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下的贺兰山

商贤老侯 2023-06-05 09:46:13

到了宁夏,才知道贺兰山在银川。

这次的宁夏之行有些偶然,严格说起来,我是借道兰州来到银川的。三年前,甘肃陇菜协会会长赵长安邀请我去兰州参加第二届甘肃美食文化节暨丝绸之路国际美食博览会。赵长安是我的北大同学,是我们的班长,因创造敦煌菜享誉甘肃餐饮界。除了邀请我之外,这次活动,他还邀请了其它四位同学。美食文化节仅搞了一天,第二天,大会组委会又组织与会人员前往临夏观光,从临夏回到兰州的当天晚上,我乘火车连夜往银川赶,打算去那儿观光。因第二天公司有重要事情处理,在银川我只能待一天。我包了辆出租车,从百度上搜了几个景点,便出发了。

贺兰山原来并没进入我的视野,它是因为岩画才被我选中的。贺兰山岩画名扬中外,独具特色,在它旁边,还建有韩美林艺术馆,张贤亮的西部影城离它也不远,三个景点凑在一块,既省路程又省时间,没有理由不去。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在那儿,我领略了贺兰山的独特风韵,感受到它给我带来的惊喜和震撼。

我是早上七点到的银川火车站,在火车站简单吃了点早饭,尔后叫上一辆出租车,赶到位于银川西北的镇北堡时接近十点了。因下午要去水洞沟,我接受司机建议,先去看贺兰山岩画和韩美林艺术馆,尔后看西部影城。从镇北堡转过一个弯,出租车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向西驰去,我看到,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泛着银光,很像一条巨龙,“那就是贺兰山!”司机对我说。“贺兰山”?它就是中学历史课本上多次提到的“贺兰山”?我耳边突然 冒出“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这两句诗来,记忆中,好像是初唐大诗人王维写的,这两句诗将贺兰山下古战场的残酷而又优美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我一边回味着王维的诗句,一边在脑海中继续搜寻着有关“贺兰山”的诗句,两只眼睛却一刻不停地眺望着远处巍峨的贺兰山。

冬日悬挂在空中,暖融融的阳光从南到北照耀着它,使得原本一片灰白的山脉显得更加明亮。“贺兰山怎么没有植被?是因为北方的寒冷吗?”我问司机。“也不全是”司机答道,“贺兰山是石质山地,石灰岩居多,树木很难存活。”司机边开车边把他所知道的有关贺兰山的知识讲给我听。

不觉间,车子靠近了山体。我能清晰地看到那一块块形状各异的岩石。它们有的直立着插入云霄;有的卧躺在峡谷中;有的则稳稳地端坐着。不管哪一种姿势,棱角都是那样得分明,峻峋而又冷峻,给人以荒芜、沧桑之感。按理说,它们给我带来的应该是萧杀和凄戚。奇怪的是,眼前的苍凉并没有给我这种感受,相反,它们却为我呈现出另一种美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感我说不清楚,但它给了我感官的刺激和心灵的震撼却是明晰而又巨大的。

下了出租车,我买好门票,向贺兰山岩画走去。沿途,我看到山沟旁站立着一排排白色的小树。开始时,我以为那白色是霜冻覆盖在枯叶上,仔细瞧,这些树叶并没有干枯凋零,上面也没有丝毫白霜,原来,它天然就是这个样子。如同贺兰山的瘦脊给我带来的不是凄凉,眼前一排排像是挂了白霜的小树给我带来别样的视觉享受,刚才那种震撼之感又一次涌起。

一晃三年过去了,贺兰山和山脚下那一棵棵顽强地站立在严寒中的白色的小树时常在我的眼面前浮现。我常常想,它们之所以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除了审美刺激外,它们还给我以精神的指引。我常常感到,贺兰山以及山脚下的那些像是披了层霜雪的白色的小树和我们民族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是否能够代表我们的民族气质我不清楚,但它不论身处多么严峻的环境,都能够顽强地存活并展示着独特的精神风貌,值得崇敬和赞美。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