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丨五胡乱华时,他孤身一人北伐,却打得胡人震动,令石勒头疼

雁芙说历史 2024-02-19 05:12:48

西晋末年,祖狄和刘琨同在司州担任主簿时,两人意气相投,立志要干出一番大事业,于是结成了深厚的友谊,食则同席,睡则同寝。

有一天凌晨夜里,两人正睡得香时,祖狄突然听到外面的公鸡不断地打鸣,吵得没法睡。

按理说,这种情况下被公鸡打鸣给吵醒,心情应该很差,脾气暴躁的说不定出去就把公鸡给宰了吃肉,但祖狄的心情却并未受到影响,反而激起了他奋发图强的斗志。

祖狄醒来后,立马就叫醒了旁边的刘琨,对他说道:你听见鸡叫声了吗?

睡得迷迷糊糊的刘琨也隐约感觉今晚有点吵,顿时就竖起耳朵听了起来,这才发现原来是公鸡在打鸣。

但他还是没明白祖狄就为这么点事儿把他叫醒,究竟是什么原因,于是一边点头表示听到了鸡叫声,一边满脸疑惑地看着祖狄。

这时,祖狄才解释道:公鸡半夜打鸣并不是什么坏事,这声音可以每天提醒我们早点起床,不如以后只要我们听到鸡叫声,就起床一起练剑吧。

刘琨听完,终于明白了祖狄叫醒自己的原因,于是欣然同意。

此后的日子里,两人只要听到鸡叫声,就会起床到院子里舞剑练武。

这便是著名的“闻鸡起舞”的典故。

那么这两位志向远大,奋发图强的人,后来怎么样了呢?

事实上,祖狄和刘琨后面都成了封疆大吏、地方大员,在西晋末年,五胡乱华那个乱世里,他们分别在两个地方掀起了一股抵抗胡人军事行动,名震天下。

然而,两人的结局都很悲剧,刘琨死于段氏鲜卑之手,祖狄在郁郁寡欢中病逝。

但是,要论功绩和成就的话,祖狄无疑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一颗星。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结束时,刘琨已经是并州刺史、振威将军,是封疆大吏,而祖狄当时正逢母丧,掌权的司马越想让他出来做典兵参军、济阴太守,但祖狄守孝在身,因此拒绝。

此时,五胡乱华的乱世已经开启,氐族人李雄割据川蜀,匈奴人刘渊集结匈奴五部人马,在山西一带割据,并建立“汉”政权,史称“汉赵/前赵”。

两年后,也就是308年,刘渊称帝,与西晋王朝撕破脸,汉赵政权在中原向西晋王朝发起了一轮接一轮的进攻。

而西晋王朝的精锐部队早在八王之乱中已经元气大伤,死伤无数,根本无力阻挡。

刘渊于310年病死,他的儿子刘聪继位为帝,继续对西晋王朝发起猛烈进攻。

311年,在汉赵政权的进攻下,西晋王朝的都城洛阳陷落,晋怀帝在逃往长安的路上被俘,西晋进入了两年无皇帝的状态。

洛阳陷落后,中原的世家大族、百姓纷纷四处逃难,有些逃往东北的慕容鲜卑地盘,有些逃往陇西的张氏政权地盘(前凉)。

但更多的士大夫、世家大族、百姓则是纷纷逃往南方避难,史称衣冠南渡。

祖狄本身也是北方大族,也携带着本族乡党数百家南下,在安徽和江苏北部一带的淮泗地区安顿下来。

两年后,也就是313年,晋怀帝被汉赵政权的皇帝刘聪杀死,司马业在大臣拥戴下,于长安宣布登基为帝,是为晋愍帝。

晋愍帝登基后,刘聪加紧了对西晋残余力量的进攻,长安一带的关中地区岌岌可危,晋愍帝于是下诏天下各地发兵勤王,但根本没几个人响应。

远在江东的琅琊王司马睿也接到了要求他发兵北上的勤王诏书,但司马睿此时只想经略江东,无心北上。

祖狄的北伐,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上。

这也是史上最寒酸的一次北伐,因为祖狄北上只带了本族乡党数百家,没有得到朝廷的任何支持,他却凭一己之力造出时势,组建起一支强大军队,打得胡人震动。

一个人的北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晋愍帝下诏要求司马睿率军北伐以图收复洛阳时,司马睿其实刚刚接管江东不久,才刚刚建立起根基,他此时只想着经略江东,稳固自己的根基,好为将来割据一方打下基础,根本无心北伐。

