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文中所说的贝碧嘉的结构整理会对最终的强度和路径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目前时间已经过去大半,从今日早上9点的可见光云图可以看到,底层环流中心完整,没有出现预期中多个中心混战的情况,这对于一个季风槽出生的热带系统来说并不容易;但同时,其西侧的冷涡比预期要强了太多,把贝碧嘉向北推的同时也把中高层干冷空气一股脑注入了贝碧嘉的核心环流中,12日白天一度建立的云卷风眼已经完全被破坏,目前的贝碧嘉拥有完整的底层环流中心LLCC配上基本上不存在的中高层环流,用俗话就是这个热带气旋裸露在外,强度在昨晚出现明显下降。今日白天,贝碧嘉对流已有所恢复,底层结构正在恢复中,但仍然受到垂直风切的影响,对流被切离。
对于未来登陆地而言,这是关键性的减弱,考虑到还有48~72小时贝碧嘉就要登陆了,几乎所有数值都大幅调低了其巅峰强度,目前数值预测在强台风下限-台风上限之间,华东沿海可以不用担心出现一个新“摩羯”带来极端灾害,中央气象台也不再预报其以超强台风强度登陆的可能性。
预计,“贝碧嘉”将以每小时3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14日夜间穿过琉球群岛移入东海东部海面,15日前后转向西偏北行,逐渐向华东沿海靠近,并将于16日凌晨至上午在江苏南部到浙江中部一带沿海登陆(台风级或强台风级,13-14级,38-45米/秒),之后强度逐渐减弱。 ——中央气象台
但同样的也是由于冷涡过强使得路径北偏严重,无论是气象部门的主观预报还是数值数值(下图1)包括各大AI(下图2)都在逐步将登陆点北移,贝碧嘉的登陆点将更将靠近杭州湾,对于宁波、杭州、上海一带的影响反而可能比原先预期的强台外围要大,上海有可能成为贝碧嘉的第二次登陆甚至是第一次登陆地,风雨影响大。
从云图观察,贝碧嘉现在从某种角度说很类似温带气旋的结构有完整的干湿锋对应冷暖锋,甚至发展出了一点类似温带气旋锢囚点的结构(锢囚点附近高层云系与悬臂结构脱离),由此可以判断季风尾将会脱节,未来季风水汽带来的能量供应将逐步减弱也即断尾。但贝碧嘉本身已经没有高层结构,留下的LLCC未来相当有可能会以一个类似温带气旋变暖的形式发展成一个小环流的构架,同时贝碧嘉也马上要越过海水热焓相对较低的一片区域进入昨日提及的黑潮暖流区,东海和琉球附近极高的海温将给贝碧嘉足够能量发展提供足够的能量,配合高层从现在到登陆都毫无问题的流出环境(完整的高空反气旋带来流出依然还在),贝碧嘉至少将在东海达到台风强度,只是结构可能会看上去很奇怪,前提是能在12小时或更短时间内将冷涡带来的干冷气团从它的核心驱逐出去,指标是什么时候看到核心和核心的东南方干冷气团控制区出现了对流发展,什么时候贝碧嘉就要开始真正的增强过程了,而这个时间点也决定了它能到达的最终强度。
在黄海一带,14日后期到15日起副高西脊会有一次明显的西伸加强过程,同时北侧的西风槽比较平是一个弱的暖脊结构,之前预测可能出现的贝碧嘉在长三角以东急转向北或东北走的情况预期已经不太会出现,但副高西伸一般从对流层中层附近开始,一般而言,台风中心气压越低(强度越强),引导其路径的高度也就越高(台风强度一般使用500hpa,强热带风暴用700hpa)。
所以如果贝碧嘉能卡在底层副高西伸前以一个较弱强度(强热带风暴级)进入东海的话其后续路径会偏北,而如果以一个中等强度(台风级)进入东海的话,路径会偏南一些大概率象山-舟山附近,至于以强台风或以上强度进入,那贝碧嘉甚至可能卡住副高东海北折,但这种可能性非常低。
基于此,强度方面今日深夜之前是贝碧嘉排出干冷气团修复核心的关键期,关键观察点是核心东南区域有没有明显的对流发展或者核心有没有建立稳定的对流塔,而14日~15日中午既进入东海前后是再次增强的关键期,这决定了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将遭遇是那么。路径方面14日夜间从冲绳岛到奄美大岛之间通过的概率几乎100%,之后强度如果偏强则路径反而会偏南到玉环-舟山一带,如果强度偏弱则会北偏到杭州湾甚至更北,但如果强度特别强的话,要看副高西脊是否能压制住贝碧嘉,登陆点需要届时根据变压情况判断了,我们会继续关注其发展。
该到普陀山神秘力量出手的时候了,强度不需太大,降温下点雨就行[呲牙笑]
咱上海有震慑台风之宝明珠塔[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准备明天去杭州玩,跪求台风🌀晚点儿来,晚一天就行[作揖]
薄怎么写[狗头]
卑鄙家
冷空气f干翻台风
江苏南部有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