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叶挺被扣,项英遇害,蒋介石下令取消新四军番号。20日,中革军委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以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
很多读者抱怨昨天发的微头条文章,对新四军介绍的太笼统,找不到自己的先辈,今天特意补上完整版的(皖南事变)重建后新四军编制序列[作揖]
1月25日,新军部以华中总指挥部为基础宣告成立。随后成立了中共中央军委华中分会,又称新四军分会,刘少奇为书记,陈毅、张云逸、邓子恢、赖传珠为委员。
新军部将长江南北的新四军和陇海铁路以南的八路军,统一整编为7个师1个独立旅。共9万人
军部
1941年,奥地利医学博士罗生特(中)与刘少奇(左)陈毅(右)合影
代理军长陈毅、政治委员刘少奇、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
司令部
参谋处:处长陈锐霆第2科:科长王培臣
第4科:科长石襄田
第5科:科长陈铁君、洪隆
第6科:副科长汪晓云
第7科:科长陈铁君
政治部
秘书长:邓逸凡组织部:部长饶漱石、副部长张凯(后)宣传部:部长钱俊瑞锄奸部:部长汤光恢敌军工作部:部长刘贯一情报部:部长封裔应其他部门
供给部:部长宋裕和,副部长叶进明卫生部:部长沈其震,副部长戴济民、崔义田、齐仲桓军工部:部长韩振纪,副部长吴师孟、孙象涵、喻篙岳财政经济部:部长朱毅,副部长李人俊、骆耕漠。独立旅:由八路军115师教导第5旅改编,旅长梁兴初,政治委员罗华生,副旅长吴世安,参谋长李梓斌,政治部主任刘兴元。(1942年12月,仍称八路军115师教导第5旅。)第1团:团长胡大荣、政治委员覃士冕、政治处主任江拥辉
第2团:团长江燮元、政治委员叶绍贤、政治处主任罗成山
第3团:团长吴觉,政委晏成山
军部特务团:团长姜茂生、熊应堂(后)、政治委员邱相田、参谋长张云龙、政治处主任吴骥闷、阙中一(后)第一师
1941年4月20日,以新四军第一师为基础成立苏中军区,这是苏中军区成立大会
由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改编,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炎、副师长叶飞、政治部主任钟期光。
供给部:部长蔡良第1旅
第1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叶飞(后政委韦一平),副旅长陈玉生,参谋长张藩,政治部主任吉洛、阮英平(后),副主任许家屯。
供给部:部长杨步青、政治委员周文在第1团:团长王萱春、政治委员乔信明、副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曾如清、参谋长汤万一、刘亨云(后)第2团:团长廖政国、张宜友(后)、政治委员张潮夫、李一平(后)、参谋长吴森亚、梅子益(后)、政治处主任孙克骥、朱群(后)第3团:团长田铁夫、谢友才(后)、政治委员李一平、张抄(后)、副团长陈宗宝、参谋长谢友才第2旅
第2旅,旅长王必成,政治委员刘培善,副旅长段焕竞,参谋长杜屏,政治部主任陈时夫。
供给部:部长黄志远、陈望歧(后)第4团:团长段焕竞、刘别生(后)、政治委员郭猛、参谋长俞炳辉、政治处主任童炎生、郭猛(兼)第5团:团长张强生、政治委员吴嘉民、参谋长林伟生、政治处主任林胜国第6团:团长张日清、刘史明(后)、政治委员罗维道,参谋长刘史明、柴荣生(后)、政治处主任贺桂华、汪志华(后)第3旅
第3旅,旅长陶勇、政治委员刘先胜、吉洛(后)、参谋长张震东、梅嘉生(后)、政治部主任卢胜、副主任符确坚、彭德清(后)。
