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两周小歪到北京参加行业年会,会后去觅食,路上发现一座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顿时来了兴趣,饭后步入其中一探究竟。
中国工艺美术馆外观
从外观看,美术馆以大理石做基座,下面储存藏品和办公区,中间是“玻璃脖子”,顶部展览区域以中国古典的木窗格包围。这一设计非常典雅,从馆内看,日光透过窗格会形成迷人的投影。
入馆大厅
其实小歪接触工艺美术时间并不长,就去年收集北京绢人素材对工艺美术有了粗浅的认识,所以这次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入馆参观。
门外雕塑
据我的理解,比起平面美术,工艺美术更多的是立体的艺术形式,包括石雕,玉雕,牙雕等各种材质的雕塑,还有丝织,陶器,瓷器……等等,体现匠人创意,形成一种可以摆设、送礼、欣赏的物件。我国的工艺美术在世界上也是遥遥领先的,今天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的文物,很多也是高于基础生活的工艺品,只不过是前朝的工艺品,凝聚了历代手工艺人的巧思。
小歪认真拍摄整理出一些馆内珍品,供大家欣赏品玩。
先看下几件重量级的翡翠玉雕,都是80年代初北京玉器厂的杰作。
翡翠插屏《四海腾欢》
这是九龙壁主题,用四块翡翠拼接起来,1982年起,耗时八年才完工。当时有意把一块料剖成四块,做成插屏,显得大气,龙游云雾之中,龙云二物,绿白二色之间相互缠绕辉映。
翡翠花篮《群芳揽胜》
匠人把一块深油青色料子做出的大翡翠花篮,运用掏膛工艺让花瓣变得透薄,汇集了牡丹、菊花、玉兰等花卉。
翡翠山子《岱岳奇观》
岱岳奇观,就是说泰山上雄伟壮观,春意盎然的景色。我觉得最妙的不是岩石和树木的细腻雕刻,而是边缘那轮红日,正面看是旭日东升,后面看是日薄西山。
白玉五行塔
百鹤朝凤屏风 织绣 盘金绣1988年
盘金是刺绣技法,意为金线回旋做装饰,这组屏风上有许多远近大小不一的仙鹤,满是富贵锦绣之气。
百鸟朝凤图 织绣 汴绣
波月洞悟空降妖 漆线雕工艺,1990年
这组漆线雕分明是悟空大战黄袍怪,人物盔袍具有精细的质感,交战双方都显得威武神气。
我们在福建地区很多房顶看得到此类工艺,色彩都是一点点用小针小镊子粘上去的。
《补天》
《补天》综合金属、玉雕工艺,拿珍珠来替代迸发的火星。
《藏族饲养员》 黄杨木雕,70年代
《长坂坡》潮州木雕,2009
潮州木雕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见于广东很多斗拱、屋檐上的装饰,题材很广泛,这里显然是戏曲三国故事,上面曹操观战,下方赵子龙挺枪跃马一身都是胆,有很强的空间立体效果。
《螭虎瓶》
螭虎是龙生九子之一的神兽,传说秦始皇的传国玉玺顶上的钮也是用的螭虎瓶,螭虎常常就这样攀爬在器物上,灵动婀娜。
《春满人间》金属工艺K金摆件,80年代
采用花丝镶嵌工艺,飞天仙女主体是用象牙做的,然后用K金(黄金与其他金属熔合的合金)和珠宝做镶嵌装饰,富丽而明艳。
《十二金钗》瓷塑
《大千佛国图》玉雕 ,1990年
《大千佛国图》玉雕 (局部)
白玉山子制作的传奇国度,有着众多仙佛神圣,仙家妙地,每一位都是温润祥和。
《大千佛国图》玉雕 (局部)
《地藏王菩萨》玉雕,2016
这样一大块天然水晶居然是河南那边发现的。
《电焊工》玉雕,60年代
岫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湖绿色,两位工人精气神都很棒。
《兜率天》玉雕,2017
兜率天是弥勒佛的住所,这块玉白色部分并不多,匠人索性将仙宫放入在在一座山中。
《对鸡》玉雕
这对鸡,深碧色的青玉材质,质地纯正浑厚,我看俩公鸡毛顺冠挺,居然不相互争斗而是一起注视游客。
《对鸡》(局部)
《共饮一江水》玉雕,70年代
《光阴·生命》青田石雕,1987年
《虎》湘绣
俗话说湘绣绣虎,苏绣绣猫。这幅《虎》采用湘绣独创的针法“鬅毛针”,画中猛虎眉清目秀,一身虎毛比真虎更精细。它竖起耳朵侧耳倾听,一只肉爪已探入溪水中。
《回娘家》牙雕,70年代
牙雕《回娘家》,细看篮子里的鸡尾巴像人手,配上阴恻恻的表情,作品自带恐怖氛围。
《一曲渔歌》金木雕,60年代
《一曲渔歌》很像之前《长坂坡》,都是广东的木雕艺术。在南方阔叶植物掩映中,渔民们或织网、或看书、或玩耍,表情丰富,姿态各异。
《一曲渔歌》(局部)
《孔雀屏灯》金属工艺 景泰蓝,80年代
景泰蓝,又叫“铜胎掐丝珐琅”,以紫铜为胎,先以铜丝片掐出各类花纹,再以珐琅材质的色釉填充,珐琅常常是蓝色的,这项技术在明朝景泰年间达到了巅峰,所以叫景泰蓝。
这里面融合了青铜、烧瓷、绘画、雕刻等技法,做出来的东西无不精致富丽。
《孔雀屏灯》(局部)
这尊《孔雀屏灯》亮点在繁复的灯头,以及装饰画效果的孔雀屏,不知道亮起来效果如何。
《孔雀羽织金妆花纱龙袍面料》1978-1983
这种红色龙袍倒是没见过,展品只是面料,怎样气质的人能驾驭它?
