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鬼”李贺仅活到27岁,可他短短的四句诗,却惊艳了后人千年

陋室文史 2024-06-26 15:11:56

李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是长吉体的开创者。也是玩转古老神话、传说的高手。

他巧妙地将这些神秘元素融入诗中,遣词造句既冷艳带着几分怪诞,伤感中还透露出一丝酷炫。

长吉体是唐诗审美转弯的代表,不仅晚唐的诗人们跟着学他的风格,就是后世也争相模仿。

其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四句诗,慕者如云,惊艳千年,被反复传颂引用。

一、落魄的宗室王孙

李贺一族原本是唐皇宗亲。可惜到了他这一代,家族虽然还挂着皇室的名头,可生活却早已没有了皇族的奢华气派。

李贺的父亲李晋肃,早年在洛阳做过边上从事。估计类似于秘书之类的工作,大小也算是个领导。后来在河南陕县升职当了县令。

他在任上不仅推崇礼治,而且还亲自整修了破旧的邵伯祠,而且很有心刻了个石碑记录一下。

李晋肃的才华也不是常人可比。当年,他和杜甫在湖北公安偶遇,一见如故,把酒言欢。

临别时,杜甫还特意写了首《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晋肃入蜀,余下沔鄂》送给这位二十九弟。

元和二年,李晋肃驾鹤西去,李家的经济状况就每况愈下。

李贺的老妈郑氏一直在昌谷老家,一个人拉扯大一女二子,女儿出嫁后,李贺兄弟俩开始出外谋生养家。

李贺曾写过一句诗,欲将千里别,持我易斗粟。

看这意思,千里送别去谋生,换取升斗之粮糊口养家,可见当时的李贺生活有多么艰难。

二、年少成名的神童

李贺身形细长,两条眉毛差点就连成一条线,十指修长如竹。活脱脱一个文艺青年的形象。

李贺七岁诗文已经写得飞起,而且擅长疾书说起他的创作习惯,那可真是不走寻常路。

别人都是坐在书桌前冥思苦想,他是骑着瘦马,带着小书童,四处溜达找灵感。这哪是写诗,分明就是诗和远方的现实版。

一想到好句,他立马就记下来,扔进书童背的小锦囊里,回家再慢慢整理。连饭都顾不上吃,他妈很心疼,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

相传贞元十二年,李贺的诗名已经传遍了京城。大文豪韩愈和皇甫湜一听这事儿,表示不服:一个七岁的孩子会写诗?别逗了!

于是,两位文坛大佬就这样登门造访。

一见到李贺,还真是个小屁孩。

可韩愈和皇甫湜也不废话,直接出题考验他。李贺倒也不怯场,向两位大佬鞠了个躬,然后就开始疾书。

一挥手就写下了那首流传至今的《高轩过》。诗里写道: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这一下子就把两位大佬给镇住了,这孩子真是个天才啊!

不过关于《高轩过》这首诗,经后人推测应该是他落地后韩愈和皇甫湜看望他时所做。

即便是当时一挥而就的是别的诗。

但韩愈离开时,邀请他到府上做客地热情,说明韩愈当场就被李贺的才情所折服,李贺由此成了大唐的网红诗人。

三、仕途失意的诗人

贞元廿年,年仅十五的李贺,与李益并驾齐驱,在京华名声大噪,可谓少年得志。

永贞元年,永贞革新失败。次年,在宦官和权臣的逼迫下,带病上岗又因病退位的唐顺宗驾崩。

世传他的死因很蹊跷,因此,这件事在刘禹锡、柳宗元等吃瓜群众的诗文中被疯狂暗示。

李贺的《汉唐姬饮酒歌》也暗讽这其中的猫腻。

元和三四年间,李贺写了《雁门太守行》献给韩愈,想着能借此提前出道,可惜他的父亲此时去世了。按当时习俗,他得回家守孝三年。

元和五年。韩愈发来好友邀请,劝他考取进士。那年冬天,他参加了河南府试,一首《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让他脱颖而出,年底就奔赴长安准备进士考试。

可是人红是非多,有些人看不惯李贺的风头,就拿他父亲的名字李晋肃说事,说晋和进士的进同音,这是家讳,不能去考进士。

尽管,韩愈特意写了一篇《讳辨》为李贺“强行洗白”,但李贺终究还是没能参加进士考试,这也为他后来的辛酸和贫困埋下了伏笔。

李贺告别了京城的繁华,回到昌谷,写下了《出城》这首诗。

同年十月,他又回到了长安,途经洛阳时,韩愈和皇甫湜还特意去看望他,安慰他落第的心情。李贺便以《高轩过》作答。

之后在洛阳的宅院里,他又与皇甫湜话别,写下了《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元和六年五月,他又回到了长安,经过宗人的推荐考核后,终于凭父荫得官,当了个奉礼郎的小官。

