散伙。这种影响和打击对于新魏王曹丕而言,无疑是摧毁性的。

曹丕称帝

不损一兵一卒平定青徐

对于洛阳城头的兵变,朝臣给出了两种不同的主张。  

一方建议曹操死后秘不发丧,派出军队讨伐擅自离去的青徐军队,并派曹姓嫡系将领接管青徐州的城防;

另一方则主张安抚,反对轻易出兵讨伐。

反对讨伐的人认为,讨伐乱军,相当于直接与青徐豪霸撕破了脸,双方很难再有缓和的空间;而用嫡系将领撤换青徐州的官吏,相当于断其根基,将迫使其下定决心,与朝廷进行鱼死网破的斗争。

关键是青徐军已经在洛阳城头鸣了鼓,如果朝廷对其进行讨伐和打压,不仅会导致中原地区出现激烈冲突,而且还会导致其他地区在洛阳的驻军人心浮动,带来更大规模的麻烦也不一定。

面对下属的挑衅,当务之急是稳定局势,站稳脚跟。所以最好将讨伐之事放一放,忍一忍风平浪静,先以安抚为主,把青徐州稳住。一旦时机成熟后,再作计较也不迟。

曹丕接着用三步收服了青徐势力。

第一步:转移视线,避免矛盾

曹丕既没有硬怼,也没有退让。而是转移大家视线,采取了安抚之策,不仅不追究相关将领的责任,还给予了赏赐。

比如曹丕刚即王位,就对臧霸进行了封赏:“臧霸迁镇东将军,进爵武安乡侯,都督青州诸军事。”之后还进行了加封:“进封开阳侯,徙封良成侯。”

之所以如此,就是想利用臧霸在青徐州的影响力,缓和这一兵变事件所带来的冲突。

但这种大度也有讲究:对臧霸只加封爵位这种虚名,而对职权则掌控得牢牢的。哪怕曹丕继统、百官晋位时,曹丕也再没有让臧霸的职务再进半步。

如此一番操作后,洛阳兵变引发的骚动才渐渐平定下来。

待曹丕坐稳了王位,就开始了下一步行动。

第二步:派心腹釜底抽薪

面对强势对手,肯定不能指望一口吞下。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由枝到干,逐步包围。

但这尺度的把握,就真是个技术活。同样是削弱地方势力,明朝建文皇帝朱允炆一削藩就引发了靖难之役,生生让朱棣把皇位给抢了。

这力道要怎样才刚刚好呢?那就得进行战略试探。

但曹丕没有自己出面试探,得留有缓冲调整的空间。所以他找了一个代理人:曹休。

曹休是曹丕的堂兄弟,关系不远不近,是非常合适的人选。如果曹休处理得当,曹丕就可以为其背书,声称完全是自己的意思;如果曹休处理不当,曹丕对其处置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于是曹休在一年之内四次迁官。第一次,由中领军转领军将军,重点是整顿洛阳防卫,尽快消除青徐兵鸣鼓擅去所引发的混乱;第二次,迁镇南将军,重点是在夏侯惇死后,接手处理前一年关羽所发动襄樊之战的善后问题。第三次,是改任征东将军、扬州刺史,加强与东吴接壤地区的军备,并切断了青徐州与吴国的联系。

前面三次调整过后,臧霸没什么大的反应。于是曹休迎来了第四次也是最关键的一次职务调整:“都督青徐。”

这里可以再对比下臧霸的职务:镇东将军,都督青州诸军事。便可知,曹休和臧霸的职务有重叠之处,而曹休统帅区域更大,应该是臧霸的顶头上司。所以曹休完全可以以领导的名义将臧霸慢慢架空。

而曹休也正是这样做的,他源源不断地将自己人安插到青徐州。“易诸城守,用谯沛人”,将青徐州的关键职位都交由曹丕嫡系担任。

最后一步,臧霸还是没反应。

估计臧霸已经看清了形势:一开始自己或许有机会联合孙吴切割曹魏。可曹丕在稳住洛阳、襄阳,然后控制扬州后,已经对青徐州形成了战略包围。

面对这种降维打击,臧霸可操作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地方豪强臧霸

第三步:调离原职

接下来,就是最后的收官之战:剥夺臧霸的军队和土地。

这一步至关重要,如果处理不好,臧霸来个鱼死网破、绝地反击,然后其他心怀鬼胎的地方将领也一起响应,曹家的江山可就不稳了。

为了尽量缓和冲突,曹丕处理得极为隐秘、巧妙。

曹丕想到了南征。公元220年,在即魏王位后,曹丕便亲率曹军南征,大军抵达中渎水域(今江苏高邮境内),与吴军隔江对峙。

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曹丕此举有三处存在明显的逻辑矛盾:

第一,曹丕亲自率兵出征,劳师动众一场,竟然没有与吴军发生任何战略级别的战斗;

第二,按当时局势,魏军应该在巢湖和江汉方向防范吴军而非中渎水域,并且这种规格的防御任务,派一员大将足矣;

第三,曹丕刚即王位,比起率领大军组织防御,显然在洛阳控制住局势更重要。

并且此后不久的十月,曹休就开始都督青徐二州。

种种疑惑,只有一个理由能够解释:曹丕亲率大军南下,有两个目的,一为试探青徐军的态度及虚实,二为对着臧霸等人秀肌肉给出压力。

显然这次南征的规模之大,已经让臧霸感到紧张,之后变得更加收敛,再没有干过一次“鸣鼓撤兵”那样嚣张的事。而曹休在青徐州也再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阻碍。

