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买房移民”要来了?中介喊话港府,该出招了

无忧说出国 2024-10-01 23:22:10

你好我是移民观察员无忧,科普华人移民的博主。

一夜之间,股票涨了,房贷利率下降了,限购政策开放了,首付只要15%了,上海出现“日光盘”了。在国庆前夕的这一系列重磅救市政策下,中国经济的复苏就在眼前了!

在“全国一盘棋”的指导思想下,中国香港好像并没有什么跟进动作。最着急的当然是房产中介,政策执行不坚决,就是坚决不执行,港府如此慢半拍,中介觉得自己有义务要进言献策,为香港楼市的复苏贡献力量。

近日,香港美联物业住宅部行政总裁布少明建言:港府应配合中央出招提振楼市股市,重新开放“投资移民”买住宅。

布少明的建言不仅仅因为自己是卖房的,开放政策对他的生意有帮助,更是觉得这是利国利港利民的好政策。

首先,香港对于内地富豪的吸引力依然巨大,只要港府开放“买房移民”,那么就会一呼百应,吸引来大量资金入港,利好经济。

根据香港投资推广署资料,虽然今年新推出的“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提高“入场”门槛至3,000万港元,比过去的投资移民高出三倍,而且只允许购买金融产品和商业地产,不允许购买住宅。但自从重启以来,截至9月13日止,半年时间左右已录得约500宗申请,反应持续热烈。

而90%的申请人都来自中国内地。在投资推广署公布的资料里,申请人90%持几内亚比绍和瓦努阿图这两个国家的永久居民身份或护照,这其实就是内地富豪穿上的“马甲”。因为香港的“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不对内地居民直接开放,需要持有第三国长期居留身份或护照才能申请。换句话说,只有当内地富豪们成为“华人华侨”才符合资格。

所以即便是港府并没有开放住宅投资,光是开放基金和商业地产的投资移民,就已经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这么多内地富豪了。一旦开放住宅投资移民,那还了得?李嘉诚都要笑得合不拢嘴了!

其次,在过去香港就是这么做的,对于经济的提振非常明显。

从2003年到2010年,香港推出第一代投资移民政策的时候,当时是600万港元到1000万港元的门槛,是可以买住宅的。买套房子就能拿到香港身份证。在这7年内,香港每年平均住宅注册量录得高达约10.9万宗。然而,自从政府于2010年10月将“房地产投资”剔出投资移民的认可资产类别后,直至2015年1月为止,在这段期间香港每年平均住宅注册量仅约7.2万宗,较之前大幅减少约34%。

因此可见买房移民政策的变化对于香港楼市的影响。

房地产是经济支柱,人民的财富都集中在这里,负债也在这里,房价下跌了,相当于人民的财富缩水了。而且房地产是百业之首,房地产不兴,百业难兴!

最后,香港并非没有地盖楼,还有大量可开发土地闲置。只要港府运筹得当,即便开放买房移民政策,也不会让楼价过快上涨,造成人民买房成本剧增。

直到今天,香港真正开发的土地,只占到总面积的30%左右,从这一点来说,香港根本不属于“地少人多”,至少跟新加坡相比,有非常富裕的空间。

过去人们常把这种有地不开放的原因归结于几大地产霸权,是他们“囤积居奇”,宁愿手里的土地荒芜,也不愿在价格不合适的时候拿出来开发。

这是高看“地产霸权”了,香港都回归这么多年了,他们哪里还有这么大能量能够一只手把港岛的天给遮了呢?

核心原因是,香港的产业结构单一,靠着国际金融、国际物流、工商专业服务、旅游业这四大产业支撑,几乎没有工业。而这四大产业除了旅游业之外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产业高度集中在某一区域,你想要搞金融,不在中环上班怎么搞?

这就导致香港住宅的集中化,要上班上学,就只能在某一区域居住,香港不是没有地,但你去那里住等于是“住乡下”。

这一次香港开放投资移民,除了2700万购买金融产品和商业地产之外,特别要求投资人拿出300万港元投资给科创行业和有助于香港发展的行业。我觉得少了,对于科创行业的扶持力度应该更大,只要香港的新兴行业发展起来,才能解决产业单一化、集中化的问题,那么香港的民生住房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以中国香港身份的吸引力,让内地的富豪们都来投资支持吧!香港好就是内地好,就是大家都好。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