供给部:部长赖畅茂卫生部:部长高黎明第7团:团长黄才胜、严昌荣(后),政治委员吴载文、汪克明(后),副团长严桥营、参谋长朱传保,政治处主任符确坚、刘亚奇(后)、鲍志椿(后)第8团:团长王澄、政治委员罗桂华、彭德清(后)、参谋长朱传保[1]、政治处主任鲍志椿、姚力(后)第9团:团长廖昌金、李志民(后)、政治委员罗永华、李干辉(后)、参谋长蒋克定、政治处主任罗永华(兼)、韩念龙(后)第二师
由江北指挥部所属部队改编,师长张云逸、政委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郭述申、副主任张劲夫。
供给部:部长胡弼亮抗日军政大学第8分校:校长张云逸(兼)、副校长罗炳辉(兼)、教育长冯文华、政治部主任高志荣特务团:(领导人不详)第4旅
新四军第2师第4旅部队在江苏省盱眙县莲塘进行战前练兵
第4旅,旅长梁从学,政治委员王集成,副旅长吴世安,参谋长黄一平、詹化雨、黄序周,政治部主任李世焱、王集成(后兼)
第10团:团长秦贤安、政治委员李士炎、钟明彪(后)、副团长程启文、参谋长胡定千、王凤岐(后)、程启文(后兼)、政治处主任蔡炳臣、童人和(后)、副主任许军成第11团:团长吴华夺、政治委员高志荣、蔡炳臣(后)、参谋长文咸生、政治处主任李清泉第12团:团长杜国平、谭知耕(后代),政治委员徐海珊、余嗣贵(后),参谋长谭知耕,政治处主任裴先白第5旅
第5旅,旅长成钧,政治委员赵启民,副旅长林英坚,参谋长黄序周、张元寿(后),政治部主任张劲夫、侯政(后)。
第13团:团长林英坚(兼)、刘别生(后)、政治委员祝世凤、副团长万载阳、参谋长黄立咎、黄茶(后)、政治处主任江腾蛟第14团:团长徐生康、政治委员童浩生、胡备(后)、副团长兼参谋长宋文、政治处主任胡炜、袁友义(后)第15团:团长饶守坤、刘起增(后)、政治委员朱云谦 、参谋长胡定南、胡健英(后)、政治处主任王敬群、胡少卿(后)、沈右榜(后)第6旅
第6旅,旅长兼政治委员谭希林,副旅长孙仲德,参谋长朱绍清,副参谋长黄元庆、政治部主任张树才、徐祥亨。
第16团:团长张翼翔、政治委员邓少东、副团长李世怀、兰金祝(后)、参谋长朱鹤云、政治处主任郑庆和第17团:团长艾明山(后)、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殷绍礼、副团长李占彪第18团:团长陈庆先、政治委员廖成美、副团长艾明山、参谋长方和平、政治处主任杨效春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
司令员杨梅生,政治委员刘顺元,副司令员罗占云,参谋长赵俊真,政治部主任侯政,副主任李代耕。
独立第3团:团长李世安、政治委员王善甫、参谋长王振平、政治处主任郑杉成独立第4团:团长罗占云(兼)、政治委员刘火华、副团长彭思忠、参谋长朱仁起、政治处主任朱成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
司令员郑抱真,政治委员谭光廷,参谋长李国厚,副参谋长孙济民,政治部主任张执一、黄岩(后)。
第三师
新四军第三师师长黄克诚在反扫荡动员大会上作报告
由八路军第五纵队改编,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副师长张爱萍、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文玉。
第7旅
第7旅,旅长彭明治,政治委员朱涤新、汪克明(后),副旅长田维扬,参谋长黄炜华,政治部主任郭成柱。
第19团:团长胡炳云、政治委员王东保、刘锦屏(后)、副团长朱庆祥、张万春(后)、参谋长宋立荣、政治处主任石瑛第20团:团长黄炜华、王东保(后)、政治委员冯志祥、副团长马仁辉、参谋长李荣泗、政治处主任宋维栻、魏佑铸(后)第21团:团长俞增林、政治委员罗友荣、洪静敏(后)、副团长王良太、参谋长钟玉祥、政治处主任陈友仁第8旅
第8旅,旅长田守尧,政治委员吴信泉,副旅长常玉清,参谋长胡继成、政治部主任李雪三。
