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糟糕的身世,糟糕的人生,一贫如洗过后,唯剩人格不可屈辱

辛毗爱历史 2024-06-27 05:09:50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你是否听过那凄凉的二胡声,在夜深人静的无锡街头回荡?那声音如泣如诉,仿佛诉说着一个跌宕起伏的生命故事。

阿炳,那个名字在无锡的老街坊间流传,他的身世和人生充满了悲剧和挑战。一个被贴上“私生子”标签的孩子,从小就在世俗的非议中成长。他的父亲华清和是雷尊殿道观的主道士,母亲则是一位遭遇丧夫之痛的寡妇,他们的结合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出身意味着无尽的流言蜚语和社会排斥。阿炳继承了父亲的音乐天赋,二胡成为他表达内心情感的唯一途径。

可是,命运并没有因为他的才华而对他有所眷顾。酒色和鸦片让他的身体逐渐衰弱,最终失去了视力。在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背后,阿炳的真实故事究竟是什么?

悲剧的身世

阿炳,原名华阿炳,1893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的一个普通巷弄,那是一个深藏民间但鲜为人知的小角落。

他的父亲华清和,在当地小有名气,是雷尊殿道观的主道士,不仅管理着道观的日常事务,还因其在音乐上的非凡才能而受到尊敬。

他的母亲,一个曾经体验过家庭温暖的寡妇,因为丈夫早逝和孩子夭折的双重打击,生活变得异常艰难。

雷尊殿道观坐落于无锡市郊,是一个典型的道教圣地,古木参天,香火缭绕,道观内的生活节奏平和而有序。

华清和作为主道士,不仅负责宗教仪式和活动的组织,还经常引领弟子们练习音乐,以增添宗教活动的庄严气氛。

他的音乐才能在当地是无人能敌的,无论是琴、瑟还是笛,都能吹奏得天籁之音,让听者如痴如醉。

然而,华清和的私生活却不为人知。他与一位寡妇相恋,并最终迎来了阿炳这个孩子,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疑是一种激进且不被接受的行为。

寡妇的身份加上丈夫的过世给她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而与道士的不正当关系更是让她处于道德谴责的风口浪尖。

母亲的去世与生活的艰辛

阿炳的母亲未能承受连绵不断的社会谴责和前夫家庭的冷漠对待。在那个封建压力极重的年代,一位寡妇的生活已是艰难,更何况是带着一个被标记为“私生子”的孩子。她的去世留给了小阿炳以及他的父亲华清和无尽的悲伤和生活的重担。

在雷尊殿道观的静谧环境中,年幼的阿炳开始了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的生活。道观不仅是他的家,也是他逐渐发现并培养自己音乐才能的地方。

华清和是一位对音乐有着深厚感情和非凡造诣的道士,他不仅精通道教经文,还擅长演奏多种乐器,特别是二胡。

在阿炳的成长过程中,他的父亲逐步将这门艺术传授给他,希望音乐能为他的儿子带来慰藉和力量。

每当华清和拉起二胡,道观内的氛围便会变得庄严而神圣。小阿炳常坐在父亲身旁,聆听那一曲曲凄美动听的旋律,他的小手也渐渐学会了如何拿弓,如何挑动琴弦。

阿炳的二胡学习初期充满了困难与挑战,每一个音符的准确度,每一个曲调的流畅度都需要通过无数次的练习来达到父亲的要求。

阿炳在音乐的道路上渐入佳境,开始在各种宗教仪式和节日庆典中表演,他用二胡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夜,他也会在道观的庭院里,对着银白的月光,一遍遍地练习,琴声与夜风相互交织,回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名声与挫败

到了1920年代,阿炳的二胡技艺已经达到了顶峰,他的音乐在无锡乃至更广泛的区域内都享有盛名。

那时的他,常被邀请至各种宴会和集会中表演,他的二胡拉得情深意切,足以让听众为之动容,停下脚步聆听。

随着名气的增长,阿炳的生活也开始发生变化。各种宴会不仅带来了掌声和赞美,也让他首次接触到了更多诱惑和放纵的生活方式。

在那个年代,音乐家和艺术家圈中,酒精和鸦片很常见,它们被视为激发灵感的工具或是放松心情的手段。

阿炳初次尝试这些物质时,可能仅是出于好奇或是为了融入某个社交圈子。但很快,这种偶尔的放纵变成了习惯。

宴会结束后,小聚变成了深夜的常态,酒杯接连不断,鸦片的烟雾弥漫在空气中。阿炳开始频繁出现在这样的场合,他的身影常被目击于各种酒吧和私人聚会中。

到了1927年,阿炳的健康状况因为长期的酗酒和吸食鸦片而受到了严重影响。他的右眼因为一次意外的打斗(常在酒后发生)而遭到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导致完全失明;而左眼也因为营养不良和毒素的累积,只剩下了一丝模糊的光线。

