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红相股份逃过退市一劫,罚疼了谁?

尔风道理 2024-03-07 09:48:39

问道者 杜一用

开年不久,上市公司红相股份即接到厦门证监局龙年开出的第一张罚单,公司和9名相关责任人一共被罚了6556万元,公司董事长杨成被罚了2288万,并被罚终身禁入市场。不过从罚单来看,杨成应该不是感觉最疼的。

红相股份被处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财务造假。根据罚单信息,红相股份2015年上市,上市后的第三年便开始财务造假。从2017年到2022年,母公司和五家子公司一起虚增了10亿多元营收和近4亿元利润。红相股份属于“系统性真金白银造假”,虚构采购、生产、销售、物流,对应90多家供应商,并且单据一应俱全,极具隐蔽性和欺骗性。从趋势上看,红相造假的胆子还越来越大,2019-2022年,虚增的营收占比分别达到14%、19%、17%和20%,虚增的利润占比分别达到38%、47%、48%和30%。

红相股份被处罚的另一个原因是欺诈发行。红相股份用这些造假的财务数字增发股票和发行企业债券,共募集了6亿多元用于并购资产,都得逞了。

由于红相股份2022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财务造假一事东窗事发。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意味着红相股份可能触及财务类终止上市条款,2023年5月初,红相股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随后被证监会立案。九个月后,调查结果出来了。从处罚决定来看,无论是对上市公司,还是对实际控制人杨氏家族,退市警报解除可能都是最为欣喜的结果。

红相股份连续六年财务造假没有被退市,跟红相股份的一宗资产处置有关。红相股份曾于2017年以现金加发行股份的方式,用11.7亿元的对价收购银川卧龙电气100%股权。红相股份主营电力设备及服务、新能源及工程等业务,卧龙电气在2023年半年报中则被评价为“国内最早承接铁路牵引变压器国产化项目的企业之一”,是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就是这宗牛逼闪闪的并购标地却居然成了红相股份财务上最大的麻烦。2023年11月红相股份通过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挥泪大甩卖,以3.31亿元成交价公开转让了卧龙电气全部股权。按照红相股份公告的意思,剥离卧龙电气后,公司2023年报的审计工作已经能够顺利推进,只要年报能够被出具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红相股份就会被摘掉“ST”的帽子。

红相股份死罪已免活罪难逃,造假募资6个多亿,实际控制人杨氏家族还在此间套现了6个多亿,结果却只被罚了6000多万,不少股民认为处罚太轻了。事实上,按照近期监管“惩处上市公司的同时更要严惩‘首恶’”的新动向,在红相股份的造假事件中,对实控人的责任追究基本上已经是顶格了。

构成退市的另一种可能是,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已经顺利推进审计工作的红相股份,预计2023年营收仍然能够超过11亿,显然并不具备退市条件。而在6000多万罚款中,红相股份公司承担了2500多万,与公司实控人被处罚的金额不相上下;对欺诈发行的处罚,红相股份公司被罚58万元,实控人被罚88万元。实控人被终身禁止进入市场,在2023年上半年的A股,只有4位上市公司实控人吃了这样的红牌。

实控人杨成被处罚的力度不算轻,但如果具体到被处罚个人的收入情况,那杨氏家族被处罚的力度简直不要太轻了。2020年杨氏家族在胡润榜的财富一度达到45亿元,这点罚款根本就微不足道。

被罚单罚得最疼的恐怕是要数董事会秘书李某了。李某是红相股份最年轻的高管,1988年出生,2011年担任公司证券事务助理,2013升任证券事务主管,2015年起才改任证券部经理,2017年11月起担任董秘、副总经理。李某或许间接持有激励股权,但被罚250万也足以伤筋动骨了。

0 阅读:68

尔风道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