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位序齿靠前但未参与夺嫡的皇子都有谁?他们为何不争储?

雍亲王府王妃 2023-12-14 18:06:43

康熙年仅8岁登基,69岁去世,在位时间长达61年。在位时间长自然后宫佳丽数量便多,仅皇后就四位,其他的妃嫔包括皇贵妃、贵妃、妃以及位份比较低的嫔位、庶妃等一共是61位。从康熙六年康熙的第一个皇子承瑞出生,一直到康熙五十七年康熙的最后一位皇子胤禐出生,康熙一生中一共有35位皇子出生。

虽然康熙皇子的数量多,但是夭折的也比较多,四岁及以下夭折的皇子不参与序齿,所以康熙的35位皇子中,真正参与序齿的只有24位。

康熙在康熙六十一年病逝时:

皇十五子胤禑已经30岁,但还只是一个光头阿哥

皇十六子胤禄28岁,也没有任何的爵位

不管是胤禑还是胤禄都是顺懿密妃王氏所生,王氏属于汉军旗,父亲王国正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虽然康熙宠爱王氏,但王氏的出身低微,所以她所生的两个儿子(还有一子康熙四十七年夭折)一直没有被封任何爵位。

作为光头阿哥自然没有实权,没有实权自然不能参与朝政事务的处理,自然便没有争储的能力。所以胤禑与胤禄从未参与夺嫡,在胤禄之后的阿哥出身都跟胤禄差不多,生母的出身低微,再加上尚且年幼,便更加不会有封爵的可能。

所以从皇十五子胤禑开始(包括胤禑)的阿哥全都没有参与康熙晚年的夺嫡之争,他们没有参与夺嫡之争的原因其实都是一样的:

一是没有爵位,手里没有实权

二是年龄相对来说比较小,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参与康熙晚年九王夺嫡之争最小的皇子是皇十四子胤禵,德妃乌雅氏所生的儿子,战功赫赫的大将军王。康熙病逝的时候胤禵已经34岁,正是建功立业的年纪,被父皇封为大将军王出征西北。也正是因为胤禵被封为大将军王,让八爷党再次兴奋起来(因毙鹰事件,皇八子胤禩彻底被康熙放弃),极力拥护胤禵坐上皇位。

但是历史的结局我们都知道,康熙的遗诏中所写的名字是皇四子胤禛,而非皇十四子胤禵。

从皇长子胤禔到皇十四子胤禵,一共14位皇子,但为何是“九王夺嫡”呢?

另外五位皇子都是谁?

为何没有参与争储?

01 未长大成人的两位皇子

在序齿靠前,但是未参与争储的五位皇子中,有两位早早便夭折了:

一位是皇六子胤祚:

胤祚是雍正的同母胞弟,生母都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乌雅氏是正黄旗包衣出身,在乌雅氏参加内务府选秀的时候父亲威武只是一个小小的护军参领,所以乌雅氏刚入宫的时候并非直接成为康熙的妃嫔,而是被分配去了佟贵妃(孝懿仁皇后)的宫里做宫女。

乌雅氏年轻漂亮,温柔端庄,佟贵妃便将乌雅氏推荐给了自己的表哥康熙。

佟贵妃是康熙亲舅舅佟国维的女儿,也就是后来的孝懿仁皇后,康熙非常宠爱自己的表妹。只可惜佟贵妃只生过一个女儿(夭折)后再无生育,康熙爱屋及乌,自然接受了表妹推荐的乌雅氏。乌雅氏被宠幸后便怀孕,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胤禛。

乌雅氏生下胤禛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册封位份,按照清宫的规矩:只有一宫的主位才能亲自抚养皇子公主,所以胤禛只能是别宫抚养。既然乌雅氏是佟贵妃推荐的,康熙便让没有子嗣的表妹来抚养胤禛。

虽然没有亲自抚养胤禛,但是乌雅氏却靠生育胤禛而被封为德嫔。

乌雅氏生性恬淡从不争宠,康熙还是很宠爱乌雅氏的。正因为得宠乌雅氏又接连生育五个皇子公主,皇六子是在乌雅氏被封德嫔的次年出生的,乌雅氏再次母凭子贵直接被册封为德妃。可见乌雅氏确实曾得康熙的盛宠,而且康熙给皇六子取了一个很不简单的名字。