视力的丧失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更别说他的表演很多时候依赖于观众的反馈和自己对环境的感知。

生活的放纵不仅仅影响了他的健康,也逐渐耗尽了他的财富。阿炳原先通过音乐表演赚来的钱财,在无休止的宴乐和药物中消耗殆尽。他曾经为了一时的快乐而挥霍无度,甚至倾其所有购买昂贵的鸦片和赌博。

最终,由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连带影响到了道观的名誉,雷尊殿道观的其他道士们和主持不得不作出艰难的决定,将阿炳逐出道观。

街头艺人的艰难岁月

尽管被逐出道观后,阿炳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他却依然坚持用二胡卖艺为生。每天,他都会拿着那把破旧的二胡,找到市场的一个角落或者人流较多的街道,坐下来开始他的表演。

虽然他的视力已经大不如前,但他对音乐的感知依旧敏锐,他的手指依然能准确地找到二胡上的每一个音。

街头的生活固然艰难,但阿炳从未放弃过自己对音乐的追求。他的表演常常吸引路过的行人停下脚步,有的人会投来零钱,有的人则驻足聆听,被那从二胡中流淌出的悲怆或激昂的旋律所打动。

即使是在那些寒风刺骨的日子里,阿炳也坚持在外头拉二胡,他的音乐在冰冷的空气中回荡,温暖着那些愿意停下来的听众的心。

在这种艰苦的境遇下,阿炳有过数次被邀请到富贵人家中表演的机会。这些权贵人家愿意给他更多的金钱,但往往带着附加条件——要求他在某些场合下放弃自己的音乐风格,迎合他们的口味或者在他们的聚会中充当噱头。

阿炳虽然生活困顿,但他从未接受过这样的邀请,他不愿意让自己的音乐受到金钱的控制和玷污,更不愿在艺术上妥协。他的音乐对他而言,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坚持自我尊严和艺术纯洁性的方式。

阿炳的音乐继续在无锡的大街小巷中流传。有时,一些过去听过他演奏的人会专程找到他,就为了再次聆听那悠扬的二胡声。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记得阿炳曾经的辉煌,现在虽然他的境遇大不相同,但他的音乐依然能触动人心。

晚年的呐喊

抗日战争爆发后,整个中国社会被战火和民族危机所笼罩。在这样动荡的历史背景下,阿炳虽然生活贫困,视力受损,但他对国家的关心和爱国情操依旧强烈。阿炳居住的无锡也未能幸免于战火的波及,这些事件深深触动了他的心弦。

当阿炳得知自己生活的社区中有人,章士钧,竟然公然为日本人服务,充当汉奸,这一消息令他感到愤怒与悲哀。

为了表达自己的抗战情绪和对汉奸的强烈谴责,阿炳决定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音乐来进行抗议和表达。

他创作了一首名为《汉奸的下场》的歌曲,这首歌简单直接,旋律悲壮,歌词犀利,直指汉奸的丑行和可耻下场。

《汉奸的下场》的歌词包含了对汉奸背国负义的谴责,以及对汉奸最终命运的预言。阿炳常常拿起他的二胡,在街头巷尾拉起这首曲子。

他的声音虽因年岁增长和生活艰辛而变得有些沙哑,但每当他演唱这首歌时,他的声音充满了力量和振奋人心的情感。

这首歌很快在民间广为流传,无锡的居民们,不论老少,都能哼唱几句。《汉奸的下场》成为了那个时期人们口中的一种抗争方式,也反映了普通百姓对于正义的坚持和对抗日的决心。人们通过歌唱来传递抵抗外敌的情绪,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尽管生活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阿炳却始终未曾放弃通过音乐进行的斗争。他的行为激励了许多同样生活在困境中的人们,提醒他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也不应放弃抗争和维护正义的勇气。

阿炳的一生充满了不懈的挑战和坎坷,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音乐和艺术的追求。他的音乐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他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直到1950年病逝,享年57岁时,阿炳依然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顽强态度。他留给世界的,是那些充满情感力量的旋律和一个艺术家坚韧不拔的精神形象。

即使时光流逝,阿炳的音乐和他坚定的人格魅力依旧在那些了解他、爱慕他音乐的人心中闪耀,成为不朽的记忆。

参考资料:[1]张琳.从《二泉映月》看阿炳的二胡艺术[J].乐器,2011(1):52-55

2 阅读:59

辛毗爱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