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6年10月,宋太祖赵匡胤离奇死亡,宋皇后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派太监王继恩前去请赵匡胤的第四子赵德芳前来皇宫,好及时继承帝位。
谁知,王继恩出了宫门后,根本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径直去了晋王赵光义的府邸,将赵匡胤已死的消息透露给了赵光义。
随后,为了抢夺皇位,赵光义带着一众随行人员迅速进宫。
而另一边的宋皇后左等右等也没见到赵德芳前来,心里不免有些着急,就在这时,太监王继恩终于回来了,宋皇后以为是赵德芳到了,于是问道:是德芳来了吗?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王继恩却说:晋王到了。
话音刚落,赵光义就进屋出现在了她的眼前。
宋皇后见状,心中顿时大惊失色!
要知道,赵匡胤生前并未立太子,如今赵匡胤一死,他的儿子和弟弟都可以说自己有合法继承皇位的权利,说白了就是谁抢先一步拿到皇位就算谁的。
现在晋王赵光义抢了先,这皇位无疑是要落到他的手里,自己此前还要召见赵德芳跟他抢皇位,现在他拿了皇位后,还能容得下自己吗?
一想到这里,宋皇后反应十分迅速,当场调整脸色,转而低眉顺眼地对赵光义表示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赵光义眼见皇位已到手,也不便对宋皇后怎么样,于是安抚道:不要忧虑,我们共保富贵。
宋太祖赵匡胤从960年篡夺后周江山,一直到976年他死的那一天,都没有立太子,而皇位也在他突然暴毙之后,就这样落到了二弟赵光义手里。
赵光义登基后,采取了很多措施稳固了自己的皇位。
但不久之后,赵光义的小人行径就暴露了出来。
赵光义由于继承皇位缺乏合法性依据,毕竟自古以来,皇位都是父死子继,何况宋太祖还有几个儿子活在世上,即便是按照顺位继承,赵光义理论上也不是第一梯队。
因此,赵光义将兄长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以及他的三弟赵廷美视作威胁,欲除之而后快。
979年,赵光义对侄子赵德昭说了一些狠话,逼得赵德昭自尽身亡。
981年,赵德芳离奇死亡,史书记载仅三个字:寝疾薨。翻译过来就是睡觉的时候突然病死。
984年,赵光义的手下罗织罪名将三弟赵廷美贬至房州,并派人监视,赵廷美被二哥猜忌和无情打击,很快郁郁而死。
995年,宋太祖赵匡胤的妻子宋皇后病逝,却在死后遭到了赵光义的无礼对待。
按照礼制,赵光义应该身着丧服为皇嫂服丧,可他却断然拒绝,不仅如此,赵光义还不准文武大臣吊唁治丧,更不准以皇后之礼下葬。
宋皇后也因此无法下葬,导致她的棺椁被停放在赵匡胤已经亡故的妹妹府上长达两年。
就这样,宋太祖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和一个亲弟弟,无一人善终,或直接或间接死于赵光义之手,宋皇后虽然善终,但死后也遭到无礼对待。
那么问题就来了,赵匡胤为什么迟迟不肯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难道他真的想把皇位传给二弟赵光义吗?
赵匡胤的皇位放着亲儿子不传,非要传给二弟?我相信,赵匡胤是不可能无私到这种地步的。
事实上,赵匡胤之所以迟迟没有立太子,实在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在最开始的时候,迫于局势的无奈,他必须让二弟赵光义成为内定的继承人。
为什么说赵匡胤是迫不得已?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夺后周江山的时候,他才33岁而已,无论是资历还是威望,在后周都不是最高的。
他一个33岁的大将突然间夺取了皇位,以他的威望和资历,要想稳固自己的权位,就必须依靠自家人。
毕竟在五代十国那个乱世中,换皇帝就跟换衣服一样简单,什么政变、谋反、武将起兵自立之类的事情都是家常便饭。
而当时他们老赵家的几兄弟中,二弟赵光义年龄21岁,在后周担任殿前祗候、供奉官都知这种芝麻小官儿。
三弟赵廷美年仅13岁,还是个孩子。
赵匡胤的长子夭折,次子此时年仅9岁,第三子早夭,第四子赵德芳此时年仅1岁,还是个婴儿。
所以,鉴于当时的形势,赵匡胤的家族至亲中,儿子还是孩子,就连三弟赵廷美都才13岁,唯一能提拔上来帮着自己掌权的人只有二弟赵光义。
因此,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夺后周江山后,二弟赵光义被迅速提拔起来,以火箭般的升职速度被任命为殿前都虞候,掌管殿前司部分兵权。
就在赵匡胤篡位的这一年,后周残余力量以李筠和李重进为首的两股地方实力派起兵反抗,赵匡胤亲自率军平乱。
赵匡胤出征后,京师开封作为大后方,保持稳定和安全十分重要,必须要有一个信得过的人坐镇后方。