第22团:团长张天云、政治委员张池明、副团长童世明、参谋长尹捷峰、庄林(后)、政治处主任张池明(兼)、刘赞洲(后)第23团:团长覃健、鲍启祥(后)、政治委员贺大增、副团长黄忠诚、参谋长叶建民、政治处主任沈东屏、陈志芳(后)第24团:团长胡继成、谢振华(后)、政治委员鲁启祥、李少元(后)、副团长陈发鸿、参谋长胡品三(后)、政治处主任李少元、程世清(后)第9旅
第9旅,旅长张爱萍,政治委员韦国清,参谋长杨志雅,政治部主任张震球。(1941年9月与第四师第十旅对换建制)
第25团:团长徐体三、政治委员李浩然、副团长沙风、政治处主任顾寒星第26团:团长翁徐文、罗应怀(后)、政治委员谢锡玉、刘锡光(后)、副团长兼参谋长严光、政治处主任胡发祥、章震(后)第27团:团长赵汇川、政治委员蒋明、王静敏(后)、参谋长何玉祥、刘文学(后)、政治处主任孙朝旭盐阜军区
1941年夏,陈毅在洪学智的陪同下检阅新四军
1941年6月组建,司令员洪学智、政治委员刘彬、政治部主任杨光池。12月由第三师兼盐阜军区。
盐城地方武装阜宁地方武装淮安地方武装涟东地方武装淮海军区
1941年3月组建,司令员覃健,政治委员金明
泗阳独立团淮河大队沭阳大队沭河大队沂河大队东海大队滨海大队淮阴大队皖东北保安司令部
副司令员常玉清
宿东独立团第四师
1941年11月陈毅视察四师九旅旅。左三起:张震球、彭雪枫、张震寰、韦国清、陈毅;左九起:张云逸、张爱萍
由八路军第四纵队改编,师长兼政治委员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萧望东、吴芝圃(代),副主任赖毅、孔石泉(后)。
司令部第1科:科长白浪、程致远
第2科:科长盛士坤
第3科:科长肖学林、熊梦飞(后)、副科长熊梦飞
第4科:科长何正德、罗会廉(代)
第5科:科长蓝侨、副科长廖弼臣
机要科:科长吴振英、冯贤驹(后)、副科长周汗英
秘书处:秘书长岳夏、副秘书长王少庸
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赖毅(兼)、副部长邱会作
宣传部:部长潘琪、陈其五(后)、副部长李毅(后)
锄奸部:副部长张德绍
敌工部:部长刘贯一、副部长王子光
民运部:部长康步云、副部长孙叔平
联络部:部长任泊生
直属政治部:主任梁干泓
供给部:部长谢胜坤、政治委员邱会作、副部长郭金林、资凤(后)、政治处主任黄国山卫生部:部长林士笑、政治委员李毅、副政治委员刘瑞芳后方医院:院长叶辅勋、政治委员刘瑞芳、副院长朱亮初
特务团:团长程致远、参谋长陈景龙、政治处主任宋治民1941年8月1日,新四军第四师骑兵团在江苏成立。
装甲6师辖内的装甲21团其前身有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红军血脉,之后发展为新四军4师骑兵团(原装甲6师师史馆里还陈列着一把当年骑兵团用过的,由师长彭雪枫将军设计的“雪枫刀”)。1947年1月,改编为华野特种兵纵队骑兵团!该团正式作为装甲兵成军则是在1950年8月,组建为战车26师53团,1951年5月,正在朝鲜执行抢修缴获敌坦克任务的坦克26师53团改番号为战车独立第6团,1968年9月,改番号为坦克21团。
骑兵团:团长兼政治委员黎同新、副团长周纯麟(1941年8月组建。)睢杞独立团:团长马玉堂、政委王其梅、政治处主任张剑石抗日军政大学第4分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彭雪枫(兼)、副校长吴芝圃(兼)、教育长刘清明、政治部主任李干辉、副主任张明河第10旅
第10旅,旅长刘震,政治委员康志强、金明(后),参谋长沈启贤,副参谋长冯志湘,政治部主任康志强(兼)、高农斧(后)。
供给处:处长肖志贤军医处:处长李永春第28团:团长冯志湘、罗保连、政治委员朱世金、蔡文福(后)、参谋长晏盛明、政治处主任温润生第29团:团长王德荣、政治委员王德贵、副团长周世忠、参谋长张竭诚、政治部主任尤奋涛第11旅
第11旅,旅长滕海清,政治委员孔石泉,副旅长张太生,政治部主任黎同新。