“祚”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皇位,一个含义是福;不管是取哪个含义,都可以看得出康熙对皇六子的重视与喜欢。只可惜胤祚年仅6岁夭折,若是胤祚能长大成人的话,或许真能得到康熙的重用。

另一位是皇十一子胤禌:

胤禌的生母是康熙的宠妃宜妃郭络罗氏,宜妃跟德妃一样,都是康熙朝四妃之一。不过宜妃跟德妃的得宠还不一样,德妃的得宠是一时的,会“色衰而爱驰”,但是宜妃不一样。

郭络罗氏跟自己的亲姐姐郭贵人一起入宫成为康熙的妃嫔,亲姐姐在生下一个女儿后才被封为贵人,而且终其一生都只是贵人的位份。而郭络罗氏不一样,刚入宫便得到康熙的宠爱,而且入宫的次月便被封为宜嫔,此时的郭络罗氏并没有生育子女,连怀孕都没有,却直接被封为嫔,可见康熙是真的喜欢郭络罗氏。

在郭络罗氏生下皇五子胤祺两年后,康熙便将其册封为宜妃。

而且即便是郭络罗氏年老色衰之时,康熙仍旧非常关心宠爱郭络罗氏,是康熙“缱绻最深”的妃嫔。也正因为康熙格外的宠爱关心,让郭络罗氏行事有些张扬,以至于在雍正登基后被多次刁难。

胤禌是郭络罗氏所生的最后一个儿子,是在康熙二十四年出生。

可以说郭络罗氏不仅自己得宠,还先后为康熙生下三个儿子,成为后宫炙手可热的妃嫔。就连康熙东巡都住在郭络罗氏的娘家——三官保的家里,这可以说是莫大的尊荣,不是谁都可以求来的,而康熙在三官保家中住了两次。

从入宫开始,一直到康熙六十一年,郭络罗氏得宠长达45年之久,真正算的上是盛宠不衰。

郭络罗氏所生的三个儿子,皇五子胤祺与皇九子胤禟都长大成人,只有皇十一子胤禌年仅11岁便夭折了。早早夭折,自然便没有争储的可能。

但同样是宜妃所生的儿子,为何胤禟参与了夺嫡之争,而胤祺却没有呢?

这便是我们接下来的话题:

皇五子胤祺

皇七子胤祐

皇十二子胤祹

都是较为年长的皇子,也都先后被封爵位,为何没有参与争储呢?

皇五子胤祺

胤祺虽然跟胤禟一样都是宜妃郭络罗氏所生,但并非宜妃亲自抚养长大,毕竟胤祺出生的时候郭络罗氏的位份还比较低,并不能亲自抚养皇子。康熙便将胤祺交给表妹孝懿仁皇后抚养,不过孝懿仁皇后只抚养过胤祺一段时间。

之后胤祺便被带到了仁宪皇太后的宫里,由祖母抚养。

仁宪皇太后是康熙的嫡母,顺治帝的第二位皇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仁宪皇太后跟自己的姑母、顺治帝第一位皇后不同,是一位非常能隐忍、事事安守本分的后宫女子,也正因为如此顺治帝即便再想废掉其皇后之位,也没有合适的理由,更何况还有孝庄文皇后护着,顺治帝便更加不能再次废后成功。

有这样一位祖母抚养教育,胤祺从小便养成了淳厚善良的性格。

康熙三十五年,胤祺17岁的时候跟随父皇康熙一起出征准噶尔,康熙准许胤祺率领正黄旗;在胤祺离开京城后不久,他的庶长子弘晟出生。

康熙三十六年,胤祺正式大婚,嫡福晋是员外郎张保柱的女儿他塔喇氏。

康熙三十七年,剿灭噶尔丹以后康熙大封皇子,19岁的胤祺被封为多罗贝勒。

有了爵位意味着手里便有了权力,可以参与朝政事务的处理。

胤祺得益于自己的性格,一直得父皇康熙的宠爱,在康熙四十七年废太子胤礽后康熙大病了一场,在康熙身边伺候的便有胤祺,可见康熙对胤祺的信任。

康熙四十八年,胤礽被恢复太子之位后,胤祺被封为和硕恒亲王。

被封亲王的除了胤祺外,还有胤祺的两位兄长:皇三子胤祉与皇四子胤禛。

康熙五十一年,胤祺的庶长子弘晟被封为世子。康熙还赏赐了胤祺一座府邸,被封为“老五爷府”。一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逝,胤祺都稳坐亲王爵位。

