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并不普通,科学家发现:只有百万分之一的星系和银河系类似

星空承载梦想 2024-11-04 09:03:30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深度长文,希望您能够认真看完,感谢您的支持!

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从人类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奥秘,现在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很快,当人类走出地球之后,人类才发现宇宙的浩瀚,在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天体,比如说恒星、彗星、小行星,中子星、白矮星、黑洞等等,我们的地球只是其中的一颗行星,不过地球这颗行星最大的优势就是诞生了生命,生命的出现给地球增添了很多色彩,尤其是人类出现以后,解开了地球上很多的奥秘,现在科学家已经对宇宙有了大概的了解,而且现在我们知道,地球属于太阳系中,太阳系属于银河系当中,银河系的发现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经历了很多科学家不断探索和研究。

在古代不同文化对银河有着各种想象和称呼,我国古人将其称为是天河,在古希腊,它被称为是milky way,后来哥白尼的宇宙体系中,最外层是恒星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对星空的理解,不过这个时候,人类还没有对银河系正确的认识,在1610年的时候,伽利略首次利用望远镜观测银河,发现银河是由大量恒星组成的,这是人类开始研究银河系的最初一步,打破了人类对银河的传统认知,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8 世纪末,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自制望远镜观星。他把天空划分成面积相等的区域,逐个观测并计数每个区域里的恒星数目。经过多年观测,他发现越靠近银河平面(即现代所谓银道面),天空单位面积内的恒星数量就越多,而与银河平面相差 90°的地方(即现代所谓银极),单位面积的恒星数量最少。

对此,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太阳系位于这个天体结构的中心附近,朝向垂直于透镜平面的方向看去,星星少,朝向着透镜平面的方向看去,星星多,由于这个方向过于密集而无法将其区分来,所以形成了云雾状的白色光带,之后进入20世纪后,随着人类观测技术的提高,人们对银河系的认识逐渐深入,科学家通过各种观测手段,比如说射电望远镜、红外望远镜等,对银河系的结构、组成、演化等方面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现在人类已经对银河系有了大概的认识,银河系的形状像一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银盘是银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厚度大约是1.35千秒差距(大约4000光年),俯看像一个大漩涡,有四条螺旋状旋臂从中间伸出。

这四条主要的旋臂分别是猎户臂、英仙臂、人马臂和天鹅臂,我们的太阳系就位于猎户臂的内边缘,不过银河系实际上并不是完全平坦的,它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和变形,银河系的等光直径大约是26.8+-1.1千秒差距(约87400+-3600光年),有研究表明,如果算上暗物质区域,其直径可能会更大,最近的模拟显示,包含暗物质的区域可能延伸到直径近200万光年(613千秒差距),银河系中恒星的种类繁多,包括红矮星、白矮星、中等质量的恒星、超巨星等,其中红矮星是最常见的一种恒星,它们的质量只有太阳十分之一左右,寿命也非常长,可能达到了数十亿年之久,白矮星是一种质量较小、体积较小、温度较高的恒星,是恒星演化的最终阶段之一。

超巨星是一种非常大质量的恒星,它们的质量可能是太阳的几十倍,寿命很短,只有几百万年左右,关于银河系的形成,在科学界有几种说法:

1、坍缩说: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早期,宇宙中充满了高温、高密度的基本粒子和原始气体,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和冷却,这些原始气体逐渐聚集形成了巨大的气体云,在引力的作用下,气体云开始坍缩,当气体云的密度和温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核聚变反应被点燃,恒星开始形成,最早形成的恒星分布是比较混乱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恒星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使得它们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这就是银河系的雏形,在这个过程中,气体云不断坍缩和分裂,形成了更多的恒星和星团,银河系的规模也慢慢变大。

2、并合说:宇宙中存在众多小星系,他们在引力的作用下会相互靠近并发生碰撞和合并,银河系在其演化过程中可能和其它星系发生了多次合并事件,这些合并事件为银河系带来了大量的物质和恒星,丰富了银河系的物质组成,同时也改变了银河系的结构和动力学特征,合并后的星系慢慢融合,形成了更加庞大的银河系。

3、共同形成说:这个说法认为,银河系是和宇宙中的大尺度结构共同形成的,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物质分布存在微小的不均匀性,这些不均匀性在引力的作用下慢慢形成了星系团、星系以及星系内部的各种结构,银河系作为宇宙中的一部分,其形成和宇宙的整体演化有很大关系,总体来说,银河系的形成可能和多种因素有关系。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我们的银河系并不是普通的星系,它拥有独特的旋臂结构,它是一个棒旋星系,拥有明显的旋臂结构,这些旋臂就像是从中心向外伸展的巨大手臂,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年轻恒星、星团和星际物质,恒星在旋臂中形成和演化,使得旋臂区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然而宇宙中漩涡星系的形态主要分为宏象、多旋臂和絮状三种旋涡结构,在类银河系的多旋臂星系中,四条旋臂从内到外的形态是非常罕见的,而银河系正是这种比较特殊的形态,在银河系内部,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空洞,这里的物质密度比其他地方都低,这可能导致相比空洞意外的地方,银河系的温度、活跃性较低,没有特别剧烈的星际活动。