但面对皇帝的诏书,司马睿也不能不管不顾,正当司马睿苦思拒绝的借口时,祖狄出现了。

祖狄向司马睿建言道:

晋室之乱,并不是皇帝无道、百姓造反,而是八王之乱中,皇室宗亲互相残杀,给了夷狄可趁之机。如今北方百姓遭受夷狄蹂躏,都有奋起反抗之志,大王若能拨给我一支精兵,让我率军北伐,那么北方豪杰必然群起响应,中兴晋室,在此一举。

司马睿听完之后,虽然内心极度不想北伐,但也不敢公开反对,而且他面对皇帝发来的勤王诏书,也需要给皇帝一个交代。

一番思索后,司马睿决定同意祖狄的北伐请求,并任命祖狄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

然而,司马睿虽然同意了,但却没有给祖狄一兵一卒,只是拨给他一千人份量的粮食和三千匹布,除此无他,然后让祖狄自行招募兵马,自己打造兵器。

因为司马睿的如意算盘很简单,他让祖狄北伐,是响应皇帝号令天下诸侯勤王的诏书,算是对皇帝有个交代,但他并不想出兵,损耗实力,只想经略好江东的一亩三分地,所以不给祖狄拨一兵一卒。

但是,司马睿如此消极的态度并未动摇祖狄的北伐决心。

不久之后,祖狄带着那一千人份量的粮草和三千匹布,以及自己的宗族部曲数百家,渡江北上,开启了自己的北伐行动。

祖狄带着的宗族部曲数百家,再从中挑选精壮男子作为兵士,大概也就几百人的队伍。

这应该算得上是历史上最寒酸的北伐了。

然而,就是在这种极端不利的情况下,祖狄在北方打出了声威,石勒的大将石虎在和祖狄交战中连连败绩,连石勒都对祖狄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与之对峙。

祖狄渡江出发后,大船行驶途中,祖狄望着那滔滔江水,心中感慨万千,一想到山河破碎,百姓惨遭荼毒的局面,祖狄内心的豪情壮志油然而生。

在这种情绪的作用下,祖狄顿时握紧拳头,敲击船楫,朗声喊道:我祖狄此行若不能光复中原、收复失地,那我便如同这滔滔大江一样,奔流向东,再不复回。

由此,又产生了“中流击楫”的典故,后人一般以“中流击楫”形容奋发图强的志向。

不久之后,祖狄进驻淮阴,并且在此地建造兵器作坊,打造兵器,又招募到一支2000人规模的军队。

有军队之后,祖狄就开始谋划收复失地了。

当时位于黄河与淮河之间的兖州、豫州属于三不管地带,北方汉赵政权忙于进攻长安的晋愍帝,汉赵大将石勒盘踞在河北,也暂时没有向南扩张。

西晋朝廷在那种乱世中,政令也无法直接传达到兖州、豫州一带,所以这些地方就形成了几股割据势力,名义上臣服于西晋,实际上割据一方。

其中比较大的有两股,一个以张平为首,另一个以樊雅为首。

祖狄向北进军至芦州,他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收服这些割据势力,为自己所用,共同为光复中原贡献力量。