供给处:处长白辛夫第31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张太生(兼)、副团长陈芳明、参谋长罗杰、政治处主任张彤第32团:团长姚运良、赵海枫(后)、政治委员周启邦、参谋长扶廷修、吴忠泰(后)、政治处主任喻新华第33团:团长蓝侨、政治委员王其梅、参谋长刘东光、政治处主任贺恩宽第12旅
第12旅,旅长谭友林(饶子健代),政治委员赖毅,副旅长黄思沛,参谋长罗保廉,政治部主任刘作孚。1941年6月,第12旅撤销番号,所属各团归师部直接指挥。
第34团:团长张永远、鲁子傅(后)、政治委员李延杰、刘作孚(后)、李忠道(后)、副团长张登先、政治处主任刘增奎、万庆夫(后)第35团:团长张松涛、政委蔡文福、副团长李秉素、参谋长李春台、政治处主任程壁源萧县独立旅
1941年3、4月间与第十二旅合编,旅长纵翰民,政治委员李忠道,参谋长廉平,政治部主任陈其五。
第五师
新四军第5师机枪分队
由豫鄂挺进纵队改编,师长兼政治委员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副主任王翰。1942年7月,新四军5师改由中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建制上仍隶属新四军。
司令部参谋处:处长杨焕民
副官处:处长李梓金
军需处:处长吴其芳
军医处:处长淡太阶
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顾循
宣传部:部长刘放
锄奸部:部长陈一震
敌工部:部长邝林
民运部:部长杨安平
联络部:部长吴若岩
后勤部:部长许金彪、政治委员罗时初、副部长杨文忠卫生部:部长栗秀真、政治委员曾昌华、医务主任孙光珠随营军事学校:校长李先念(兼)、政治委员黄春庭、李先念(后兼)、副政治委员黄春庭(后)、政治部主任冷新华特务团:团长张水泉、政治委员岳林、参谋长谭执政、政治处主任余潜鄂豫边区党委警卫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汪进先鄂南独立第5团:团长王甦、政治委员黄金德鄂北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余剑天、副支队长宋斌信应独立团:团长蔡武第13旅
第13旅,旅长周志坚,政治委员方正平,副旅长萧远久,参谋长黄霖,政治部主任栗在山。
第37团:团长夏世厚、政治委员戈平、参谋长黄世良、政治处主任杜宪邦第38团:团长萧远久(兼)、政治委员栗在山、李人林(后)、副团长梁天云、参谋长罗孟刚、政治处主任白相国第39团:团长蔡松荣、政治委员杨焕民、胡林(后)、副团长黄世德、参谋长朱仿、政治处主任刘子海第14旅
第14旅,旅长罗厚福,政治委员张体学,副旅长吴林焕,参谋长熊作芳,政治部主任夏农苔。
第40团:团长黄宏伸、杨天云、政治委员熊作芳、参谋长周正、政治处主任华大魁第41团:团长熊桐柏、政治委员聂庆泰第42团:团长冯仁教、政治委员余孝礼、聂庆泰(后)、参谋长王遵义、政治处主任胡仁第15旅
第15旅,旅长王海山,政治委员周志刚,副旅长朱立文,参谋长张文津,政治部主任张执一。1942年4月,第十四旅、第十五旅、特务旅撤编。
第43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朱立文(后胡林任政委)、副团长张卓然、参谋长杨子仿、林光耀(后)、政治处主任林滔、雷天明第44团:团长黄人杰、政治委员黄德奎、副团长许太鹏、参谋长刘友海、政治处主任方正第45团:团长曹玉清、政治委员李福泰、政治处主任马信凡(后)第一游击纵队
司令员杨经曲,政治委员张执一,政治部主任王潜。于1941年5月撤编。
第1团第3团第二游击纵队
由原第7团与信南地方武装组建,11月撤销,司令员黄霖,政治委员黄霖(兼)、刘子厚(后),副司令员冯仁恩、参谋长余学礼,政治部主任余英。
第4团第6团第三游击纵队
1941年9月由鄂东地方武装组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何耀榜。同年11月并入特务旅。
