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过分地追求象的表现,势必会陷入形而下的追求,从而影响意的表达,顾此失彼,所以要以抓住物的精神本质、体现人的精神意志为宗旨。古人所谓言简意赅者,笔愈简,气愈壮,意足不求颜色似,充满了辩证形象思维的特征。而认为画得越像越好、越细越好的人,则说明其离画道远矣,甚至会误入歧途。
老子曰:“大象无形。”象越具体,就越有局限性,那种极为深远的意,往往具体的像是难以表现的。因此中国画家不能满足于有形有限的象去表现意,必须寻找一种可以表达无穷无尽之意的象,这个象就是“象外之象”,在形象之外有内容、有意蕴,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这“象外之象”被称为“境”。
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智慧结晶,对境的理解是进入中国画大门的“通行证”。那么何为境?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把“象外”的意称为“境”。谢赫说:“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通过对自然的概括、归纳、提炼而成象,以意象生弦外之响,这第二个象即为“境”,它是造境的基础,也是达意的关键。
苏轼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物只是载体,关键是要在物中生发出意象,并产生弦外之响。
因此,中国画意境的生成被称为“造境”,造境的特点又是“因心造境”。方士庶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
造境是画家按自己的理想营造画面,这是现实生活中所没有或少有的,它只是画家“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的理想境地。
象与境都表现意,像是有限之境,是可视可感的形象,是象内之象;境是无限之象,是由象引发的弦外之响,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靠感觉去体悟。因此,境的实现,最终必须要靠欣赏者的联想才能获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秋山、新雨、明月、松树、山石、流泉是有限的象内之象,但在这象外,产生了一种字里行间没有直接描写的、由欣赏者联想而获得的、无限的境界——安逸宁静、清幽闲雅的感觉。
这种境界又进一步使人体味到一种意——超脱尘俗、与世无争的人生境界。因此,说是立象尽意,实际是以境尽意,这就引发了中国绘画对意境的审美追求。象的存在,使人观象引发联想而成境,由境又体味到意。像是欣赏者获得联想的起点,是产生意境的基础,意境则是意象的更高层次。意境之“意”比意象之“意”更为玄远、深邃、含蓄、雅致,更富有艺术魅力。
意境是中国绘画的灵魂,是中国艺术的追求目标之一,是绘画认识论的核心,是衡量画之标准的硬指标,决定着画家的艺术高度。宗炳说:“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主张画山水要有“象外之意”。
苏轼评王维的画说:“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王维的雪景山水画已非现实世界的再现,而是内心精神世界的留影。董棨则说得更直接:“画固所以象形,然不可求之于形象之中,而当求之于形象之外。”绘画必有形作依托,又不可依赖于形,而要在形中生发出意,这才是画的价值取向。司空徒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可理解为于迹象之外求画,在空虚处得妙境。
如果没有“超以象外”的艺术效果,就不易达到深远的意境。恽南田更是指出了达意境之途径:“意贵乎远,不静不远也。境贵乎深,不屈不深也。一勺水亦有曲处,一片石亦有深处。绝俗故远,天游故静。”又说:“画家尘俗蹊径,尽为扫除。独荒寒一境,真元人神髓。所谓士气逸品,不入俗目,惟识真者,乃能赏之。”俗而人心不古,心不空明,难以澄怀味象,难与古圣贤对话获得古意,如此何谈意境?
意境之深远又关乎境界之高下。在中国画中,画之境界与人之境界紧密相连,以人为主体的中国画彰显的是人的精神意志,中国人画画,就是画人的修养、境界,而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人的思想境界。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大境界;郑板桥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是大境界;毛主席胸怀天下,一切为了中国人民,是大境界;周总理为了中国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大境界。境界关乎人的胸襟,宗炳提倡“澄怀”,董其昌说:“脱去胸中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都是让人放开胸怀,提升境界。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意境深远,境界之高,主要是他淡泊的人生境界使然。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如文人画乃情感之画,必须体现的是画家的真实情感。
如何体现高境界呢?欧阳修说:“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谢赫要“气韵生动”,董其昌要“眼前无非生机”,然而中国文人画家却以萧条、淡泊、荒寒、简远为山水画之最高境界,王维、苏轼、倪瓒、黄公望及清初“四僧”等画家亦无不如此,其中之玄机耐人寻味。
李日华说:“绘事必以微茫惨淡为妙境,非性灵廓彻者未易证入,所谓气韵必在生知,正在此虚淡中所含义多耳。”此意在于中国画不是还原自然的相貌,而是以象求境,于虚淡中见真情、求意境。
中国画要写意,意境的产生离不开情与景。情是主观的思想情感、心境,景是象的组合,山、石、水、木、云……景能引起画外之联想,产生象外之境。创作主体触景生情,化景物为情思进而创作,因此意境的特点是情景交融的。
大家都说大观园秋后的荷花不好看,欲除之,而林黛玉却要“留得残荷听雨声”,何故?是因为黛玉的心境与残荷之形貌相应,残荷成了她心灵的寄托,即残荷成了黛玉命运、人生的写照,可谓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王国维说:“情不能离开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情和景的统一,即虚和实、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情为虚,景为实,虚实相生构成绘画的意境。
笪重光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造境就是以有限的物象来描绘触发无限境界的生成。
无论意象、意境、境界都表现了人的主体精神,画实际是在表现人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人高则境高,境高则意境深远。反之,难以立象尽意。因此,绘画的关键在于人格的完善。
好喜欢,就是不知道是谁的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