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摄影)
雍正三年,是公元1725年。
浙江有个叫做王钧的道员,给雍正上了一封奏折,说自己愿意捐献白银四万两,用作修建西湖。
道员,属于地方长官,王钧是浙江道员,那么他就是浙江地区的地方官,这个官职,职级还比较高,比知府要大,但是比巡抚和总督要小,不管怎么说吧,王钧在浙江官场那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西湖年久失修,地方财政短缺,一时不能供给,王钧主动出钱,而且一掏钱就是白银四万两,这自然是好事儿。
要知道,大臣主动向朝廷捐钱,这在明朝,尤其是明末,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的军队逼近京师,崇祯是相当着急,他非常想要组织军队来抵挡李自成,但是问题是,崇祯没钱,你要让将士们为你卖命,那光喊口号肯定是不行的,你还需要筹措粮饷,钱不钱的都不说了,至少你得管饭吧?可是粮食这东西你也得用钱买。
反正总而言之一句话,没钱不行。
崇祯自己拿不出钱来,没办法,他只好广泛向朝野内外的官僚阶级筹措银钱。
嘉定侯周奎,是崇祯的岳父,捐白银一万两。
东厂提督王之心,捐白银一万两。
就这,还算是捐的比较多的,内阁首辅魏藻德,平时出手阔绰,一让他捐钱他就开始哭穷,竟然只捐了一百两的银子。
余下的大臣们也不太积极,反正都是抠抠搜搜的不愿意掏钱,只捐个几百两,几千两了事。
后来崇祯自缢,明朝灭亡,李自成进京,李自成派人把这些勋贵大臣全都抓住,严刑拷打之下,共计搜刮得到白银一百二十万两。
(李自成 塑像)
这些人坐拥如此巨富,却宁愿冷眼旁观明朝灭亡,也不愿意慷慨解囊。
和明末的这一部分大臣相比,王钧的表现那简直是太好了,皇帝还没找你要钱呢,你就主动捐,这雍正大小不得给你颁个奖,表扬你一下?
可是奇怪的是,雍正看完王钧的上奏之后,却是气不打一处来,恶狠狠的批示道:让他(指王钧)捐!朕早就想要收拾他了,这些年他在地方做官的名声太差了,此番捐钱,就当是花钱消灾了!
这王钧吧,本来还挺美,想着自己一捐就是四万两银子,自己这是支持朝廷,支持皇帝,肯定要受表扬了,保不齐皇帝一高兴,让自己连升三级,那都是有可能的,谁成想,钱捐了,脸露了,却招致皇帝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从皇帝的话里不难看出,皇帝对自己的工作相当不满意,皇帝对自己的意见已经存在很久,皇帝更有马上就要收拾自己的架势了。
君威难测,王钧想啊想,想啊想,自己这么多年在浙江老老实实,安分守己,不贪污不腐败,不鱼肉百姓,不欺压生民,当地百姓对自己风评还挺好的啊,自己究竟是做错什么了,能让皇帝发这么大的脾气?
王钧想不明白,可是他悟出了皇帝的意思,既然捐四万两在皇帝眼里是花钱消灾,那么自己索性除去这四万两之外,再捐六万两,自己凑他个十万两,别的不说,这态度还不够端正吗?我这么捐钱,皇帝总能消消气了吧?
第二封请捐的折子送上去之后,很快又得到了雍正的批示,不过这一回的批示,却让王钧有点哭笑不得。
(雍正朱批奏折 局部)
这封批示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岂有此理,朕大错了,朕把大臣的名字给弄混了,你是王钧吧,你做官的名声很好,朕把你当成马钟华了。
这是朕的过错啊,惭愧惭愧。
说来说去,皇帝骂的根本就不是自己,皇帝错把自己当成另外一位大臣了。
自己这纯纯是在替马钟华背锅。
王钧虚惊一场的同时,雍正还感觉有点抱歉,于是皇帝立刻安排浙江巡抚傅敏,也就是王钧的上司,让他亲自到王钧家里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给说明白,目的是让王钧不必再担惊受怕,同时让王钧把之前捐的十万两银子都拿回去。
王钧哪儿敢拿回来啊,最后还是在雍正的强烈坚持下,他取消了第二次捐款,只拿回了后来的六万两银子,之前的四万两还是照捐不误。
看着拿回来的六万两白银,王均不由得感叹,自己的这位主子,对待臣下实在是太过严厉了。
的确,雍正的严厉,罕见,且不一般,作者还有一桩趣事,可以分享。
雍正执政初年,直隶吴桥有个知县,名字叫做常三乐。
这个常三乐人如其名,他是非常的知足常乐,做了知县之后,每天就是吃饭喝茶品点心,遛鸟观鱼斗蛐蛐,虽然说他这个人品德还好,不搞贪污,从不腐败,不迫害百姓,不欺压良善,也从来不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为非作歹,但是他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他也不办事儿,这人没有政绩。
(古代衙门)
衙门里的事务,他一概不理,监牢里的案子,他也一件不审,老百姓有什么问题找他反馈,他是左耳朵进去,右耳朵出来,一年到头,常三乐升堂的时候都很少,吴桥百姓愣是没几个人知道父母官长什么模样。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常三乐这个人胆小懦弱,遇事他就胆突,想要执行什么政策吧,他怕领导不同意,想要审案抓人吧,他怕得罪地方士绅,想要修桥铺路,他怕府衙钱不够,反正他怕这怕那,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做了两年县令,几乎一件为人称道的事情也没有。
万幸,他是个清官,而且还是十分廉洁的那种,一两银子都不带贪的。
时年直隶巡抚,是一个叫做李维均的人。
李维均在直隶转了一圈,考察到常三乐这名下级官员呢,不干正事,没有政绩,认为这样的官员太混了,于是就向朝廷申请,要免除常三乐的职务。
朝廷负责人事调动的,是吏部。
李维均的折子送到吏部,很快就被吏部的官员给否决了,吏部的理由是,常三乐干了这么多年县令,他没有过错,没有劣迹,官声不能说好,但是绝对不差,既然人家没犯错,怎么能说拿掉就拿掉呢?
