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煤炭沉河事件,当顽固的民众常识碰上部门的专业,信谁的?

先利探险 2024-06-01 20:38:54

据媒体报道,近日江苏张家港发生了一条据称是运煤船翻沉事件,煤炭进入水中染黑河水,一条长长的黑色水带也随之引发当地老百姓的质疑和焦虑,河水会不会因此受到污染?

对此,当地的河道管理处和生态环境局表示,煤炭可以净化水质,市民不用担心 。

也许,专业的环保部门自信地以为,一点点煤炭沉水,或一次两次的煤炭沉水的确不足以影响水质,有他们自己的专业作为背书,就可以消除当地老百姓的质疑和焦虑。

其实未必。

明明民众看到煤炭将明亮的河水染成了一条长长的黑带,你却硬要说,这不仅不影响水质,还能净化水质,鬼信!难道煤炭将河水染黑不是污染,不影响水质?这样的水质能够用于日常生活?

估计大多数老百姓都会是这种心态,也会抱有这样的疑问,怀疑当地有权部门是忽悠老百姓,替企业说话,为自己撇责。

其实,这不能全怪老百姓。在老百姓这里,煤炭沉河将河水染黑,就是污染,就是会影响水质。这是常识。这一点,相信当地有权部门也会承认,至少是造成了一时的暂时的污染和影响

但你硬要说不影响水质,你恐怕说的是长期不会影响水质,而老百姓看的却是煤炭沉河当下带来的负面生活影响和环境影响。由于两者站位不同,看待问题的时间长度不一样,当地河道管理处和生态环境部门的说法,恐怕一时不能完全消除老百姓心头的疑云和担忧。

在这里,老百姓的常识对部门的专业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

所以面对这样的公共环境事件,当地有权的专业部门出来的正确态度是,第一不是为企业站队,将自己的屁股坐歪了。而应是第一时间出来向公众诚恳致歉,表明企业有错,承认监管有失,这样看似承认有失有错的态度,可以迅速安抚民众,减少政民对立猜疑。

毕竟,翻船的只是一个单位,而煤炭沉河污染河水和环境,影响的却是千家万户普罗大众。如若有权的专业部门一出来,就为企业开脱,就为自己撇责,而不是诚心实意地站在为普罗大众排忧解难的一边,舆论的天平就会倒向对于有关部门极为不利的一面。

其次,当地有权的专业部门应该向公众表明,自己将立即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治理这次煤炭沉河事件带来的污染问题,保证类似问题不再发生,并应善意提醒公众,未来一段时间内,此河段下游的居民不要汲取河水用于日常生活。

这样充满诚意的态度,一方面承认煤炭沉河会对河水和环境有一时短时之影响,一点都不忤逆民众心中固有的常识,一点都不违和他们的所见,另一方面也让民众看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柔软温情,而不是冰冷强硬的表情,或者漠视轻忽的态度。这对事件的后续处理将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而在现实中,许多部门在面对此类公共事件时,存在一个习惯性的路径依赖和处理误区,要么利用权力压制,不让报道,不让议论,自己偷偷摸摸进行处理,要么利用专业主义,试图强制公众接受一些有违他们常识的所谓科学所谓道理。

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不智之为。张家港煤炭沉河事件中,专业部门试图以煤炭可以净化水质来对抗甚至扭转民众的煤炭沉河就是污染河水的常识,就是这样一个明显的例证。

先说利用强权压制,在万物互联的全方位开放时代,一个再强大的政府,都再难以做到压制一个公共事件不上媒体不被讨论。有关部门要有这样的意识,疏解效果永远好于压制。

再说专业主义,如果科学不被民众掌握,那么,民众有问题的似是而非的常识,将继续主宰自己的认知,妨碍专业部门的监管和执法。

因此,当科学还不被民众普遍掌握时,专业部门面对影响较坏的公共事件(如食品事件、环境事件等)第一时间出来时,不是立即以专业主义否定民众的汹涌舆情和他们心目中的那些常识,更不要试图强行扭转他们的常识和认知,强迫他们接受自己的专业判断。

正确的态度是,顺坡下驴,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他们常识的合理性,否则,就会导致双方立即对立,导致专业和技术无法发挥应有的证明力说服力,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科学和技术被禁锢在部门里和少数专业技术人员手里。

更有甚者,会发生民众凭常识就能打脸某些睁眼说瞎话或者指鹿为马的专业部门。比如鼠头鸭脖事件。

这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科学技术普及是极为不利的。

马克思就曾经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张家港煤炭沉河事件说明,生态文明和科技普及同样是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希望有关部门能从此事件中快速得到启示。

比如,一方面建立长效常态的生态文明保护机制,另一方面深入基层社区、学校、中老年人和青年学生中,利用此事件,做科学实验,普及煤炭可以净化水质的科学原理和发生机制,让科学技术走向民众,深入民心, 如此才能重构民众的科学常识,重建民众和政府的良性关系。

就事论事,江苏张家港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煤炭沉河事件,不能简单地满足于以一句煤炭可净化水质来对付民众,更不能简单地相信,仅凭自己的一句话就可服众,就可万事大吉,后面要做的可做的重要事情还多着呢。

0 阅读:0

先利探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