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东汉末年是一个乱世,因为各地州牧或者郡守充满着野心,拥兵自重。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抢地盘,导致民不聊生。完全可以说,在当时,很少有忠心于汉室的人,他们都只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奋斗。
在我看来,从黄巾之乱后一直到三国建立,这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真正心系汉室的人只有三个半,他们是真的在为复兴汉室而努力。
曹操属于半个别看曹操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杀害汉献帝的皇后以及贵妃,但是年轻时期的曹操绝对是一个汉室忠臣。
在刚入仕的时候,担任洛阳北都尉的曹操就想要整治当地风气,设立五色大棒,还将当时汉灵帝宠臣蹇硕的叔叔蹇图处死。这也导致他被免去官职。
中平元年,黄巾之乱爆发,曹操作为骑都尉随皇甫嵩镇压叛乱,真正开始在乱世之中崭露头角。后来,汉灵帝为了分大将军何进兵权,设立西园八校尉,曹操被任命为典军校尉。
这个时期的曹操因为人微言轻,根本无力改变大汉。
在董卓掌控朝廷后,曹操号召天下诸侯讨董。当时,各路诸侯为了保存实力,基本没有与董卓军交战,只有曹操与孙坚曾与董卓军交战。这也让曹操看清了诸侯的真面目,同时也明白乱世已经到来。此时的曹操还没有完全丧失复兴汉室的心愿。
后来,曹操在兖州站稳脚跟,实力不断扩大。不久后,采纳麾下谋士的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
最初的时候,曹操对皇帝还是非常尊重,也是一心为了大汉的复兴而东征西讨。但是随着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皇帝的各种小动作,曹操也明白自己做不成汉室忠臣了,但是他至死也没有迈出最后一步。
曹操的志向一直都是做大汉的征西将军,只可惜事与愿违。到后来,已经是身不由己。
荀彧荀彧是曹操势力壮大的最大功臣。在曹操成为兖州牧后,荀彧就投入其麾下。在与曹操君臣几十年间,一直都是作为管家,为曹操打理大后方。
随着曹操地位的不断提升,荀彧很清楚曹操与皇帝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从小接受忠君思想的荀彧一直致力于汉室的复兴,同时他又不想与曹操关系变差,因此一直在中间进行调和。
到了建安十七年,曹操被授予公爵加九锡,忠于汉室的荀彧十分痛苦,他也已经明白汉室的最后的下场,但是他就是不愿意承认。因此,他开始逐渐走到曹操的对立面,反对曹操加九锡。
但是这根本阻止不了,最终忧虑而死。
关羽关羽作为刘备麾下最得力的大将,一直跟随刘备南征北战。在刘备入川后,关羽负责镇守荆州。在刘备称汉中王后,为关羽加官进爵,被授予前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北伐,因为东吴背后偷袭,导致后方丢失,关羽兵败如山倒,最终被害。
关羽的一生,一直对外宣称自己为汉寿亭侯。但是这个爵位是关羽在曹操麾下的时候,他帮助曹操解白马之围后,曹操帮其讨来的爵位。然而,这确实是朝廷实实在在封赏的爵位,由此可见,关羽对于汉室的忠心。
其实,刘备后来也是想提升关羽的爵位,但是一直都被关羽拒绝。可能在他看来,汉寿亭侯才是官方的爵位。
诸葛亮诸葛亮与东汉朝廷关系并不大,但是他对于汉室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因为终其一生,都在为复兴汉室而奋斗。
随着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就一直为复兴汉室而努力。他事事亲为,对外结好孙权,对内发展国力,而后又亲自平定南蛮。一切准备就绪后,从建兴六年开始,一直到建兴十二年,几乎是年年北伐,就是为了复兴汉室这个梦想,但是最终没能成功。
因为这件事,诸葛亮可谓是耗费一切,完全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在五丈原病倒,不久后就离世了。
在我看来,以上几人就是东汉末年真正忠于汉室的人物。然而,在当时那个时代,复兴汉室终究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