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张立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国家能源安全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七部门《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宣传推广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加强跨行业间交流与沟通,推动技术对接与应用,加快先进适用机器人技术与装备在矿山规模化应用,助力矿山智能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7月23-24日,由中国矿山安全学会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国家能源集团陕西神延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机器人+矿山”产业协同推进方阵协办的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现场推进会在陕西榆林召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安全基础司监察专员陆南,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党组成员、总工曹佐勇,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赵杰,中国矿山安全学会副会长贺佑国,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宋晓刚,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李金村,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勇,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安全总监张龙生,华电集团煤炭产业部副主任董建立,中煤陕西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俊杰,中煤陕西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云峰,国能陕西神延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戈等出席大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发表重要讲话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协同机制,着力增强高端供给,持续加强推广应用,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推动智能装备创新发展,深化智能装备解决方案落地应用,完善标准、检测和认证支撑体系,大力推动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安全基础司监察专员陆南发表重要讲话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安全基础司监察专员陆南表示,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推动矿山智能化和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取得长足发展。下一步,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政策支持,完善顶层设计,促进矿山机器人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为矿山安全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要聚焦“减人增安提效”目标开展矿山机器人研发应用,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等科技攻关。要强化示范引领,加大推广应用,努力打造更多典型示范。
中国矿山安全学会副会长贺佑国,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宋晓刚,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安全总监张龙生分别致辞。会议由中国矿山安全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相桂生、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主任雷蕾主持。
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赵杰教授,中煤能源集团蔡峰,国家能源集团崔仲亚,中煤科工王雷、中信开诚裴文良等就机器人产业发展形势、矿用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等作大会主旨报告。
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会矿用机器人标准工作组(SAC/TC591/WG03)成立仪式
会议同时举行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矿用机器人标准工作组成立仪式。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李金村宣布工作组成立决议,并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安全基础司监察专员陆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宋晓刚共同为工作组揭牌。李金村表示:矿用机器人是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举措,成立矿用机器人工作组意义重大,TC591高度重视矿用机器人方向标准化工作,将全力支持工作组各项工作。
重庆凯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机器人质检中心主任赵赢入选工作组副组长并作发言,该司检测技术部部长、国家机器人质检中心副主任李本旺入选工作组副秘书长兼委员,并作《工作组筹建方案、章程和标准框架体系》工作汇报。会议审议通过矿用机器人标准工作组章程(草案)和标准体系(草案)。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分别赴中煤集团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大海则煤矿、国家能源集团陕西神延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西湾露天矿就矿用机器人典型场景进行现场参观。
在24日召开的全体会议上,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陕西神延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中钢集团山东富全矿业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慧拓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来自矿山企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围绕典型应用场景加强经验交流对接。
来自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制造及应用单位、矿山企业、矿山装备企业、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等300余人参加会议。
与会工作组成员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凯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中煤科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有限公司、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重工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太重智能采矿装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煤能源集团、华为矿山军团、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肥工大高科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苏州赛福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电海康无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易控智驾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迦自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九洲星熠导航设备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广州高新兴机器人有限公司、遨博(北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讯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张立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