一开始,祖狄并不打算动用武力,而是想直接劝降,于是派使者殷乂前去联络张平和樊雅。

谁知,张平直接杀了殷乂。

因为这个殷乂实在是不识时务,对张平十分轻蔑,顿时就把张平给激怒了,最后连脑袋也搬了家,也毁了祖狄的劝降计划。

祖狄收到消息后,顿时大怒,随即调兵对张平发动进攻。

可祖狄那两千人马实在是太弱小,打了一年多,愣是打不下来。

看来仅凭武力是难以拿下了,祖狄脑子一转,立马就给张平来了一出离间计,他派人诱降了张平的部将谢浮。

不久之后,谢浮发动兵变,宰了张平,率众归降祖狄。

随后,祖狄率军进驻太丘,但此时祖狄军中缺乏粮草,朝廷以及江东的司马睿根本没有任何支持,祖狄所部只能忍饥挨饿渡过难关。

干掉张平后,祖狄再次集结兵马,向占据谯城的樊雅发动进攻,没想到对方也是抵死不降,奈何自己兵力有限,无法碾压,战事直接打成持久对峙局。

无奈之下,祖狄只好向归附自己的蓬坞堡主陈川,以及晋朝的南中郎将王含求援,陈川随即派部将李头率军助战,王含也派部将桓宣率五百兵马驰援。

但是,最后双方却没有开战,因为前来助战的桓宣十分厉害。

祖狄在了解当时殷乂的行为后,终于知道这些军阀不肯投降的原因了,所以认为樊雅还有劝降的可能性,于是派桓宣为使,再次前去劝降。

桓宣显然是个合格的使者,他见到樊雅之后表示,之前那个殷乂对你们傲慢无礼,绝不是祖狄的本意。

如今祖狄奉朝廷之命讨伐刘聪、石勒这些夷狄,正是需要仰仗你们为后援之时,如果你们执迷不悟,继续对抗下去,那朝廷就会派出猛将和精锐部队前来围剿,到时候你们这些乌合之众还能挡得住吗?

不得不说,桓宣这番说辞,十分得当,是典型的胡萝卜加大棒。

他先告诉樊雅,祖狄并没有轻蔑他们,而是要仰仗他们为后援,所以归降以后会受到重用,这是胡萝卜。

接着就表示,如果不归降,祖狄可是奉了朝廷之命北伐,你们挡了他的路,朝廷一定会派精兵猛将围剿你们的,而你们一群乌合之众,到时候死无葬身之地,这是大棒,也是赤裸裸的武力威胁。

樊雅显然也是个识时务的人,听完此话,顿时就没了抵抗的勇气,于是率部出城归降。

祖狄由此率部进驻谯城,他在豫州总算站稳了脚跟,北伐的通道也就此打开。

这期间,石勒正忙着对付北边的刘琨和盘踞在幽州的王浚这两股西晋抵抗力量,并且成功将其逐步消灭。

北方逐渐稳固后,石勒的眼睛也开始转向攻略南方。

317年,祖狄进驻谯城后,石勒意识到了来自祖狄的威胁,于是立即派遣手下大将石虎率军围困谯城。

石虎率大军南下,围困谯城,王含再次派部将桓宣率军驰援,石虎眼见攻不下谯城,遂撤围而去。

而石虎率军南下也令江东的司马睿坐立不安,万一石虎攻破谯城,再大举南下,那江东就危险了。

司马睿此时也不得不派兵抵抗,于是派琅邪王司马裒等九军,精锐士卒3万,水陆并进,开赴北方,并且全部受祖狄节制。

但不久之后,司马睿又召回了司马裒,至于那3万北上的士卒,有多少兵力留在豫州,已经无从考证了。

石虎撤兵后,桓宣干脆留在谯城,协助祖狄扫荡各大坞堡武装。

当时天下大乱后,各地世家大族纷纷建造坞堡这种防御性建筑,依靠手中掌握的依附人口,组成地方武装以自守。

祖狄攻打樊雅所部时,那个派出部将李头前来助战的蓬坞堡主陈川就是这些坞堡之一。

如今祖狄北伐,他首先就需要获得这些民间武装的支持。

当时在北方各地,既有西晋朝廷昔日任命的将领,也有坞堡之类的民间武装,甚至还有晋愍帝的长安朝廷任命的官员等,势力错综复杂。

这些人在乱世中,往往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时候还会因为利益互相进攻,实际上就形成了非常碎片化的割据势力,难以拧成一股绳。

祖狄来了以后,奔走于各方,向这些人晓以大义,陈述利害,让各路人马都意识到,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拧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对付胡人的汉赵政权。

如果大家还是一盘散沙,互相攻伐的话,最终只能被胡人各个击破。

就这样,凭借着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大公无私的精神,祖狄获得了这些武装的一致拥护,大家纷纷表示愿意服从祖狄的领导。

至此,祖狄当初几百人的北伐行动,在没有得到朝廷任何支持的情况下,如今已然演变成燎原之势。

北伐星火燎原,祖狄却郁郁而死

317年,也正是祖狄进驻谯城这一年,汉赵大将刘曜攻破长安,俘虏晋愍帝,西晋灭亡。

318年初,汉赵皇帝刘聪下令杀死晋愍帝,司马睿在群臣拥戴下,于江东称帝,是为晋元帝,历史进入东晋十六国时代。

这一年的8月,汉赵皇帝刘聪病死,其子刘粲登基为帝,但刘粲将朝政大事全部交给外戚靳准处理,靳准成为权臣,坐大以后,发动政变,干掉了刘粲,宣布自立。

此举引发汉赵大将刘曜和石勒的严重不满,于是两边同时兴兵讨伐。

最后靳准败亡,但汉赵政权的分裂也公开化,石勒此前已经割据河北,名义上臣属于汉赵政权,现在直接和刘曜闹掰了,双方就此分道扬镳。

自此以后,刘曜专注经营自己的关中地盘,石勒专注于经营河北以及中原地盘。

319年,刘曜称帝,将昔日刘渊建立的“汉”政权国号改为“赵”,史称前赵,石勒也不甘落后,遂自立为王,国号为“赵”,史称后赵。

而祖狄所面对的敌人,正是强大的石勒后赵政权。

这期间,祖狄这边也发生了剧变。

蓬坞堡主陈川的部将李头,在协助祖狄征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深受祖狄器重和礼遇。