哪怕是雍正登基后,雍正再为难胤祺的生母郭络罗氏与九弟胤禟,都没有牵连胤祺。在胤祺死后,雍正赐予谥号“温”,并且给了四个字的评价“秉性和平”。

皇七子胤祐

胤祐的生母是成妃戴佳氏,戴佳氏是包衣出身,刚入宫的时候只是一个正式封号的庶妃,即便是康熙十九年生下皇七子胤祐,也没有母凭子贵被晋封位份。一直到康熙四十八年才被晋封为成嫔,也没有举行正式的册封礼。到康熙五十七年,戴佳氏被晋封为成妃,在所有被册封为的妃嫔中,戴佳氏是资历最老、年龄最大、也是受封最晚的一个。

戴佳氏之所以受封如此晚,一是因为本身不得宠,二是因为戴佳氏生了一个残疾儿子。

也就是说胤祐从出生开始便是残疾,也正因为如此胤祐从出生开始便备受冷落。

而跟胤祐年龄差距比较小的几位皇子,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等都非常聪明,文武双全,只有皇五子胤祺直到九岁还没有学习汉语,略显普通,但是胤祉有仁宪皇太后抚养,自然也不会受到康熙的冷落。

与众位皇兄、皇弟相比,胤祐是最默默无闻的一个。

作为皇子,从刚出身开始便有残疾,这是胤祐无法改变的事实;就连康熙都考虑过要将胤祐直接过继自己的弟弟纯亲王隆禧(隆禧年仅19岁病逝,只有一子,但是夭折),好让胤祐能白捡一个现成的亲王爵位,得以安度余生;但是胤祐身残志坚,并没有颓废。

很快,胤祐便展现出自己的才能,靠自己的能力争得爵位,也让康熙彻底放弃了将其过继给弟弟隆禧的念头。

康熙三十五年,16岁的胤祐跟随康熙一起出征准噶尔,胤祐主动请缨带兵出战(可见胤祐残疾的并不严重),康熙便让其率领镶黄旗(上三旗之首)。胤祐虽然年幼但是对待将士们非常和善,所以将士们都愿意为胤祐誓死效命,胤祐因此在战场上立下不少功劳。

凭借战功,康熙三十七年,胤祐被封贝勒;

康熙发现胤祐有治军的才能,所以便一直让胤祐管理军务,也算是人尽其才。

康熙四十八年,胤祐被封淳郡王。

戴佳氏之所以能被封嫔,完全是因为儿子胤祐的缘故。

康熙五十七年,皇十四子胤禵被封大将军王出征西北。这一次康熙为了再次平定准噶尔,一下便调集10万大军,还从京城抽调了很多的将士,所以京城的军务无人管理。康熙便让胤祐负责管理京城军务,而且还是直接管理正蓝旗满蒙汉三旗军务,可见康熙对他的信任与重视

从康熙三十七年到康熙六十一年,即便是胤祐再手握重兵,自始至终一直独善其身,不曾参与争储,从未表示要支持哪位兄弟争得帝位。

康熙确实也没有看错人,胤祐在接管正蓝旗以后,便开始严厉整治军务,正蓝旗很快便有了极大的改观。虽然胤祐在管理军务上颇有成效,但是他为人低调,从不参与朝政之事。

正因为胤祐独善其身,得以善终。

皇十二子胤祹

胤祹的生母是定妃万琉哈氏,万琉哈氏是正黄旗包衣出身,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郎中。所以万琉哈氏刚入宫的时候跟胤祐的生母戴佳氏一样,都是没有封号的庶妃而已。而且万琉哈氏跟戴佳氏一样,哪怕是生下皇子也没有母凭子贵提升位份。

可见康熙宠幸万琉哈氏,不过是绵延子嗣的需要,并不喜欢万琉哈氏。

万琉哈氏一直到康熙五十七,才被封为定嫔;至于万琉哈氏的妃位,是雍正登基时册封的。

正因为万琉哈氏一直都是一个没有封号的庶妃,所以并不能抚养胤祹,胤祹需要别宫抚养。

恰好此时孝庄太皇太后去世,孝庄太皇太后的侍女苏麻喇姑伤心不已、悲痛欲绝,康熙便下旨让苏麻喇姑抚养皇十二子胤祹,胤祹得以在苏麻喇姑膝下长大成人。

按照祖制,只有一宫的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皇子公主。

而苏麻喇姑只是一个宫女,为何能抚养皇子呢?

