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越南副主席黄文欢拒绝反华投奔中国,最终结局如何?

纵观历史2021 2024-06-20 00:17:25

黄文欢,胡志明的亲密战友,越南著名的革命人士,最后安息之地,在中国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越南的副主席,为何会埋骨中国呢?

黄文欢,出生于1905年,当时越南还是法国的殖民地,他从小他就目睹越南人民的艰难生活,很小就立志要救祖国。

14岁那年,黄文欢接触到胡志明的救国理念,很快就跟随胡志明的步伐,投入到革命洪流中。

胡志明最开始是在中国开展革命救亡运动,黄文欢因此在中国很多地方待过,中文流利,懂诗词,会写汉族,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

越南立国后,胡志明上台,越南亲中派掌权,中越关系亲密。中越在1950年就建交,越南国情积贫积弱,急需发展经济。

中国那时候也是一穷二白,对自己的朋友还是很慷慨的,给钱给物,派科技人员,给予所有力所能及的帮助。

黄文欢这时正好被派到中国做驻中大使,他虽是老革命,但是对外交事务一窍不通,周总理安排他上外交培训课,学习如何处理外交事务,他对此非常感激。

一个国家从来不是只有一种声音,胡志明掌权时期,对中国的感情是感恩,亲近,无视苏联的施压,一直跟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

胡志明去世后,黄文欢等亲中派被排挤打压,亲苏派黎笋掌权,逐渐将越南高层的亲中派踢出领导行列。

黄文欢有心继续跟中国友好,已经没有实权在手,且自身难保,黎笋早已派人严密监视他的个人行动。

越南国内在黎笋的有心煽动下,逐渐对中国有了仇视心理。1975年,越南盲目优越情绪高涨,渐渐地在中国边境地区开始挑衅。

中国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只用一个月时间,就占领越南20多个城镇,直接打到越南首都河内附近,宣布胜利,撤出越南。

经此一战,越南的嚣张气焰得到抑制,越南国内的反中情绪更加高涨,更有利于黎笋稳固政权。

黄文欢此时正被黎笋严密监视,越南的现状让他失望,他对中国的感情促使他有了到中国避难的想法。

当时,黄文欢一直在发高烧,医院检查发现他肺部有阴影,怀疑是肺结核。黄文欢申请到东德治病,此时他已是74岁高龄,黎笋批准后,黄文欢带了一个秘书,一个医生便出发了。

途经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转机时,黄文欢趁秘书不注意,自己乘着出租车到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

跟中国大使见面后,黄文欢提出到中国的请求,中国大使不敢擅自做决定,向上级做了汇报。

黄文欢就这样从巴基斯坦转道到了北京,受到我国领导人的热烈欢迎。

黄文欢刚到北京,发表了《告全国同胞书》,文中历数黎笋等对亲中派人士的迫害,高度赞扬越中友谊。

黎笋得知黄文欢逃到中国,气急败坏,直接撤销黄文欢在越南的一切职务,开除他的党籍,在黄文欢缺席的情况下,判他死罪。

这一切都影响不到黄文欢,他在北京做了手术,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身体健康好转。

黄文欢在中国度过十二年,1991年,在北京因病逝世。

按照黄文欢的遗愿,他的骨灰一分为二,一份回到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故土——越南;另一份则埋在他眷恋的第二故乡——中国。

为了更好地纪念这位越南斗士,我国将黄文欢的骨灰埋在象征革命斗士精神的八宝山公墓。

0 阅读:454

纵观历史2021

简介:一个历史自媒体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