李头本人也对祖狄十分钦佩,常常在私底下说:我若能得遇祖狄为主,虽死无憾。

这话很快就传到了陈川的耳朵里,在陈川看来,李头是自己的部将,却一心视祖狄为主,这是对自己不忠,于是一怒之下杀了李头。

李头的亲信将领冯宠得知消息后,十分不满,于是率领所部四百余人投奔了祖狄。

陈川对此非常震怒,于是派部将魏硕在豫州地界上四处劫掠,祖狄当然无法容忍他如此胡作非为,因此派兵将其击溃。

陈川深知祖狄的厉害,自知不是祖狄的对手,面对祖狄的攻势,在恐惧之下,遂宣布投降后赵大将石虎。

319年,也就是石勒自立为赵王的这一年,祖狄派兵进攻陈川所在的蓬关,石虎闻讯,亲率5万大军救援,双方战于浚仪这个地方,祖狄寡不敌众,遂退守梁国。

石虎也知道祖狄的厉害,他非常清楚,一旦自己撤兵,祖狄必然反攻,到时候陈川肯定打不过,自己还得率军救援,万一救援不及时,这片地盘也得丢掉。

思来想去,石虎干脆将陈川的部众五千余家全部迁移到后赵国都襄国(河北邢台),然后留下后赵将领桃豹镇守蓬关。

果然,石虎引兵北还后,祖狄果然发动反攻,与桃豹展开了对蓬关的争夺战。

不过,桃豹这种角色哪里是祖狄的对手。

双方军事对峙40多天后,粮草就成了关键,祖狄由此想出一计,一战攻取蓬关。

祖狄首先派一千余士兵负责押送粮草到东城,但这些所谓的粮草实际上装的都是沙土,只是让少部分挑夫挑着几担真粮食故意走在后面。

而桃豹这边,后赵方面给他的粮草补给一直没有到位,如今一看祖狄在运输粮草,立即就打起了粮食的主意,于是派兵拦截。

祖狄派出的运粮队伍本来就是做戏的,一看敌军前来抢夺,那些走在最后面的挑夫立即把粮草扔下,迅速开溜。

桃豹的士兵截获粮草后,打开一看,里面装的都是真粮食,士兵们顿时就泄了气。

心想,祖狄的运粮队伍浩浩荡荡,他手里还有这么多粮草,可自己却还在天天挨饿,这真要跟他耗下去,恐怕还没开战,就得饿死。

而实际上这是祖狄释放的烟雾弹,所谓浩浩荡荡的运粮队伍,运输的都是砂石,只有故意丢在路边的那几袋才是真粮食,而祖狄自己的粮草其实并不多了。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打击敌军的军心。

桃豹被迷惑后,认为祖狄粮草充沛,因此频繁地向后赵朝廷催促粮草补给,石勒也不敢大意,随即就派了一支队伍向蓬关运了一批粮食过去。

谁知,这支运输队走到半路,经过汴水时,祖狄早就得到了情报,所以提前在汴水北岸设伏,将这批粮草洗劫一空。

这下蓬关里的后赵军队得继续饿着肚子打仗了。

窝在蓬关里的桃豹得知消息后,当场就傻眼了,因为没有粮草就意味着军心大乱,蓬关必然失守。

桃豹一想到这些,顿时就没了继续守下去的欲望,带着所部人马立即撤离蓬关,退至东燕城。

逖以布囊盛土如米状,使千余人运上台,又令数人担米,伪为疲极而息于道,贼果逐之,皆弃担而走。贼既获米,谓逖士众丰饱,而胡戍饥久,益惧,无复胆气。石勒将刘夜堂以驴千头运粮以馈桃豹,逖遣韩潜、冯铁等追击于汴水,尽获之。——《晋书》