《卢沟晓月》玉雕玛瑙,70年代
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整块玛瑙俏色部分点缀为花树,白色部分做桥和波浪,不远处还链着一只小船。
忘记记录名称的屏风,好看
《女民兵》牙雕
《女民兵》玉雕
两尊《女民兵》,都是60年代制作,很有时代特征,女性都是壮士。
《泼水节》
木雕《泼水节》,别人都是泼出水,这个作者反向思维描绘了避水,可谓巧妙。
《七仙女奏乐》玉雕,70年代
这尊七仙女是绿松石雕成,放在非常显眼的位置,几位仙女立于云端,各执乐器凌空演奏,姿态迥异错落有致,表情也非常传神。
《七仙女奏乐》(局部)
《俏色牧鹅》玉雕
一块6寸见方的杂色玛瑙上,匠人把俏色部分设计成鹅头,纯色部分做成鹅身,生趣盎然。
《求偶鸡》石雕
寿山石雕刻而成,表现一只母鸡被关笼中,公鸡和小鸡急切想让她出来。
这个作品颜色我觉得不好看,但工艺不简单,采用了三维镂空雕刻把笼中鸡做出来。
某大会堂吊灯设计图
现场还能看到著名大会堂的吊灯设计图纸,充满着数学设计的美学。
《山口阻击战》牙雕,60年底
《十足其中》潮州木雕
鱼篓倒出来都是硬菜,这款应该用了金木雕,熠熠生辉,强化了收获的乐趣。
《双凤朝阳花舫》牙雕,1986年
两只凤凰头,后面的船仿佛是一座小型都市,一个个小人密密麻麻,这就是需要无边的耐心,我想起了从前读过的《核舟记》。
《双凤朝阳花舫》(局部)
《双凤朝阳花舫》(局部)
《水仙花神》牙雕,1987年
上一件估计是多个材料拼接,这件花神看形状就是一整个象牙做的。
《苏武持节牧羊》竹编
材质和题材不是很相融,竹编让我总是想起南国的风貌,还有我们夏天炎热时睡的绵席,而苏武是在寒冷的北方牧羊,产生了一种割裂感。
《苏武持节牧羊》竹编(局部)
《望月》湘绣 双面绣
这位美女背对观众看着月亮。
《望月》湘绣 双面绣
可是转到另一侧,居然能看到美女正脸!
这尊双面绣品,根据李白《玉阶怨》诗意而作,背面青丝乌发,正面雪肤花颜,珠帘低垂,月光溶溶,静夜美好,真杰作也。
美中不足的是,叶子和圆月混在一起,容易错认作藤上结了个葫芦,美人望葫芦,意境马上跌下去了。
《夜巡》青田石雕,60年代
夜里在海防线上巡逻,提防特务混入,这也是时代特征明显的一款,浅色部分刻出男兵,偏红部分作女兵,神态警惕,底部为海波,后侧是自然的黑色正好体现黑夜。是“因材施刻”的典型。
《白衣大士》银花丝,80年代
这尊观音菩萨,美得绚烂,和他传统装扮不同,虽然名为白衣大士,其实运用很多层次的色彩。
《银球传友谊》牙雕,70年代
这尊主题说的是亚非拉人民团结,银球是乒乓球,重点在于上面的球,用松柏、祥云托起的28层镂空雕刻的象牙球,28层远不如国内的最高记录,也足够让游客叹为观止。
《鸳鸯盒》玉雕
木变石,像木头的石头,让黑鸳鸯有了漆器的质感。
《载月归》彩锦绣
《芝兰文房宝车》金属工艺 花丝镶嵌
《龙腾盛世屏风》潮绣
《竹丝扇》竹编,1959年
竹丝扇看上去平平无奇,可是把他换个角度看,就有名堂。
竹丝扇两边各有不同反白反黑效果,和《望月》异曲同工,一根竹丝0.1mm,一个扇子要用3000多根竹丝。
其实中国工艺美术馆是去年才开馆的,还挂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里面展览远不止这些,这次观展让小歪学到不少工艺知识,特别是感受到“材料本天成,匠人夺天工”的妙用,一块料,不管是石头还是玉,都多少会有些杂色瑕疵,巧妙的设计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污点变亮点。
再过几百年,这些器物肯定也能成为国宝,毕竟他们代表了目前中国工艺美术的最高成果。
我是江户小歪,我们下期再见。
件件堪称国宝!!![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暑假去了!震撼[点赞]
大多是经济并不发达的时候制作的
[点赞][点赞][点赞]
都是好东西啊[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