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作为清朝代表团副领队的许世英,赴美国参加第八届世界监狱改良大会;随后,前往欧洲考察司法制度。
在法国期间,他被邀请参加了一场“特别”的舞会。
大秀结束后,一旁伺机已久的记者,抓住机会,询问道:
“先生,您觉得这个大秀如何?”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如果说好,那会被他人嘲笑没见过世面;如果说不好,则会被其他人认为清朝虚伪保守。
面对这不怀好意的问题,许世英并没有表现出窘迫,而是巧妙地回答说:
“尚可!我想这对你们国家增加人口会很有帮助。”
传奇人生许世英(1873年—1964年10月13日),字静仁,号俊人,出生于安徽省至德县(今东至县)。历经晚清、北洋、民国三个时期,宦海浮游60余年,曾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 。
他在19岁时中秀才,后在光绪23年(1897年)以拨贡生选送京师参加廷试,获得一等成绩,随后以七品京官分发刑部主事,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
后来,许世英因护驾有功,受到慈禧、光绪皇帝的称赞。他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期间,随驾护行,承办沿途刑案,因而得到京察一等的荣誉,并得以四品任用资格 。
1910年,他作为副代表赴美国华盛顿,参加万国司法制度及改良监狱会议,并考察欧美十国司法制度。前面所叙述的故事就是这个时期发生的事。
回国后,他受辛亥革命影响,与张锡銮联名呼吁清帝退位,拥护袁世凯上台,并在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军阀政府中担任要职,如大理院院长、民政总长,福建、安徽省省长、国务总理等 。
许世英的政治身份民国成立后,许世英的政治生涯经历了多次转变。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这标志着国民党北伐成功,国民革命进入新阶段。许世英在这个时期,表达了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对国民政府的统一事业和革命理念表示认同。
随后一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随后,许世英被邀请主持直隶(今河北地区)和山东两省的赈务工作。
1936年,许世英被任命为驻日本大使,作为大使,他代表中国与日本政府进行交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关系急剧恶化。许世英愤然放弃驻日大使的职位,选择回国。回国后,许世英担任了全国赈济委员会的代委员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国范围内的赈灾工作。他积极筹措资金和粮食,赈济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难民,为缓解民众疾苦做出了巨大努力。
在担任赈济委员会委员长期间,许世英不仅关注物质上的救助,还注重提升民众的民族精神和抗战意识。他的工作不仅限于临时性的救济,更着眼于长远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复兴。
许世英对中国司法系统的贡献许世英在推动中国司法改革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对中国的司法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许世英在《司法计划书》中提出了以五年为期,于全国普设司法机构的计划,包括法院、检事局和监狱的建设,采取四级三审制,并在每县设立地方法院。
他强调了“学识为体,经验为用”的原则,并提出了五年完成培养法官五万人、狱官两千人的计划。计划中包括设立司法专门学校,分普通和特殊两科进行教育,并注重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更重要的是,许世英认为司法人才选拔应通过考试进行,以确保司法人员的专业水平。在他的推动下,1913年11月举行了司法人员甄拔考试,这是中国近代司法考试制度的开端。
许世英在任期间,力图改革旧有的司法制度,包括推动法官回避制度的严格执行,以提高司法公正性。他还提出了司法官不得以本省人士充任等回避条例,以减少地方势力对司法的干扰。
总的来说,虽然许世英因支持过袁世凯,也犯过错误;但他的外交生涯,为中国的抗日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外交基础,同时,他也凭借着出色的专业能力,为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家觉得许世英功多还是过多?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