银河系内存在一个巨大的空洞,它被称为GD-1,和宇宙中的其他空洞不同,GD1空洞内部原来是有恒星的,因为它就位于银河系的恒星群内,但在一种人类尚不了解的神秘力量作用下,这个原本充满恒星的地方出现了一个直径数十光年的大洞,原来位置的数百万颗恒星不知所踪。在宇宙中存在大大小小很多空洞,这些空洞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目前科学家正在积极的研究当中,在银河系的中心区域,存在一颗440万倍太阳质量的超级黑洞,人马座A*就位于此处,黑洞是由于物质坍缩引起的一种极为致密的天体,其引力非常强大,甚至连光线都无法逃离,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当物质坍缩到一定程度时,形成了一个无法逃逸的引力陷阱,就是黑洞。

黑洞的表面被称为事件视界,也被称为是黑洞视界,一旦物质越过事件视界,就无法逃离黑洞的引力,黑洞的形成有很多种,一般来说,大质量恒星在它们耗尽燃料后坍缩而成,质量通常在3-100倍太阳之间,不过向银河系中心的黑洞不可能是恒星死亡以后形成的,在宇宙早期,由于原初物质的不均匀分布,某些区域可能会发生引力坍缩,形成质量非常大的原初黑洞。当星系合并时,星系中的黑洞也可能会合并,合并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会影响黑洞的运动和质量增长。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模拟了10亿光年范围内数百万星系的演化,并考虑到银河系周围个别特殊的环境,将这些环境的数据也精确到了模拟的星系中,结果显示只有百万分之一的星系表现出了和银河系一样的特殊性。

虽然银河系在宇宙中非常特殊,不过它也不可能一直存在,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在几十亿年之后,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碰撞,然后形成一个新的星系,据推测,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将会在45亿年之后发生碰撞,不过有一些科学家认为,碰撞已经开始了,仙女座星系的外围晕已经和银河系的外围晕有了重叠,仙女座星系的晕非常大,外缘距离星系主题平均达到了130万光年,局部甚至达到了200万光年,而仙女座星系和银河系二者主体的距离只有250万光年,所以仙女座星系的外缘已经越过了两个星系的中线,通过对遥远类星体的光经过仙女座星系晕时的变化进行观测和分析,能够证实这种晕的重叠和相互作用。这意味着在星系的外围结构上,两个星系已经开始了接触,尽管这种影响在宏观上并不明显。

不过真正意义上两个星系主体部分将会在几十亿年后才会发生,目前科学家通过计算得出,仙女座星系正在以每秒120千米的速度向银河系接近,大约在37.5亿年到40亿年之后,两个星系的主体部分会相遇并且开始碰撞,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如果这两个星系碰撞,对地球会不会有影响?对此科学家认为,并不会对我们的太阳系产生影响,因为宇宙空间非常空旷,而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空间也是非常巨大的,现在我们都应该知道,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比邻星距离我们有4.2光年,如果把太阳看成是一个硬币的话,那么最近的比邻星距离太阳都有700公里,所以在发生碰撞时,这两个星系只会彼此穿过,恒星的撞击只会是极小概率的事件。

在此之后,它们会在引力作用下多次“彼此穿过”,其主体结构也将在此过程中分崩离析,而这也意味着这两个星系的毁灭,不过在此之后,一个新的星系又会重生,我们可以将其称为“银河-仙女星系”。不过两个星系中心的黑洞将会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质量的黑洞,整个碰撞融合的时间可能会持续几十亿年,首次碰撞接触时两个星系中间的超大质量黑洞可能并不会直接相撞,之后它们甚至可能会相互缠绕。这个过程中,由于强大的引力会使整个时空不断波动,形成引力波传遍整个宇宙。如果人类文明能够发展到那个时候,那么人类就能够亲眼见证这个奇迹,不过对于人类来说,这个时间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毕竟人类文明到现在只有短短几千年,人类进化也就几百万年。

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和宇宙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宇宙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神秘,虽然现在人类对银河系有了大概的了解和认识,但是银河系作为宇宙中最古老的星系之一,它隐藏着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奥秘,如果人类能够解开银河系的奥秘,或许人类就能够解开宇宙诞生的奥秘,这是人类从走出地球之后,一直都希望实现的,小编认为,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类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只要人类能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未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解开宇宙中更多的奥秘,到时候我们就能够知道银河系中更多的奥秘,小编希望人类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5 阅读:68

星空承载梦想

简介:本人爱好天文,擅长写科学领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