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我国的标志建筑之一,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对于如今的中国来说,长城在观赏性上的价值会更高。
而对于西方国家而言,长城在历史中对他们影响颇深,甚至一位美国学者这样评价长城:“它害惨了欧洲!”
究竟为何会这样说呢?
长城的发展在很多人印象中,提起长城,总是会想到秦朝的皇帝和联系在一起,这是我们如今认识到的长城。
而它的发展可以最早追溯到近三千年前,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国家,减少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在之后的春秋战国时期,这片地区分裂出许多列国,但其中实力能数得上的只有七个左右,为了争夺土地,列国纷纷在边境修建长城。
在这段时期修建的长城,与秦始皇那时修建的并不同,因为是各国保护自己领土所修的,所以其长度不连续、方向不一致是这个时期长城的特点。
一直到秦始皇时期,长城的修建才算得上是完全发展,秦国用强大的军事实力统一了六国,随后秦始皇便在领域内实行各方面的统一。
除了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统一,在军事方面,秦始皇也进行了发展,当时北方地区仍旧遭受匈奴的侵扰,为了能够保护地域如此庞大的国家,修建长城迫在眉睫。
首先将在北方盘桓的匈奴赶出去,随后又派人将前些朝代,修建断断续续的长城连接起来。
在修建长城的时候,还出现了孟姜女哭长城一说,讲述的是一位女子的未婚夫,被秦始皇抓去修建长城,最后因为劳累而死在了那边。
虽然是一种民间传说,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修建长城的不易,在古代,没有机器,要想修建如此庞大的工程,只能使用人力。
据曾经的数据,当时修建长城的时候,全国男丁都被征用,甚至就连一些妇女都参与其中,过重的劳作,导致出现了“不见长城下,尸骨相只柱”。
意思是,当时因为修建长城导致无数人死亡,人们的尸骨甚至都堆了起来,足以见得其修建对百姓们的影响,换句话说,长城上的每一块砖都包含百姓的心血。
因为有了长城,所以游牧民族无法像之前一样,很轻易侵扰北方,虽然草原人性子野蛮,但是他们十分懂得欺软怕硬。
所以匈奴如果想要进攻北方的话,那么就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与其这样,还不如去找一个“软柿子”。
而在秦始皇之后,其他的朝代也在继续修缮长城,在长城上的军事丝毫没有放松,在历史上也有学者指出长城的作用十分有局限。
因为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匈奴,在在之后的朝代,仍旧发生了很多匈奴侵略的事情,甚至在汉朝时期,为了减少和匈奴之间的矛盾,派遣了昭君去和亲。
虽然仍旧有这种事情的发生,但我们不能否认长城的作用,除了防御功能,还有警示作用,一旦有敌军来袭,就会点燃烽火来向其他人来传递信息。
所以长城在历史中起得作用是我们所不能否认的,修建好后,匈奴很少进攻我们,那么他们的目光转向了另一个软柿子。
为何对欧洲产生影响英国学者说:“因为长城的修建,所以欧洲成为了受害者。”
虽然对于匈奴,中原地区无法完全消灭,但是在具有强大军事的基础上,一定会对其进行打击。
当中原实力开始上升,面对匈奴的来犯,便决定对其直接进行攻击,正是因为这样,从而打压了匈奴的气焰。
有一部分游牧民族不得不离开原本的地区,并且北上征战,也正是这部分人,让欧洲人苦不堪言,甚至将其怒气转换到我们身上。
彼时的欧洲没有修建像长城这样的防御工事,在军事上并不精进,反而在经济发展上很快,而匈奴精于军事,武器各方面都比欧洲好。
于是匈奴人到哪打哪,所到之处基本上都要打仗,而第一个受伤的国家就是阿兰,阿兰国国人虽然奋力抵抗,但奈何匈奴过于凶猛,最后落败。
这个国家虽然比匈奴原本的地方好,而当他们看到周边还有更富饶的国家时,于是决定继续前行,因为这一决定,让欧洲的国家遭了殃。