独立第2团:团长兼政治委员何耀榜特务旅
1941年11月组建,旅长罗厚福,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何耀榜。
第1团(原40团)第3团(原第3游击纵队)鄂豫边区抗日保安司令部
司令员郑绍文、政治委员夏忠武
第六师
由新四军江南部队改编,师长兼政治委员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1941年11月,第六师并入第一师,对外保留番号。一师二旅并入十六旅在江南坚持斗争,十八旅北撤苏中。
第16旅
1941年,第16旅政治委员廖海涛在苏南溧阳县塘马给指战员做反“清乡”斗争的动员。
第16旅,旅长罗忠毅,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廖海涛,参谋长王胜,政治部副主任王直。
第46团:团长黄玉庭、政治委员钟国楚、罗福佑(后)、副团长顾复兴、参谋长马荣波、胡品山(后)、政治处主任芦河、张鏖(后)第47团:团长巫恒通、政治委员兼副团长胡兆仲、参谋长刘一云、邹耀堂、严根辉(后)、政治处主任周乐生第48团:团长诸葛慎、政治委员罗福佑、参谋长杨汉凌、政治处主任彭冲第18旅
第18旅,旅长江渭清,政治委员温玉成,参谋长夏光,政治部主任张英。
第51团:团长张开荆、政治委员陈光、参谋长赵伯华、罗散平(后)第52团:团长陈挺、政治委员张鏖、刘飞(后)第53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刘飞、政治处主任舒石生第54团:团长朱长清、吴泳湘(后兼)、政治委员吴泳湘、参谋长王明星、政治处主任黄吉欣江南东路保安司令部
司令员何克希,政治委员吴仲超,
警卫第1团:团长杨继云、政治委员曹德辉、包厚昌、参谋长陈新、政治处主任包厚昌、王子平(后)警卫第2团:团长郭步晨、政治委员李复、宋发宗(后)警卫第3团江南西路保安司令部
司令员韦永义。
第七师
由第三支队挺进团和皖南突围部队改编,师长张鼎丞(未到职),副师长傅秋涛,政治委员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副主任黄火星。
供给部:部长李逼模挺进团:团长林维先,政治委员彭胜标、参谋长傅绍甫、政治处主任曾宪忠第19旅
第19旅,旅长孙仲德,政委曾希圣(兼),政治部主任何伟(兼)。
第55团:团长谢忠良、政治委员肖辉锡、黄火星(后)、副团长黄彬(后)、参谋长刘世相、政治处主任黄彬、温樛桂(后)、何志远(后)第56团:团长孙仲德(兼)、[12]丁麟章(后)、政治委员叶耀虞、张闯初(后)、副团长徐绍荣、参谋长王得胜、政治处主任叶耀虞(兼)、高立忠(后)、副主任刘全第57团:团长梁金华、政治委员马长炎、副团长赖政纲、陈仁洪(后)、参谋长徐绍荣、政治处主任刘全自军部重建以来,新四军快速发展壮大。
1944年,新四军展开局部反攻,发起了包括车桥战役、苏中1944年夏季攻势、苏中1944年秋季攻势等一系列战役,先后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向浙江、河南发展、迎接战略反攻的部署:
新四军第1师主力渡江南下,与苏南部队和浙东游击纵队会师,成立苏浙军区。
新四军第4师主力西征豫东,恢复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第5师派出河南挺进兵团北上,开辟了豫南、豫中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5师还与南下的八路军第359旅会师,成立了鄂豫皖湘赣军区。
至1945年夏,其下属已经包括苏浙军区、苏中军区、第二师兼淮南军区、第三师兼苏北军区、第四师兼淮北军区、第五师兼鄂豫皖湘赣军区、第七师兼皖江军区。总兵力约2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