可见,在此次南征的掩护下,曹丕完成战略布局,进一步缩小了对臧霸的包围。

当时机成熟,曹丕便开始了实质性行动,借故将臧霸调离原有岗位。

两年后,即公元222年,吴蜀夷陵之战刚结束,曹丕就以孙权不派质子到洛阳为借口,派三路大军讨伐吴国。其中西路军和中路军,都与吴国陷入胶着,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东路军则出人意料地卷了起来。这支便是由曹休、张辽、臧霸率领的军队,他们在洞浦大破东吴水师。最后臧霸单独率轻舟五百和万余人,渡江袭击了长江南岸的徐陵。

在西路和中路进攻受阻的情况下,东路军如果孤军深入东吴,无疑是九死一生。为何臧霸执意要冒死一搏,并坚决请求上司曹休报给皇帝批准呢?

因为臧霸已经无路可退。曹丕借着讨伐东吴的名义,将臧霸的军队调出徐州。一旦离开徐州根据地,臧霸便失去了人力、资金和粮草的来源,任凭朝廷差遣,彻底失去了与朝廷对抗的资本。

臧霸的当务之急,由保地盘保实力,直接变为保命。

主动要求率孤军深入东吴,便是臧霸的自救之举:既然一心为国都不怕死了,还图什么称王称霸呢?

看到臧霸如此,曹休便放心了,他替其向曹丕说情:

臧霸等既富且贵,无复它望,但欲终其天年,保守禄柞而已。

既然臧霸已经没有其他想法,只想保个富贵平安。曹丕就放了臧霸一马,允许他渡江之后在东吴转了一圈便班师回朝了,并趁臧霸朝见的机会,剥夺了他的兵权,并留其在洛阳任执金吾。

臧霸被夺兵权,意味着青徐州军队主力已消亡,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之中。随后曹丕又发动广陵之役,最终收服了青徐州的残余豪霸势力。

曹丕轻松掌控了局势

曹丕对付青徐势力的底层逻辑

职场上,经常会遇到一类人,他们属于老人,有能力有影响,对于上司阳奉阴违,甚至直接对抗。有些领导初来乍到,碰到这些人往往会颇为头痛。  

比如臧霸拥兵自重,不听指挥,一度让新领导曹丕感到坐卧不安。

遇到此类下属,怎么回应,这实际上是个两难的选择:

硬气互怼吧,自己位子还没坐稳,搞不好被别人说是小题大做,丧失了众人的拥护;

退让回避吧,一开始就对老人刺儿头让了步,以后人家可能得寸进尺,而自己则会被反复拿捏、脸面尽失。 

而曹丕首先避免激化与臧霸的矛盾。不仅不处罚,反而奖赏的行为,即使放到现代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可见曹丕还是相当有胸怀和格局的。  

虽然这样做似乎一点都不强势,但曹丕却因此稳住了局面,没被下属借着矛盾牵鼻子走。

接着培养自己的心腹,用心腹去挤占和削弱强势下属的空间,除去其羽翼。

等强势下属被严重削弱后,再想办法明升暗贬,将其调离原有环境。名义上是培养提拔下属,实则是削弱其影响力和话语权,使其成为无本之木,将其完全架空。

电视剧《狂飙》中,面对专案组的调查,王秘书在赵立冬的授意之下,曾建议高启强离开京海。

正如赵立冬所说,离开京海是高启强唯一的选择。当年徐江如果离开京海,而不选择报仇,应该不会白白丢了性命。而高启强为什么执意留在京海进行最后一搏呢?

首先,赵立冬的这个建议,绝非是想救高启强。因为赵立冬跟王秘书透露过,如果高启强被指导组查到了违法证据,他就不能再活着。可见在赵立冬眼中,高启强早已成为可以随时被牺牲掉的弃子。

其次,对于高启强而言,京海是他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有他的产业、资源和人脉,如果离开京海,他就像拔了毛的凤凰、失去了爪牙的老虎。如果赵立冬派人追杀他,他将失去反抗之力。

所以高启强最终并没有进赵立冬所设的坑。

历史上,这种手段也并不少见。

东汉初年,在平定反对度田政策的地方豪强后,下来怎么处置带头挑事的那一批地方豪强,引起了朝野上下极大的关注,不少人期待对这些为富不仁、扰乱时局的豪强给予最严厉的处罚。

可刘秀果断决定:一个都不杀,将之全部举家迁移。将这些豪强举家迁移而非处死带头闹事者,等于处罚了一大家子人,这些人到新的地方,失去了地方官员的庇护,成为无本之木,将面临慢慢消亡的结局。这样在减少对抗的同时,能够于无声无息中将祸乱之源消除掉。

可见原有环境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失去原有环境,只能坐以待毙;坚守不离开,才有放手一搏的资本。

当然对于领导者而言,用好这个规则,除了可以用此处置刺儿头,同样可以用以培养人才。比如想要培养某业务人才,可以从优化其周边环境着手,给人才一个稳定友好的环境,就必然能够收获累累硕果。

0 阅读:2

品史学家江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