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爆炸真相大白?美国赚麻了,德国不再隐忍,首张逮捕令已发出

妍春谈趣事 2024-08-17 22:30:35

时隔近两年,美媒又曝出“北溪真相”,德国更是已经发出首张逮捕令,到底是真是假?

近日,美媒发表最新长文,透露2022年9月“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爆炸的“真相”。这并不是近2年以来,美媒首次爆料此事真相,但过去多次爆料,大多因缺乏可信证据,所以没有引起太大关注。为什么这一次我们要特地介绍呢?因此这次,有涉事国家已经不再隐忍,目前首张逮捕令已经发出。

“北溪2号”,是一条从俄罗斯经过波罗的海通往德国的海底天然气管道,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绕过了乌克兰。在俄乌冲突爆发以前,俄罗斯是欧洲的主要天然气供应国,这不仅为欧洲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也为俄罗斯创造了可观的收入,而俄罗斯绝大多数对欧洲输气管道都是要经过乌克兰的,这意味着俄罗斯不仅要持续供应乌克兰的天然气需要,更要为乌克兰提供一笔可观的天然气过境收入。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以后,俄乌关系恶化,普京也急需要一些能够施压乌克兰的筹码,“北溪2号”就此应运而生,“北溪2号”不仅每年能够输送多达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为俄罗斯的天然气收入赋能,更因为绕过了乌克兰,能够令普京随时叫停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所以在2021年因乌克兰执意加入北约而引发的乌克兰危机事发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普京之间最大的争议,就是有关“北溪2号”的争议,泽连斯基甚至曾同意适当减免俄气过境费,只希望普京能够停止“北溪2号”的建设和运营。

当然,以上争议,伴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都变成次要的。可是这并不表明“北溪2号”的意义就此消失。

事实上自打“北溪2号”出事后,国际社会立刻发起了调查,但讽刺的是,作为调查的主导者,一向以中立国自居的瑞典却在长达16个月的调查以后,于今年2月7号以“缺乏管辖权”为由停止了调查,一个月以后的3月7号,瑞典正式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

其实对于“北溪2号”爆炸一事,就算调查方三缄其口,但国际社会多少都猜得到,“北溪2号”不是横在路边的水管,而是在海底建设的能源供应管道,至少能够使用几十年,强度不会低,要制造爆炸,是需要一定技术支持的,一般的恐怖分子都未必能悄无声息地办到。所以不管怎么看,除了乌克兰,就属美英两国嫌疑最大,因为北约当中,就属美英和波兰对俄罗斯敌意最强,同时因为“北溪2号”直接涉及俄罗斯和欧洲尤其是德国的利益,波兰应该不会干这种事。

而本次美媒又援引消息人士曝出的所谓“北溪真相”,内容则有够令人大跌眼镜,美媒声称“北溪2号”事件竟然是在2022年5月也就是俄乌冲突爆发第四个月的一个夜晚,几名乌克兰高级军官和商人们聚在一起时,酒后头脑发热制定的计划,最终靠着一艘租来的小型游艇,载着包括平民潜水员在内的6名船员展开该行动,预算仅30万美元。

并且根据美媒说法,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批准了该计划,但因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获悉后要求停止,泽连斯基连忙向时任乌军总指挥扎卢日内下达该命令,但扎卢日内依然把计划推进了下去。美媒还煞有介事地表示,因为所有命令都是口头下达,所以没有留下书面记录。

根据相关媒体人透露,德国此时已经一纸逮捕令发往乌克兰,要逮捕参与本次事件的3名潜水员。

美媒说的可信度高吗?相信大家会立刻摇头,实在太儿戏了。如果说“北溪2号”此事刚刚发生,那么美媒这么说或许还有一定可信度,毕竟2022年5月正是乌克兰处境最艰难的时候,在那个时候乌克兰干出什么事都有可能,而且当时也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此事有美西方的参加,真有可能是乌克兰内部一小撮人头脑发热进行的。

但是时至今日,调查当中浮现的种种疑团早就表明真正的主谋不好惹,别的不说,瑞典为什么在正式加入北约1个月前宣告停止调查,理由竟然是“缺乏管辖权”,调查开始时怎么不说?

显然,这次美媒又曝“北溪真相”,德国还扮演出一副不再隐忍的姿态,甚至首张逮捕令都已经发出,都不过是一出戏而已,目的不过是维护真正的罪魁祸首。

真凶是谁?相信大家都已经有了答案,就如我们刚才所说,破坏“北溪2号”是需要一定技术支持的,而且,在俄乌冲突以前,除了乌克兰,最痛恨“北溪2号”的就是美国,美国一直将“北溪2号”视为俄罗斯总统普京用于拉拢欧洲的地缘政治工具,“北溪2号”被破坏,意味着俄罗斯和欧洲的能源贸易发展会受到阻碍,再加上俄乌冲突的影响,欧洲和俄罗斯的关系修复难度会加大。

反观美国不仅得以继续捆绑欧洲,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企业也会因此“赚麻了”,在这个时候,“北溪2号”爆炸真正元凶的身份,咱们已经呼之欲出了。

0 阅读:136
评论列表
  • 2024-08-18 00:00

    德国人已经没有骨气了。

妍春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