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河南新高考第一年,录取分数将出现大幅波动!
网红专家只做出了预警,提示大家风险,但波动是如何出现的?波动多大?有没有可把握的本质规律,如何化解和规避专业调剂或滑档的风险?
或语焉不详,或顾左右而言他,所以只是贩卖了一批焦虑而已。
本文在深入总结2021年新高考第一年的湖南、湖北、江苏、福建等多省份数据移动规律,分析包括优志愿在内的报考系统推荐依据,以及众多水货专家、大批小白家长报考习惯的基础上,对2025年包括河南、四川等本批新高考报考规律再做一次专业性的分析和前瞻。
本文的执行逻辑,同样适用于同批新高考的四川、山西、陕西和云南。
一、“不想浪费1分冲稳保”是家长和所有报考系统的通病
不想浪费1分,是广大考生家长报考的通病。
而市面上泛滥的报考专家和名目繁多的报考系统,也基本“千人一面”根据分数“冲稳保”推荐方案。
这个,真不能单纯怪这些数据机构和专家不专业,因为只有迎合多数家长的普遍心理,才能赚到快钱。
可以预见,河南2025年新高考是专业组模式,可填45个专业组,99%的考生家长都会“冲稳保”填满。
社会面上不少无良机构(包括不限于网红公司),也会根据志愿卡的推荐方案,一锅端给考生家长,以达到赚快钱的目的。
考生家长之所以愿意这样选择,是因为在这些家长认知当中,觉得专业组压线被投档,或专业压线录取,就是充分利用了孩子分数。
这种指导思路下的志愿填报,表现为群体喜欢压线报考。
结果自然是分数线附近人满为患,不可避免形成拥挤踩踏。
全民“冲稳保”的后果,就是大多数孩子走了调剂专业,而大学所有专业都招到了新生,赚得盆满钵满。
二、警惕新高考第一年“虹吸”和“溢出”效应
看懂了考生家长喜欢压线报考的通病,你就很容易理解,新高考第一年本科合并一次投档过程中,存在两个效应:虹吸和溢出。
这两个词,是一个事件的两个方面,影响的两部分考生,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
接下来,你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孩子被留在了一本大学的本二差专业,而另一部分想压线报考的考生,没有稳住,也没有保住,或是专业被调剂,或是直接滑档了。
以上图中的安阳工学院为例:
2024年该校是一本二本专业兼招,其中机械和汽车服务是一本专业招生计划176人,2024年专业分522、521分(批次投档线521分,11万位附近)。
2025年将与选科要求“物+化”的本二专业电气、计算机、电子信息等专业同组投档,这些专业录取位次都在15万甚至16万位以下。
1、溢出效应
何为“溢出"效应?所谓“满则溢”。
根据刻舟求剑的报考逻辑,报考系统和专家普遍会推荐河南物理类考生9万~11万位考生,报考安阳工学院的机械或汽车服务工程。
家长也会认为,这确实是不浪费1分的理想化推荐。
河南是高考大省,同分考生有1000~2000人,显然这个分数段会聚集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报考安阳工学院。
而这两个专业计划只有176人,容不上这上千名考生,多出来的就会“溢出”到下方本二专业,把所有的本二专业都填满。
溢出的后果:是拉高了本二专业的录取分数,同时挤占了低分考生的录取名额。
显然,这些本二专业录取分数普遍会提高30分左右,位次被拉高4万位、5万位甚至6万位。
2、虹吸效应
“虹吸”效应,说的其实是众多的本二专业,形成一块较低的价值洼地,把原本可以上一本大学或专业的高分考生,牢牢吸住并绑定了这所省内大学。
可见,新高考改革第一年,专业组投档模式下,压线报考的伤害是两方面的:
一方面,对高分考生而言,被动锁定在了像安阳工学院的本二专业可能不是好选择;
另一方面,低分考生(比如15万位16万位)可能被调剂或失去上这所大学的机会,不排除滑档的可能。
你能想象吗?
因为是新高考第一年,降20分或30分保专业没成功,结果被调剂了;降10分保专业,却直接滑档了。
这就是本科合并一次投档,大多数考生必须面对的现实!
最后,再友情提示一下河南、四川等省份考生:
一本、二本专业兼招的大学,二本专业(比如计算机电气)会无限接近或超过一本专业分数,本二专业分数线附近,建议不要报考,因为最好的结果就是被调剂。这样的本二专业,不报就是最大的规避风险!
另外,新高考第一年,众多带有计算机和电气等热门专业的本二院校,也要做好高分考生保专业带来的收分大幅走高的思想准备。
所以说,新高考志愿填报远离志愿卡“冲稳保”,全面推广三维定位法是多么有必要。现在你懂了吧?河南大数据介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