对于赵匡胤来说,家族至亲就是最信任的人,而当时能满足条件的唯一人选就是二弟赵光义。
所以,赵匡胤亲征在潞州起兵的李筠时,二弟赵光义被任命为大内都点检,留守开封,后来赵匡胤讨伐在扬州起兵的李重进时,赵光义又被任命为大内都部署,再次留守开封。
这是赵匡胤不得已而为之的第一个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非常重要,赵光义实际上是当时皇位继承人的人选第一梯队。
在五代十国那种乱世,皇帝被人搞死,改朝换代是常有的事情,中原的几个割据王朝,有的都没活过10年。
此时宋朝虽然建立了,但五代十国乱世并未终结,那些武将谋反、篡位、政变之类的事情,也有可能在宋朝发生。
这里面最关键的还是继承人的问题。
当初他赵匡胤之所以能发动陈桥兵变,篡夺皇位,就是因为后周皇帝柴荣死后,继承他皇位的儿子柴宗训是个年仅7岁的孩子,根本没有能力掌控权力,更没有任何个人威望。
所以他赵匡胤才有机会发动兵变篡位。
如今他虽然夺取了皇位,毕竟人有旦夕祸福,万一赵匡胤遭遇不测,或者也像柴荣那样英年早逝的话,他的儿子都还未成年,也是没有能力掌控权力的。
如果赵匡胤哪天要是挂了,他尚未成年的儿子接掌了皇位,肯定是坐不稳的,到时候估计又要重演武将篡位的祸事。
所以,赵匡胤将二弟赵光义给培养起来,委以重任,不仅给他实权,坐镇京城,而且让他担任开封府尹这个至关重要的职务。
开封府尹这个职务在五代十国至宋朝期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务。
开封府尹不仅掌管着京师重地,最关键的是,按照五代十国以来的惯例,一般都是由储君来担任此职务的。
也就是说,担任开封府尹,就意味着这个人是事实上的储君,帝国江山未来的接班人。
但是,赵匡胤从未公开表明过他要传位给二弟赵光义的意思,只不过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赵匡胤在篡位之初,他的儿子都还太小,为了确保赵宋江山可以传承下去,不被人篡夺,他只能暂时将二弟赵光义列为皇位继承的第一梯队。
但随着赵匡胤逐渐扫平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传统汉地的基本统一,赵宋江山也越来越稳固后,他也开始有了要传位给儿子的打算。
可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赵光义的势力已经盘根错节,尾大不掉。
为了解决这个麻烦,给自己的儿子接班铺路,宋太祖赵匡胤与二弟赵光义之间又展开了一番明争暗斗的较量。
宋初的储君争夺战赵光义坐上了开封府尹这个位置后,当然明白这个职务意味着事实上的储君地位,要说他对皇位没半点兴趣,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赵光义自从被委以重任,并且担任开封府尹之后,大肆在京城发展自己的势力,培植心腹,并且觊觎皇位。
最开始,还有宰相赵普制衡赵光义,这段时间,赵光义与赵普为了权势明争暗斗了很多年。
直到973年,赵普因为风头太盛,并且得罪了赵匡胤,因而被罢免宰相之职。
赵普被罢相失势后,没有了赵普的制衡,朝野上下,就成了赵光义一家独大的局面。
而且赵光义很快就被封为晋王,地位在宰相之上,由此获得“准储君”的地位。
这样一来,赵光义的权势更甚,加上他多年担任开封府尹,在京城培植起来的庞大政治势力已经足以和赵匡胤叫板。
975年,赵匡胤发兵攻灭南唐以后,除了盘踞在太原一带的北汉以外,基本完成了传统汉地的统一,赵宋的江山也无比稳固。
此时,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也已经24岁,赵德芳也16岁了,就算他赵匡胤出了什么意外,他的儿子们也完全有能力掌控大权。
所以赵匡胤开始考虑让儿子成为储君的问题,然而,当他动了这个心思后才发现,二弟赵光义这些年在自己的扶持下,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势力。
这种盘根错节的庞大势力就是对赵德昭或赵德芳继承皇位最大的阻碍,更是最大的威胁。
为了解除这种威胁,赵匡胤开始有意识地去削弱赵光义。
为此,赵匡胤做了这么几件事。
第一,亲近三弟赵廷美,试图扶持赵廷美以制衡赵光义。
976年,赵匡胤原本从来不去三弟赵廷美府上的,结果这一年短短数月间,他竟然数次驾临赵廷美的府邸,看望慰问,以示亲近。
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赵匡胤试图抬高赵廷美的政治待遇,逐渐把他扶持到朝廷权力中心,好制衡赵光义。
第二,将儿子赵德昭、赵德芳推出来参与朝政大事。
比如说,有一次吴越这个割据政权派使者来朝,赵匡胤直接让儿子赵德昭以朝廷特使的身份前往宋州迎接,在接下来的国宴中,又让赵德芳出席。
此举意图也很明显,他这是急着让儿子参与朝政大事,好逐渐在朝中积累政治声望,为接下来成为储君做准备。
第三,巡幸洛阳,提出迁都之议,试图以此打破赵光义的势力体系。