祖狄得到这批粮草后,随即占领了蓬关,兵势大振。

桃豹虽然败逃了,但祖狄并不想给他喘息的机会,所以立即派部将韩潜进占封丘,压逼桃豹,而他自己则率部进驻雍丘(河南杞县)。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祖狄采取步步蚕食的策略,频繁进攻后赵在黄河南岸占据的州县。

在这个过程中,当初那些大量建立坞堡自守的堡主们,虽然心里非常想归附祖狄,但他们夹在后赵与东晋之间,之前后赵席卷中原的时候,为了自保,只能臣服后赵,还送了人质。

如今要是公然归附祖狄,那他们送到石勒手中当人质的家人也会遇害。

面对这种情况,祖狄可谓是用心良苦。

他明白这些堡主们的两难处境,也非常理解他们的苦衷。

所以,祖狄只要他们心里归附,暗中合作就可以了,为了消除后赵对他们的怀疑,也为了保全这些堡主在后赵的人质,祖狄还为此做足了戏。

他故意频繁派军队假装攻击这些坞堡,做给石勒的眼线看,让他们误以为这些坞堡并未归附祖狄,因此受到祖狄的攻击,以此打消石勒对这些堡主的怀疑。

这些堡主们也十分感激祖狄为他们做的一切,所以在暗中,他们甘愿为祖狄效力。

在此后的日子里,后赵多次派军队进攻祖狄,但这些坞堡的堡主们利用自身的眼线和情报,向祖狄传递信息,使得祖狄每次都能掌握战争主动权,次次都能把后赵军队打得大败。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祖狄总是在战斗中保持优势,屡屡击破后赵军队。

河上堡固先有任子在胡者,皆听两属,时遣游军伪抄之,明其未附。诸坞主感戴,胡中有异谋,辄密以闻。前后克获,亦由此也。——《晋书》

此后,祖狄在自己所辖的广大区域内,劝课农桑、积谷练兵,为北伐做准备。

而石勒这边,作为一代枭雄,他非常清楚,如今的祖狄,用武力显然是拿他没办法的,所以只能和祖狄对峙,双方互不进犯就很好。

所谓英雄惜英雄,为了表达对这位对手的敬意,石勒特意派人到祖狄的老家范阳,修葺祖狄家族的祖坟,并安排两户人家看守。

为了表达与祖狄交好的诚意,石勒专门给祖狄写信,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双方互通使节,二是希望双方互通贸易。

但这封信送过去后,祖狄并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对于祖狄来说,北伐的头号敌人就是石勒,何况他是晋朝大臣,石勒在他眼中是作乱的夷狄匪首,是绝对不能互通使节的,因为一旦那样做,就等于承认了石勒政权的合法性。

至于石勒提出的互通贸易这个建议,祖狄虽然没有回应,但是他默许了双方人员的商贸往来。

毕竟祖狄的北伐,东晋朝廷没有给他任何支持,没有给过粮草,没有给一兵一卒,一切全都得靠他自己。

打仗需要军费,军队需要粮草,这些从哪里来?征收商贸税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祖狄的辖区与石勒的后赵地盘展开贸易后,祖狄征收了大量的税赋,极大地充实了军费和壮大了军队。

加上他在辖区劝课农桑,安抚百姓,与民休息,使得生产力获得较大提高,粮草供应也逐渐充实起来。

这期间,双方就这样对峙起来,石勒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派兵进攻过祖狄,而祖狄也没有再攻击后赵的地盘。

甚至有一次,祖狄有个部将叛逃,投降了石勒,结果石勒竟然不接受投降,直接将这名来投降的晋军将领斩首。

同时,石勒还派人给祖狄传了话:叛将逃兵,是祖狄将军您瞧不起、深恶痛绝的,我石勒也和将军您一样,深恶痛绝。

祖逖牙门童建害新蔡内史周密,遣使降于勒。勒斩之,送首于祖逖,曰:“天下之恶一也。叛臣逃吏,吾之深仇,将军之恶,犹吾恶也。”——《晋书》

石勒这么做,显然是不想和祖狄开战,因为他深知祖狄的实力,明白一旦开战,自己是讨不到便宜的。

事实上,祖狄也非常清楚,自己在没有朝廷大力支持的情况下,只凭现有的力量,是很难撼动庞大的石勒政权的。

所以,他不去进攻后赵的地盘,并不是因为他不想北伐了,而是在积累力量,当他手里的军事实力和粮草充沛以后,就会对后赵发动致命一击,一举收复中原,中兴晋室。

说白了,祖狄就是在利用这难得的和平时机,谋划下一步更大规模的北伐计划,他在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就是致命一击。

