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越南难以发展最大原因:西方国家的阳谋,除了中国都无法破解

春儿聊世 2024-10-04 21:32:32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发展中国家寻求经济腾飞的愿望往往与发达国家的既定利益发生碰撞。印度和越南作为新兴市场中的佼佼者,本应具备快速发展的潜力。

但这两个国家的工业发展却屡屡受挫,经济增速长期低于预期。原因何在?

部分答案可以追溯到西方国家精心设计的“阳谋”。而这一切的源头正是许多人都想不到的环保约定,因为要环保所以很多政策不能推进,听着像是爱护了环境,但是在其背后却是不公平的限制。

自21世纪初,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西方国家开始倡导“碳中和”,试图通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限制全球变暖的加剧。

表面上看,这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全球性倡议,然而,深层次分析不难发现,碳中和政策不仅仅是一种气候行动,它更遏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

印度和越南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这两个国家在过去的十几年,不断受制于碳中和的全球承诺,导致它们的工业发展停滞不前,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而这不光制约了他们的经济发展,更是让他们想要好好发展都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最严重的是,每到夏天,还会因为供电不足而热死人。

越南是一个发展中的工业化国家,因为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偏低,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工厂落户。但是受到碳中和的制约,即便是想要发展,国内的电力供应也很困难,这就导致了工业发展形成了一个死循环。更为严重的是,随着这些年用电量的逐渐增加,时不时就面临停电的困境,使得企业的发展始终有困难。

电力是现代工业的生命线,现代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电。没有足够的能源支持,任何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实现高速发展。

西方国家以环保为理由,限制越南继续依赖煤炭发电的能力,越南因此陷入了能源困境。

与越南相比,印度的情况更为复杂。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的能源需求巨大,但碳中和政策的压力让印度的工业化进程举步维艰。

印度的电力供应同样严重依赖煤炭,然而,随着全球对碳排放的限制日益严格,印度的煤炭供应不到位,很多时候不得不依靠停电来缓解,在印度的乡下,甚至没办法供应基本的生活用电,因此才会有各种太阳能的家用电器和设施。

电力资源紧缺也来带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偷电现象严重,电缆负荷过重经常发生意外,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担。

印度政府意识到,继续执行碳中和目标意味着将不得不牺牲经济增长,这与该国提高国际地位的战略目标相悖。此前印度一直把中国当成是竞争目标,但是要说电力供应方面,还得是中国发展的迅速,不但能满足国内的生活和生产用电,还能有不少富裕出口到国外。

因此,像印度这样不能自主满足国内用电的发展中国家,只能从他国进口电力资源,而中国是电力大国,因此不少国家选择从中国购买电力能源来维持自己国内基本的用电需求。

碳中和政策表面上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但其背后隐藏的真正意图很可能是通过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能源使用,削弱它们的工业化进程。

这一战略平等的针对发展中国家,而西方国家早已实现了经济腾飞,并造成了环境污染,现在却要求全球共同承担碳减排的责任,并且有些国家还将不环保的产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这更加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环保负担。

事实上,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手段,旨在将发展中国家锁定在低水平的发展状态。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早已成功实现了能源结构的转型,因此也不惧怕西方的环保策略的制约。中国目前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国。这不仅帮助中国在国内减少了对煤炭的依赖,也让中国能够向全球出口清洁能源技术,进一步巩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的发电技术早已成熟,无论是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都能被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中国完全可以破了西方国家的“阳谋”。

中国的发展模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径。通过投资绿色能源和技术创新,中国不仅摆脱了西方国家的“碳中和”陷阱,还通过扩大绿色产业的全球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却在执行碳中和政策上表现出双重标准。一方面,它们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巨大的碳排放压力,要求这些国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它们自身却继续增加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尤其是在面对能源危机时,重新加大火力发电的使用。

以欧洲为例,随着俄乌冲突导致天然气供应中断,欧洲多国不得不重新依赖燃煤发电,以确保国内能源供应。这种做法暴露了西方国家的自私与虚伪,它们一方面倡导环保,另一方面却优先考虑自己的能源需求。

未来,全球能源博弈将继续进行,而发展中国家能否摆脱西方国家的限制,关键在于它们是否能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能源解决方案。

中国的成功经验为此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但印度和越南能否效仿,仍有待观察。

参考资料:

全国首台!盘江普定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1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金台资讯2024-10-01 10:17

2 阅读:940

春儿聊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