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村庄,156户只有70多人留守老家:很多房子都荒废了

雾里挑灯看路 2024-05-11 16:10:40

我们时常会听到“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的调侃,但真正愿意并能够回到农村的人却寥寥无几。

江西赣州的一名女子,通过拍摄视频记录下了她所在的村庄现状:156户人家中,仅有70多人留守在老家,而那些精美的楼房往往大门紧闭,无人居住。

这不禁让人思考,农村,这个曾经承载了无数人童年记忆的地方,究竟是怎么了?

女子在视频中展现了村庄的三种典型情况。

第一种是那些单纯在外打工的家庭。他们在村里建好了房子,但全家人都外出务工,孩子们也在城市里接受教育或已步入工作岗位。过年时,他们会回来短暂住几天,享受一段团聚的时光,然后又匆匆离去。这些房屋,虽然建筑精美,但常年空置,仿佛成了摆设。

第二种情况是在城市已有住房的家庭。对他们而言,农村的房子成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老人们常说“不能忘了根”,这些房子便是他们对根的执着。然而,这些房屋平日里鲜有人至,即便在节假日,主人们也只是短暂停留,不会多作逗留。

最让人唏嘘的是第三种情况,那些被彻底废弃的房屋。岁月的痕迹侵蚀着这些建筑,而它们的主人也根本无意修缮,或者也是没有能力修缮,仿佛已经彻底遗忘了这片曾经的家园。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禁要问,农村为何会走到这一步?年轻人为何不愿回归?

工作的缺失是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的就业机会集中在城市,而农村则日渐萧条。经济压力和对更好生活的追求,驱使着年轻人涌向城市。

社交需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年轻人渴望与同龄人交流,分享生活的点滴。然而,在农村,这样的机会寥寥无几。他们的朋友、同学大多已在城市扎根,回归农村意味着与社交圈的割裂。

另外,现实的社会观念也在影响着年轻人的选择。在许多人心目中,城市代表着进步与现代化,而农村则被视为落后的象征。婚姻市场上,城市背景往往更受青睐,这也使得年轻人更倾向于留在城市。

还有农村教育、医疗和娱乐生活的匮乏,虽然这不是决定性因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年轻人的离去。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更全面的医疗服务,拥有更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依然坚守在农村的人们。他们或许是因为年迈,无法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或许是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不愿离去。但无论如何,他们的存在都是对农村文化的一种守护。

面对农村的空巢现象,我们不禁要思考如何才能重振农村的生机与活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教育医疗水平、创造就业机会等措施都是值得考虑的方案。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改变社会对农村的刻板印象,让更多人看到农村的美好与潜力。

也许有一天,当城市与农村的差距逐渐缩小,当农村也能提供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就业机会时,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们会重新考虑回归的问题。

而那时,“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或许将不再是一句调侃,而是真真切切的生活选择。

0 阅读:2756
评论列表
  • 2024-05-12 22:19

    人走了房子还在[得瑟][得瑟]

  • 2024-05-11 19:46

    以后的农村全国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情况

  • 2024-05-12 23:49

    一村委156户,4个组,40户约100人,每个组实际留守约20人

  • 城市化跟日本推行归屯并户差不多吧?

雾里挑灯看路

简介:一个故事,一段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