到了这一刻,祖狄在黄河以南,已经站稳脚跟,昔日他孤身一人率领数百人北伐的星星之火,如今已成燎原之势。

然而,在这关键时刻,东晋朝廷内部却出了问题,严重影响了祖狄北伐,使得这位不世出的名将在充满遗憾和不甘的情绪下郁郁而死。

因为皇帝司马睿能够在江东站稳脚跟,重建晋朝,是在琅琊王氏家族的鼎力支持下才成功的。

司马睿登基后,王氏家族深受重用,王导掌握朝政大权,王敦掌握军队大权,皇帝司马睿似乎就是个摆设。

东晋王朝的这片江山,说是皇帝司马家的,实际上是以王氏家族为首的世家大族控制的,这也是东晋门阀政治的特色之一。

司马睿为了加强自己的皇权,建立了忠于自己的帝党,但实力仍然比不了王氏家族。

321年,司马睿派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出镇合肥,实际上这个戴渊就成了祖狄的顶头上司。

戴渊作为帝党成员,他和司马睿的利益是一致的,都希望把祖狄这支力量握在手中,作为对抗王氏家族的资本。

而祖狄本人,威震天下,确实对王氏家族形成了较强的威慑力。

司马睿对王家的忌惮,也引起了王家人的不满。

这里面,王导是忠于皇帝的,但掌握兵权的王敦,已经野心膨胀,想发兵建康(南京),处置朝臣,安插亲信,并提前派使者告知朝廷,还不断向旁人暗示他的行动。

事实上,王敦就是想以武力为后盾,进入京城,把皇帝彻底变成傀儡。

祖狄知道这事儿以后,当场大怒,指着王敦使者的鼻子说道:阿黑(王敦小名)怎敢如此放肆!你回去告诉他,让他赶紧滚回去,他要是胆敢迟一步,我就亲率三千兵马把他收拾了。

这是相当霸气的一段回应。

王敦是什么人物,在东晋朝廷里,他手握兵权,除了皇帝以外,他的权势最大,甚至敢把皇帝攥在手里玩。

可祖狄根本不把他当一回事,甚至直呼他的小名,把话说得很难听,就跟教训晚辈一样。

由此可见,祖狄的威名,是令人忌惮的。

果然,王敦听到祖狄的警告后,当场停止了行动,乖乖地回了驻地,不敢乱来。

不久之后,东晋内部皇权与门阀之间的权力争夺愈演愈烈,祖狄感到十分担心,生怕由此引发内乱,影响北伐大业。

在这种深深的忧心下,祖狄忧愤成疾,于321年病逝。

一代名将,就这样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昔日诸葛亮五次北伐,却死在了北伐的战斗前线,出师未捷身先死,此时的祖狄又何尝不是,他也怀着光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地坚持北伐,却还是带着遗憾离开了。

祖狄生前在辖区内励精图治,劝课农桑,使得百姓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因此深受百姓爱戴。

他死后,豫州百姓如丧父母,并且纷纷为他立庙祭祀。

司马睿得知消息后,追赠祖狄为车骑将军,令其弟祖约统领其部众。

石勒得知祖狄去世的消息,大为振奋,随即挥师南下,祖约并没有祖狄的军事政治才华,无法守住这片地盘,最终大败,退守寿春。

祖狄耗费七年之功打出的大好形势,就这样毁于一旦,令人惋惜。

在那个时代,晋朝一片颓势的情况下,祖狄无疑是最耀眼的那颗星。

想当初,他亲率数百人发起北伐,点燃了北伐的星星之火,再以超常人的智慧,招募军队,自行筹备粮饷,收服地方军阀,屡次击破后赵军队,终于使这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

这样的能力,历史上能比得上的名将就没有几个。

倘若司马睿当初能多给他一些支持,东晋的局面必然会好很多,祖狄北伐时没有军队,没有粮草,没有军费,全靠自己筹备。

他要花精力和时间去筹备粮草,招募军队,还要操心建立兵器坊打造兵器,要把一支区区几百人的队伍变成一支庞大的军队,还要击败后赵,这耗费了太多时间。

如果司马睿当初哪怕能给他一万精兵以及一定的粮草,祖狄绝对有能力收复中原。

可惜,他遇到了一个没有雄心壮志的皇帝,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根本无心挽救危局。

参考文献:《晋书》、《资治通鉴》

注: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搜索,侵删。

0 阅读:37

雁芙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