西行到达日耳曼人的部落,这里就是西哥特和东哥特的势力范围,随即便展开了战斗,毫无意外,又是匈奴赢下战争。
占领如此大一片地区后,匈奴也已经满足,并在这片土地上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安稳发展势力。
直到公元400多年,匈奴的势力已经完全稳定下来,并且实力强劲,他们骨子里征战血液又开始活跃起来,目光随之转向了南方大片区域。
带领着军队,随即就向那边出发,对南方的罗马帝国发动攻击,罗马深知匈奴的实力,于是便与匈奴商议,上交贡金,并且向匈奴提供各种便利,
这才让匈奴放过了他们,但是这终究不能保证长久的和平,不到五年,匈奴又想要攻占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有苦难言,打又打不过,上交供金都不行,而这次匈奴直接开始战斗,等到罗马反应过来后,才发现匈奴已经打到高卢地区。
罗马只能请求再次和谈,这次付出的代价更大,但是这对于实力不足的罗马帝国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此时的匈奴已经一天比一天强大,虽然欧洲内部经常产生斗争和分裂,但是谁都不会放任一个外来入侵民族如此强大,于是剩余的国家展开商议,联合起来一起对抗匈奴。
单独比较的话,很少有欧洲国家能和匈奴战斗,但是国与国联合起来,匈奴就算在强大,也不能与之匹敌。
终于,这次战斗,匈奴终于落败,被侵占的国家,也开始蠢蠢欲动,作为争强好胜的匈奴人,不会因为一次战败就后退,休养生息后,匈奴又对联合的欧洲国家发起进攻,但是仍旧失败了,此时的领导人也因为身体原因去世。
没有了强大的指挥者,匈奴顿时四分五裂,乱作一团,被侵略的日耳曼人和东哥特人一鼓作气将其赶走,自此欧洲国家才终于能够稳定发展。
而匈奴也回到了原本的地方,但是此时它已经成不了气候,军事实力也大大下降,再也对欧洲造成不了影响。
无稽之谈按照欧洲的说法,假设长城没有修建起来,那么匈奴就不会转换目标。
而欧洲也会变得强大,而从某种方面来说,其实这种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就算当时中原地区军事实力强大,但是一直与游牧民族斗争,未免也太过浪费时间和精力,之后的发展也可能会受到限制。
但如果匈奴未能成功在中原区发展,那么毫无疑问欧洲也会是他们的发展目标,长城只是在历史上起到了一个加速推进的作用。
并且游牧民族生性好斗,喜欢征战,作为其北方的欧洲,不可能一点都殃及不到,所以这句话太过片面,将欧洲发展缓慢全部怪罪到长城身上,未免有些过于牵强。
欧洲自身也存在有不少问题,没有游牧民族,其自身也会进行斗争,蜕变以至发展,所以对欧洲来说根本不存在害惨了他们一说。
长城虽然在近代对我们的军事意义已经不大,但是它在精神上所代表的是我们中华民族面对外来侵略百折不挠的意志,是要保护国家和人民的信念。
而随着时间的发展,长城也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之一,当大家看到这座宏伟的长城后,也会感叹中华民族的优秀。
站在长城上,能够俯瞰中国的大好河山,无数国际友人纷纷前来欣赏,这样一座优秀的古建筑,不应当被当做污蔑我们的借口,这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更是无法接受的。
我们接受愿意和平交往的国家,愿意以一颗真诚的心换取另一颗真诚的心,而不是污蔑,就向古人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在冷兵器时代有大用。在热兵器时代作用小了。
游牧民族的特点是来无踪去无影,而长城的存在,他们来掠夺的成本就会增大,不能随心所欲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虽然他们的战力还是那么强大,但也会使他们的成本在增大,当成本和收益对等的时候,他们就会收敛一点!所以长城无用论是瞎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