四、中唐诗坛的霸主

在长安的三年里,虽然工作、生活都不尽人意,但李贺却疯狂输出一系列揭露现实、抨击黑暗的诗篇。

就像清代姚文燮所说,他可是深深地戳中了当时社会的痛点,这一时期的近60首神作,也奠定了他在中唐诗坛的霸主地位。

李贺的作品,简直就是穿越到古代去吐槽黑暗社会的神器。从借古讽今到发愤抒情,他是一网打尽,啥都不放过。

在借古讽今的题材里,李贺是锐评社会黑暗面的高手。他早年在昌谷的家就挨着官道,对人民的苦难和统治阶级的奢靡看得一清二楚。

于是,他写下了像《汉唐姬饮酒歌》、《昆仑使者》这样的爆款诗篇,他借用历史故事,稳准狠地巧妙影射当时的政治事件,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观察力和批判精神。

说到发愤抒情,李贺又是满满的正能量。虽然仕途不顺,身体也不好,但他就是不抛弃,不放弃,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苦闷和抱负。

像《赠陈商》、《致酒行》这样的作品,简直就是心灵鸡汤。他的诗句里充满了豪言壮语,让人看了就突然觉得要燃起来了!

当然,李贺的脑洞可不止于此。

像《天上谣》、《梦天》这样的作品,简直就是视觉盛宴同时,他也没忘了科学精神,用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来打脸那些追求长生的统治者们。

除了这些,李贺的咏物诗也是一绝。他的想象力就像天上的云一样自由奔腾,用词瑰丽、句式奇峭得让人叹为观止。

六、英年早逝

在奉礼郎岗位上浑浑噩噩摸了几年鱼,升职加薪无望,调动关系也找不着北。

更糟糕的是,妻子又病逝了,这让李贺的心情简直跌到谷底。

元和八年的春天,心灰意冷的他告病回到了昌谷老家去“归卧”。但李贺可不是那种轻易躺平的人,他不知受了什么召唤,想在南楚或吴越之地一展拳脚。

离开长安时,好友无可和尚还为他写诗送行,祝他南游大展鸿图。

可“九州人事皆如此”,碰了一鼻子灰后,李贺只能灰溜溜地折回洛阳,跟亲友们道了个别,然后又回到了那个梦开始的地方长安。

不过,他并没待太久,便再次回到了昌谷“归卧”。

元和九年,经张彻推荐,让他去给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当幕僚,期间主要是处理公文等琐事。于是他辞去了那个无所事事的奉礼郎职位,开始了他的幕府生涯。

经过宜阳、洛阳、河阳,翻越太行山,穿越长平、高平,最终在那一年的深秋时节抵达了潞州。

元和十一年,北方藩镇嚣张跋扈,分裂势力愈演愈烈。郗士美平叛失败,病退到洛阳休养。而张彻也选择回到了长安。

李和眼看着前路无望,只好硬着头皮,带着病体再次回到了昌谷老家,开始整理自己的诗作。可惜没过多久,他就病逝了,年仅二十七岁,也有说法是二十四岁。

后来到了昭宗时期,韦庄想为他追赠进士和官职,本来进展顺利,但可惜宫廷生变,这件事最终也就被搁置了。

七、一些题外话

说到李贺的辞世,还有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传说。

据说,在李贺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做了一个奇异的梦。

梦中,天帝派遣了一位身着红衣的使者,邀请他前往天庭,为新建的白玉楼撰写铭文。

李贺在梦中听闻召唤,顿时泪流满面,这一幕被周围人亲眼目睹。而梦醒后不久,他便离开了人世。

这个传说,最初是由他嫁入王家的姐姐所述,后来被李商隐详细记载在《李贺小传》之中。

李贺去世前,把整理好诗集交由挚友沈子明保管。

可沈子明的随手一放,就差一点搞丢了。直到李贺病世两年后,遗作才被沈子明从床下翻了出来。

集贤殿学士沈子明完全可以自己动手给李贺的诗集写个序。但他却深更半夜不睡觉,跑去敲杜牧家的门,硬是把这写序的重任托付给了杜牧。

沈子明一副不靠谱的样子,但他对李贺的诗可是真爱,所以,他才会去找了一个最适合的人,写了这篇《李长吉歌诗叙》。

不但李贺的“鬼才”,在杜牧的这篇序文里被说透说尽,同时,也证明了沈子明终究没有被错付。

此后,李贺在诗坛圈粉无数。

李商隐、温庭筠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

宋人贺铸、文天祥,元人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等等……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结语:

中晚唐是大唐的大唐至暗时刻,权臣横行,奸宦当道,藩镇割据、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李贺一生都在抒发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却又在现实面前碰的鼻青脸肿。

李贺的鬼诗,总共只有十余首,不到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一,然而他却被人们称为鬼才、鬼仙,这些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应当怎样评价,也是一桩从古到今莫衷一是的笔墨公案。

总的来说,李贺的作品题材广泛、思想深刻、语言独特,亮点十足。

不仅展现了他的个人才华,更是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读起来真的是停不下来,让人欲罢不能。

所以,毛主席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惜乎死得太早了。

3 阅读:366

陋室文史

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