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山洞真观“真静崔先生画像赞”碑为何珍贵?

维岳谈旅游 2024-05-25 05:14:03

五峰山是有名的道教圣地,现存有碑刻88块,而最为珍贵的当数金元时期的“真静崔先生画像赞”碑。

此碑为纪念金代洞真观著名道士崔真静而立,正面篆书镌刻“真静崔先生画像赞”八字,碑身是沈士元单线条刻画的崔道演盘膝坐像,画像上端勒有金元诗人元好问、刘祁、杜仁杰的像赞诗各一首,碑阴镌刻杜仁杰撰文《真静崔先生小传》。

此碑作品出自数位名家之手,诗、书、画、刻俱佳,为历代金石家所著录。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此碑涉及到的五位大家,从而感悟此碑的珍贵之处。

1.此碑纪念的人物是著名道士崔道演

崔先生,名道演,字玄甫,号真静,金代人,是位亦儒亦道,弃仕途、厌名利的隐士。原在蒙古哲里木东境“金山昊天观”,金贞祐年间,南下寓居五峰山,与当时文人相交密切,颇有名气,金兴定五年(1221年)卒于洞真观。

崔道士是一位将五峰山道教推向鼎盛的重要人物。我们知道洞真观广拓于金元,繁荣于明。长清县旧志称北魏太和中(477--499年),全真道士邱志原诛茅斩木结庵于此。金大定初(1161--1189年),羽士王志深自栖霞奉母田氏,来此开辟山场,创修玉皇殿及东西两楼,凿池引泉,号洞真观。

崔道士应该是继邱志原、王志深之后,把洞真观推向顶峰的著名道士。金元时期,全真教在长江以北的活动受到了民众的拥戴和皇权的赞誉,其势力迅速扩大。他于1187年受师傅,七真之一刘长生特派来五峰山道观主持,因其博览佛、道、儒三教之书,洞晓大义,且精通医术,为百姓治病,不取分文,对穷人还会多加施与,为穷人做过许多好事,所以附近一带没有夭折的人,深得民心并得到皇上的赏识。

因此,道观先后于金世宗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被敕封为“万寿之院”;金宣宗贞祜年间(公元1213——1216年)敕封定名为“洞真观”;之后的元代(公元1271——1368年)又被封为“护国神虚宫”。这些敕封与崔道士的高深修为和影响是分不开的,也说明他把洞真观的声望影响推进到顶峰。

2.画像者是元代著名画师沈士元

碑身是沈士元单线条刻画的崔道演盘膝坐像。画像中的崔真人头戴儒家的方巾,身着佛家的袈裟,手执道家的拂尘,这是崔真人“儒道佛”三教合一的生动体现。画像者是沈士元,据《图绘宝鉴》记载:沈士元,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善画山水,为信世昌之师。

3.立碑并题诗人金元时期散曲家杜仁杰

杜仁杰,字仲梁,号善夫,济南长清平安镇人,为金元间散曲家,他才宏学博,德行文章冠冕南北。金正大元年(1224年),杜仁杰离家南游汴梁,参加金廷科考未中,滞留在京师,从此结识“文坛盟主”元好问,两人一见如故,终生成为至交。

元世祖闻其贤,授他“翰林承旨”、“资善大夫”,但他不愿做官,屡征不起,遍游名山大川,长清境内灵岩寺、五峰山、娄敬洞山和济南诸多名胜山水都留下他许多碑文和碑刻墨迹。

此碑阴面镌刻杜仁杰撰文的《真静崔先生传》。这篇碑文的核心与重点,在于倡导“儒、道、佛”三教合一,尤其带有把崔先生的内在精神向儒家所提倡的精神靠近的意图。这集中体现于碑文结尾的“赞曰”。天底下得道之士最为可贵,他们顺应天时,崇尚“不内不外,非有非无”的黄老之道。他的教义戒律精妙严谨更甚于佛陀,又像佛门弟子。他的德行操守尊奉忠孝之义,又是出自儒家先师。

总之,以仁慈、勤俭、守礼、谦让为立身之本,以《诗经》《尚书》《论语》《孟子)来教化世人。他仙逝的时候,依旧像平时一样端坐着,坦然如同和造物者神游一般,闲适淡定,好像正和宇宙自然之气融为一体。

碑文最后说:皇帝的诏书一下来,先生名声享誉京师。他的号是“真静”,不是很合适吗?—可见,在杜仁杰心目中,“儒、道、佛”合一,外在现实的成就与内心世界的清静达成和谐,才是达到了人生真正最高的境界。这是碑文精彩之处、机要所在。

此外,杜仁杰的诗碑也保存于观内西墙上,系后人于明嘉靖乙巳年间所书。诗中除对开辟道场、营建道观者予以赞扬,对战争给人民造成的创伤进行了大胆的指责外,还对五峰山美丽的山水林木风光作了尽情的描述。

4.题诗人金元时期文学盟主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人。金朝末年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历任权国史院编修、县令、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于家中筑野史亭,潜心著述。

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词集为《遗山乐府》,辑有《中州集》,保存了大量金代文学作品。

5.题诗人金元文学家刘祁

刘祁(1203-1250),字京叔,号神川邂士,应州浑源(今大同浑源)人,金末太学生,金亡,筑“归潜堂”乡居。后出为山西东路考试官,又在蒙古征南行台粘合重山幕中作幕宾七年。

著有《归潜志》、《处言》等。元兵入汴京,亲历战争之残忍,从汴京辗转回到故乡浑源,把书房取名“归潜”,有感於“昔所与交友皆一代伟人﹐今虽物故﹐其言论﹑谈笑想之犹在目。且其所闻所见可以劝戒规鉴者﹐不可使湮没无传”﹐故将所见所闻一一写下,取名《归潜志》,共十四卷。

记述金朝著名人物传记。杂记遗事《录大梁事》﹐专记元兵包围开封始末。《录崔立碑事》﹐专记金朝叛将崔立降蒙古及其被杀始末。《辩亡》﹐以亲身感受﹐分析了金朝亡国的原因。杂说,发表个人感慨﹐并辑录了他人投赠的诗作。

该书为元代纂修《金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入元后,一试即中,当过山西东路考试官,又著有《神川遁士集》,今佚失。

0 阅读:2

维岳谈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