苏麻喇姑虽然是孝庄的侍女,但是在宫里的地位很高,她历经五朝,不仅通晓满蒙文字,而且还亲自设计了大清的开国服饰。不仅如此苏麻喇姑还在多尔衮把持朝政时,帮助孝庄照顾年幼的顺治帝,而且还做了康熙皇帝的启蒙老师。

康熙将苏麻喇姑称之为“额涅”(额娘的意思),康熙的皇子公主则是称呼苏麻喇姑为“祖母”

单看康熙对苏麻喇姑的称呼,便可见苏麻喇姑在后宫的地位,比康熙有些妃嫔的地位都要高,自然有资格抚养皇十二子胤祹。

康熙四十八年,24岁的胤祹被封为贝子。

相对其他的皇子来说,胤祹的爵位是比较低的,毕竟皇七子胤祐被封郡王,皇五子胤祺已经是亲王。皇子们的爵位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可见胤祐的爵位低了不是一星半点。

而胤祹之所以能被封为贝子,也不过是康熙雨露均沾的结果。

不过胤祹得以从苏麻喇姑的膝下长大,受苏麻喇姑的影响,养成了不争不抢、为人低调踏实的性格,从未参与夺嫡之争,得以安稳度过了康熙朝。

被封为贝子,也就意味着胤祹有了参与处理朝政的资格,胤祹也慢慢的开始进入父皇的视野之中。不过胤祹一直都安守本分,在父皇的授意下办差,从不逾矩。康熙五十六年,康熙的嫡母仁宪皇太后病逝,康熙不仅让胤祹全权处理仁宪皇太后的丧仪,而且还让胤祹负责管理内务府的事务。

胤祹办事妥帖,得到了父皇的肯定。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让胤祹负责满蒙汉三旗军务;

康熙五十九年,康熙让胤祹负责康熙嫂嫂、和硕裕亲王福全福晋的丧仪;

康熙六十年正月,康熙下旨让胤祹陪同和硕雍亲王胤禛前往盛京祭奠三陵;

这年五月的夏至以及八月的秋风祭祀,康熙让胤祹代替自己前往

次年,仍旧如此。

可见到了康熙晚年,康熙已经非常重视胤祹。

只是胤祹的爵位并没有得到提升,雍正登基后,将十二弟胤祹封为多罗履郡王。雍正十三年,胤祹被晋封亲王。

胤祹一直活到了乾隆二十八年,78岁高寿而终。

结语

这五位序齿较为靠前的皇子,其中皇六子胤祚与皇十一子胤禌早早便夭折了,自然没有机会参与夺嫡之争。而皇五子胤祺、皇六子胤祐与皇十二子胤祹,不仅都活到了雍正或者是乾隆年间,而且在康熙朝时都已经被封爵位,甚至被封亲王,但都没有参与夺嫡之争。

原因其实很简单:

皇五子胤祺:从小便养在祖母仁宪皇太后膝下,再加上生母出身必掉低,即便是被封亲王也从未想过夺嫡。

皇七子胤祐:不仅生母出身低微,自己本身就有残疾,自然不会有夺嫡的心思;哪怕是到了康熙晚年手握重兵,也从未表示支持哪位皇子争夺帝位。

皇十二子胤祹:在苏麻喇姑的教养下,生性善良,不争不抢,哪怕是到了康熙晚年得父皇的重用也从未想过参与夺嫡之争。

这三位皇子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生母出身低

从小别宫抚养

生性恬淡、不争不抢

自然不会参与争夺皇位的斗争,独善其身,得以善终!

0 阅读:9

雍亲王府王妃

简介:我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喜欢读历史书,更喜欢畅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