吏部不同意李维均的意见,李维均气不过,干脆直接把这件事儿汇报给了雍正,这回终于算是找对人了,雍正二话不说就把常三乐给免职了。
雍正免去常三乐的职务,实属意料之中。
因为就在免去常三乐的职务之前,雍正已经严肃处理过一个叫做王锡圿的县令了。
这个王锡圿,是山东曹县县令。
(雍正帝读书像 局部)
王锡圿做官,和常三乐差不多,他们都是属于那种懒政不作为的官僚,常三乐平时就够懒的了,可他隔三差五的总还是会处理一点点公务,不至于说完全挂机,可这个王锡圿就厉害了,他到曹县做县令之前,衙门里有案件二十多起,他到任曹县县令一年多之后,衙门里的案件还是那二十多起,他是一件也没办,一件也没处理,也不知道这哥们一年多时间到底在干嘛,反正就是任何政绩也没做出来。
这个事情,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竟然被雍正得知,皇帝知道王锡圿竟然如此慢待其政,勃然大怒,不仅立刻免去了王锡圿的职务,还把他下狱收监,硬是让他蹲了五年的大牢以做惩戒。
如此,雍正对常三乐的免职也就自然在情理之中了,因为在皇帝看来,作为官员,贪腐自然是要处死,为恶当然也要杀头,可懒政无为混日子,不代表你就可以平安无事,你不作为,同样是一种罪过。
看来,雍正皇帝对待臣下的严苛真是名不虚传,在他手下您别说是做贪官了,就算是想要躺平,那也要被处理。
是啊,雍正一直是那个雍正,那个让人捉摸不透的大清帝王,人们对他的最多印象,大概就是冷酷了。
对待臣下,皇帝毫不留情,毫不手软,杀伐果断,甚至到了人人自危,胆战心惊的地步。
九子夺嫡中帮他牵制十四阿哥的年羹尧,被他一贬再贬,坐罪处死,在夺嫡之路上为雍正做出巨大贡献的隆科多,更是被永久圈禁。
(紫禁城 摄影)
甚至,就连爱新觉罗氏中的宗族,雍正的兄弟姐妹,也免不了被皇帝残酷的对待。
对于雍正,更多人给出的评价,是他就像一台不近人情的权力机器一样,甚至于一些历史电视剧的刻画也很容易往这个方向走,比如唐国强老师饰演的雍正,就莫名有一种阴险狡诈的感觉。
可其实,雍正并非如此。
皇帝的确很刻薄,但他从不寡恩,他严肃处理官员的时候你认为他刻薄,可是他也有知心的朋友,也有极好的臣公关系(比如皇帝和张廷玉),皇帝的确很冷酷,可他冷酷的对待官僚阶级的目的也许并非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也在尽可能为百姓们争取生存的权益,让他们免遭贪官污吏的迫害,从这一点看,他冷酷,却并不无情。
人们常说,雍正一朝无贪官,这个说法也许夸张了点,但在作者看来,这却是这位大清帝王为君一任,最好的写照。
赫尔曼·黑塞曾经说过,人们往往受制于幻象,而相信时间的存在。
作为一个古人,作为处在时代洪流和变革中的帝王,雍正谱写的是他的现实,这并非虚构,而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这是雍正朱批中的原话,作者一字,未改。
从雍正知道自己搞错官员的名字,怪错人后心怀歉意,就证明雍正不是一个真正冷酷的人,真正冷酷的人是不会有歉意的,因为他们不会在乎别人的痛苦和恐惧。
十万两银子是能靠俸禄挣出来的吗?家里本来就有资产?
雍正做了挺多惠民的事。废除贱籍制度,这在帝制时代算是一个人权的巨大进步了。摊丁入亩,让田少的或者没田的老百姓享受到了巨大的实惠。士绅一体纳粮,让官绅阶级分担了一部分赋税。
李自成搜刮不是120万两,以前看到史料的都说7000万
与他儿子比起来,雍正算不上严酷,他儿子才是真的严酷!对老百姓来说,日子好过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