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评|低空经济: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消费日报 2024-06-13 10:12:50

近日,《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根据《方案》,广州将建设第一个跑道型通用机场,新建5个以上枢纽型垂直起降场、100个以上常态化使用起降点。到2027年,广州低空经济整体规模达到1500亿元左右,推动广州成为国内首个载人飞行商业化运营城市。不仅如此,四川、湖南、江苏、海南等地从政策创新到基础设施建设,都在积极探索低空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是有望达到3.5万亿元。低空经济为什么这么热?为什么被视为加速新型生产力形成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支撑?

正如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空天信息研究室副主任周钰哲所言:“低空经济与新型生产力的本质高度契合,它代表了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突出体现。”众所周知,低空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航空技术、无人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的进步,作为一个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产业,低空经济具有高科技、多融合、强带动等鲜明的产业属性。通过研发和应用新技术,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国家的科技竞争力。

更直观地看,低空经济包括通用航空、无人机应用、空中旅游等多个领域,显而易见,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制造业、服务业、物流业等,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另外,利用低空空域进行物流运输、巡检、测绘等,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特别是我国有不少偏远和交通不便的地区,低空经济能够提供高效的运输和服务解决方案。

从人民生活角度来说,低空经济也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低空经济在医疗急救、灾害救援、环境监测等公共服务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快速反应和高效覆盖能力能够显著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改善公共服务;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将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包括制造、运营、维护、培训等多个岗位,促进社会就业和收入增长;通过低空经济的发展,能够改善偏远地区的交通和物流条件,促进城乡和区域间的均衡发展,缩小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日常生活中,低空经济能够提供多样化的生活服务,如空中旅游、短途运输、快递配送等,提升市民的生活便利性和体验感。

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纳入国家规划,短短几年,从现代城市的外卖配送、观光旅游,到广袤乡村的电力巡检、农业植保,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赛道,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肖睿平

0 阅读:1

消费日报

简介:立足消费领域,依托轻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