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云风 |随风牧云,悦享生活,品味百态。
古人云:“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对于大多数中老年人,历经无数风雨,方才认识到:
我们终身所追求的,最好的生活状态,其实都与”干净“两个字有关。
01.
家里干净
“心静则神远,室雅何须大。”
家,是心灵的归宿,是疲惫时的一盏明灯。
一个干净整洁的家,不仅能让身体得到放松,更能滋养心灵,使之远离尘世的纷扰。
漫画家蔡志忠先生有一个生活准则:“过最简单的物质生活,做最丰富的精神思考。”
家中的一尘不染,不仅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清理,更是对心灵的一次次洗礼。
它让我们在忙碌与疲惫之余,能找到一片宁静之地,让心灵得以栖息,重新找回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生活如水,欲望如糖。并非糖越多,水就越甜。甜到浓时会变苦;苦到浓时心无力。”
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更应学会适可而止,不被无休止的欲望所吞噬。
一个简约而不失温馨的家,足以承载我们对生活的所有期待与梦想。
02.
社交干净
不同的世界不必强融。圈子虽小,干净就好。
杨绛在书中写过:“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先生生前最为抵触的,便是那些空洞无物的人情纠葛。
在青春岁月里,她也有过与三两知己相伴,与伴侣及子女共叙天伦的日子,但那份对纯粹情感的坚守始终未变。
钱钟书先生离世后,杨绛选择了一条更为安静的道路,她深居家中,以书为友,笔耕不辍,享受着那份难得的宁静与自我沉浸。
一次偶然的散步,却让她体验到了外界纷扰的密集和无奈:
没走几步,便碰上熟人和邻居,免不了的寒暄和问候,让她深感这份宁静的珍贵与脆弱。
于是,她更加坚定了内心的选择,减少了外出,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注于文学创作之中。
这份执着与努力,终得回报。
九十二岁高龄时,她以散文集《我们仨》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作品一经问世,便收获了广泛的赞誉与追捧。
随后,《杨绛全集》的问世,更是将她一生的智慧与情感,毫无保留地呈现给了世人。
正如蔡康永先生所言:“人际关系是用来成全自己的。”
真正的朋友如同稀世珍宝,相互扶持,共同成长。
而那些浮于表面的酒肉之交、口舌之欢,则如同过眼云烟,不仅耗费时光,更可能扰乱心绪,影响前行的步伐。
当生活的圈子变得简单而纯粹时,我们会发现,可支配的时间变得充裕起来,视野也随之开阔。
在高质量的独处中,每个人都在悄然蜕变,向着更加优秀的自己迈进。
03.
内心干净
丰子恺老先生有言:
“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内心的干净,是精神世界的一片净土,是面对生活困境时的从容与淡定。
人到中年,更应学会放下,让心灵得以休憩。
作家林清玄曾说过:
“人生不过就是这样,追求成为一个更好的、更具有精神和灵气的自己。”
林清玄年轻时奋斗不息,六年即跃居总编辑之位,身兼数职,风光无限,却发现成功背后满是疲惫。
日复一日的会议、应酬,让他失去了宁静与乐趣,对曾经热爱的事物也渐感淡漠。
于是,他效仿梭罗,毅然离职,归隐山林,寻求心灵的解脱与深思。
三年后,他下山时,旁边有一个水果摊,他想买点水果,正好老板不在,他却被顾客认作了水果摊老板......
这一幕平凡而真实,仿佛是对他新生活的隐喻——简单、质朴,不再被外界标签所累。
反观当下,许多成功人士常被身份所缚,难以自在。
实则,真正的高境界,在于内心的淡泊与随和。
我们或许也该学会放下多余的包袱,让生活回归简单,心灵得以自由呼吸,享受那份不被世俗牵绊的宁静与满足。
▼
梭罗在其散文集《瓦尔登湖》写过:“把一切不属于生命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简化成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人过四十五岁,最好的生活状态莫过于“干净”二字。
无论是家里的整洁与宁静、社交的纯粹与真诚还是内心的纯净与高尚都将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
感谢读者朋友们阅读,欢迎⭐星标和关注不失联。
愿您点亮“在看”,好运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