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关于晚清的冷知识,看完涨知识了

包包说过去 2024-05-26 06:03:31

晚清时期,大清王朝遇见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引发了无数鲜为人知的事情。

1,赵烈文是曾国藩的幕僚,有一次他在巡视湘军的时候发现樟树营士气懈怠管理混乱,告诉曾国藩,樟树营这种状态,遇到战斗肯定会败。

曾国藩不信,把赵烈文气刚要走,樟树营被打败的消息就传来了。这件事让曾国藩对赵烈文佩服至极,把他留在身边当做心腹。

1867年,曾国藩和赵烈文两个人谈了一下大清还有多长时间灭亡。赵烈文认为,也就50年内吧。44年后大清被推翻,再一次验证了赵烈文的预测能力。

2,太平天国占领南京之后,当时的英国派人前往南京和太平天国谈判,并带去了中文版的《南京条约》。英国的意思是支持太平天国打败清朝,然后太平天国遵守《南京条约》,保障英国在中国的利益,没想到太平天国连《南京条约》都不承认,还把英国人称为英夷,英国最终还是选择跟清朝合作,打败太平天国。

3,曾国藩虽然手下也有洋枪队,但是他非常厌恶西洋的奇技淫巧,并且告诉他的弟弟曾国权,鸟枪才是军事作战中的根本,千万不要把胜负依托在洋枪洋炮上。

曾国藩建立的安庆内军械所,一开始就是修理鸟枪和虎尊炮的。

4,1861年,英国海军提督何伯与参赞巴夏里前往天京,和洪秀全直接谈判。此时太平天国已经岌岌可危,英国人希望通过支持洪秀全平分大清。洪秀全不仅拒绝了英国人的要求,还说:我征中国,欲享全图,事成平分,天下失笑。如不成,反而引鬼入邦。

再次拒绝了英国人。

5,容闳是第一位在耶鲁大学毕业的华人,后来他的大儿子也考入了耶鲁大学。

容闳上学期间拿不出学费,佐治亚州萨凡纳“妇女协会”的成员还给他捐过钱。他还在一家寄宿俱乐部当过管家,在一个辩论社当过图书管理员。

容闳于1854年在在耶鲁大学毕业,取得文学学士学位。回国时正赶上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他前往南京面见洪秀全,希望太平天国能够按照他的想法改革,并提出“治国七策”。

1863年,对太平天国失望的他找到曾国藩,参与了洋务运动的官费赴美留学生的项目。

6,很多人奇怪,为什么大清第一次外派留学生选择的是美国?

原因有二:

1,1868年两国签订了《蒲安臣条约》,其中有一条规定两国公民可以到对方的公立学校上学,当时大清没有和其他西方列强有此条约。

2,推动赴美留学的容闳就是在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在看到当时美国借助第二次工业革命快速发展的时候,容闳建议留学生去美国。

3,西方大国中,只有美国有大量华人在这里生活,比较有利于赴美留学生快速适应当地社会。

1872年,第一批30名赴美留学幼童抵达旧金山。

7,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哈德福城居住期间,周围就有很多寄宿的赴美留学生,马克.吐温的女儿和这些来自遥远东方的留学生年龄相仿,经常和他们一起跳舞。这让马克吐温对中国人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影响到了他对中国的看法。

8,鸦片战争结束之后,虽然宁波和上海同样是通商口岸,但是敏锐的宁波人清楚,上海的发展在未来将会远超宁波,所以纷纷北上。

1859年,宁波人吴熙当上上海道台之后,宁波帮盖过广东帮,一时风头无两,迎来发展高峰。

到清末,生活在上海的宁波人已经高达40万。

9,清朝的第1条铁路修建于1876年,由英国人建造,铁路的始发站是上海的闸北终点站,是吴淞口全长14.5公里。

在遥远的英伦三岛,早在1871年的时候,就已经修了2.4万公里铁路。每年通过铁路运输的物资超过1亿吨,乘坐火车的旅客达3亿人次,火车已经成为英国人远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10,第2条铁路修建于1881年,这条铁路全长9.2公里,为李鸿章下令修建,始发站唐山,终点站胥各庄,目的是为了把开着煤矿的煤运出去。

为了修这条铁路,李鸿章可是费了老大劲。因为当时清廷认为,修建铁路会破坏风水。

11,慈禧第1次乘坐铁路的时间是1901年冬天,当时清朝已经和八国联军签订了《辛丑条约》,京城已经安全了,慈禧从西安返回京城的时候,在石家庄站上车,经卢汉铁路回京城。

慈禧发现,铁路既快速又稳当,乘坐还舒服,比坐轿子坐马车爽多了。

于是,为了方便去清西陵祭祖,命令袁世凯以60万辆白银的造价,修建了一条从高碑店到易县梁各庄的全长42.5公里的一条铁路专线。

12,中国的第1张股票诞生于1873年,就是李鸿章成立的轮船招商局。

当时朝廷手头没钱,就借鉴西方早已经成熟的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成立招商局。

(轮船招商局股票)

到1876年,轮船招商局共有资产420万两白银,轮船27艘。

13,清朝在组建北洋水师的时候,对这支舰队给予了厚望,体现在工资上就是远超普通士兵收入。

一名一级水手,月工资10两白银;如果是一等炮手,月工资是20两;电灯兵月工资是30两,即使岸上的杂役也能达到3两月工资。

作为对比,同时期清朝的七品武官把总的月工资才是3两,只有北洋水师岸上杂役的水平。

14,清朝后期海关总税务司先后有三个英国人担任。

第一任,李泰国。

1855年至1863年间任清朝政府首任海关总税务司。

他是英国肯特郡人,父亲曾担任英国驻厦门领事

第二任,赫德。

1863年至1908年间任清朝第二任海关总税务司—他是英国北爱尔兰人,生于一个小商人之家。

第三任,法兰西斯·亚瑟·安格联。

在1908年之后接任赫德

他是英国斯卡布罗人。

最著名和在海关任职时间最长的就是赫德。

15,汉阳钢铁厂是张之洞于1891年主持兴建,耗资500万两,1894年投产,是亚洲首家现代化钢铁企业。到清末做到了年产钢7万吨,钢铁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0%!

以上!

0 阅读:33

包包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