976年,赵匡胤离奇死亡之前,曾经巡幸洛阳,并且公开提出想要迁都洛阳的提议。
在巡幸洛阳这件事中,赵匡胤还做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动作。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让二弟赵光义留守京师,而是破天荒地让三弟赵廷美和儿子赵德昭担负起了留守京师的重任,反而把赵光义带在了身边。
要知道,留守京师这种十分重要的任务,要放在以前,都是由赵光义来担任的,现在却把他带着一起巡幸洛阳,明显是一种削弱赵光义的举动。
到了洛阳之后,赵匡胤又提出要迁都洛阳的想法。
迁都洛阳这事儿,其实不仅是从宋朝百年战略考虑,也是出于削弱赵光义势力的考虑。
首先,从地理和军事意义上来说,北宋的都城开封府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而洛阳依托黄河天险,西控关中,东临嵩岳,北面依托太行山脉,居中原腹地,形势险要,易守难攻。
历史上,周朝以及隋唐两朝都曾经将其作为都城。
如果宋朝以开封为都城的话,为了防备异族入侵或者内部叛乱,就必须在京城周边常年大规模部署军队,这样就会造成冗兵,常年的庞大军费开支,又会过度消耗民力,最后耗死自己。
如果以洛阳为都城的话,由于洛阳本身易守难攻,又有天险屏障,不需要常年大规模部署军队,每年都能省下大量的军费开支,不会虚耗国力。
这是从百年战略上的考虑。
但从当时的局势来看,赵匡胤还有更重要的现实考虑,那就是通过迁都打破赵匡胤的势力体系。
赵光义通过多年担任开封府尹,已经在京城开封培植起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开封府政治集团,这个政治集团在击败了宰相赵普的势力后,如日中天,进一步发展,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由于赵光义在开封府的势力已经盘根错节,短期很难撼动,而且十分复杂,并不是那么容易瓦解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迁都。
一旦迁都到洛阳,赵光义的势力体系虽然不能直接瓦解,但可以将其肢解打碎,削弱其力量。
然而,当他提出迁都的想法后,立即遭到了群臣的一致反对,就连赵光义也亲自出面极力劝阻。
赵匡胤没有想到的是,文武大臣这么多人中,竟然没有一个站在自己这边,统统都跟赵光义保持一致意见,没想到二弟的势力已经这么恐怖了。
最后,迁都这事儿也在赵光义的极力劝阻下,只能暂时作罢。
赵匡胤当时还感慨了这么一句: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意思是说,如果以开封为都城,不出百年,庞大的军费开支就会耗尽天下民力。
百年之后,赵匡胤的这句话成为了现实,后来王安石变法、范仲淹变法等,都跟这件事有关联。
赵匡胤提出迁都,目的之一就是想打破赵光义在开封的势力体系,而赵光义本人对此更是心知肚明。
而且赵匡胤突然对赵廷美十分亲近,又将两个儿子推向前台,赵光义都是看在眼里的。
要是按照这个步伐继续走下去,他赵光义早晚有一天会失去权势,继承皇位这事儿就更不会实现了。
所以,我认为赵光义经过这些事情后,内心是十分恐慌的。
在这一年,他在恐慌中,为了保住权势,也为了夺取皇位,最终狗急跳墙,铤而走险,与太监王继恩联合起来,暗中毒死了赵匡胤。
并且在事后通过王继恩这条线第一时间知道了赵匡胤的死讯,并且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成功抢到了皇位。
而赵匡胤估计到死都没能整明白自己是被谁害死的。
他更不知道的是,自己死后,老婆和孩子以及三弟都被二弟残害,儿子和三弟无一人善终,老婆在死后还受到无礼对待。
造成这种悲剧的结局,其实赵匡胤本人是有失策之处的。
他如果能早一些察觉到赵光义的野心,早几年做准备,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赵匡胤死的时候,他的儿子赵德昭已经25岁了,都还没被封王,更别说太子了,三弟赵廷美也没受到重视。
如果赵匡胤哪怕能早5年去布局制衡赵光义,事情都有转圜的余地。
早5年的话,赵德昭已经20岁,完全可以推向前台,参与朝政大事,赵廷美也完全可以委以重任,对赵光义形成制衡,防止他一家独大。
这样的话,赵光义的势力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而赵德昭会在参与朝政大事中积累起政治声望,赵廷美也提前成为一股制衡赵光义的势力。
可惜的是,赵匡胤一直到976年才开始去做这些事情,可为时已晚,赵光义的势力已经盘根错节,尾大不掉,很难剪除了。
最后赵匡胤不仅没能削弱赵光义,连自己也暴毙身亡,两个儿子被赵光义害死,三弟也被逼死,老婆宋皇后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