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仙子”何英:最红时跟随丈夫出国,离异后现状如何了?

青青树木讲故事 2024-10-27 13:22:49

一、命运转折:一张机票,改变了"越剧仙子"的人生轨迹

1989年对于何英来说,是人生重大的转折点。

那时的她,站在事业的高峰,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台柱子,"五朵金花"之一。刚刚以《大观园》中的"薛宝钗"一角获得浙江省第三届戏剧节表演一等奖。

今年的春晚舞台上,她与吴琼合作的越剧、黄梅戏《梁祝·十八相送》的风采还在观众眼前晃动,让全国观众记住了这位"越剧仙子"。

然而就在这一年,何英做出了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选择——远赴美国做陪读。

“为什么要走?”这是当时很多戏迷的疑问。甚至有人在《中国电视戏曲》杂志上发文打听她的去处。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名家云集,要等好几年才能轮到一部大戏,这让率真的何英内心有些压抑;二是不想和在美国留学的丈夫长期分居。

谁能预料到这个选择会使她的人生轨迹发生如此巨大的改变?

何英曾是台上的"越剧仙子",但她在最残酷的身份转变中成为了工厂的打工妹。她的丈夫只有奖学金,而她必须自己承担学费和生活费。

她没有什么积蓄,英语水平一般,除了会唱越剧之外没有其他特长,因此只能选择去工厂打工。

1990年,灾难降临。何英在操作工厂机器时,左手不幸受伤,失去了一节手指。那一刻的痛,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

她却没告诉丈夫,怕影响他的学业:"我现在已不是什么越剧明星了,只是你的妻子,一位普通的打工者,吃点苦不算什么。

这句话既道出了何英的无奈,更彰显出了何英的坚韧。

1991年至1997年间,她往返于中美之间,一边要在国内继续演出《西厢记》《五女拜寿》《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剧目,一边要回美国照顾丈夫的生活。

直至1997年,已届35岁的何英做出了离开越剧舞台并赴美追随丈夫的决定。

这一走,如同一出毫无彩排的戏,使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谁都不知道这个选择会带来怎样的人生剧本。

然而,正如许多戏曲中所唱的那样:世事难料,人生如戏。这一次,何英主演的是自己的人生,而非剧本中的角色。

这个转折,既是一张飞往美国的机票,更是一个充满未知的人生抉择。在这个选择下,一个正当红的"越剧仙子"开始了她人生最艰难但也最真实的一幕。

二、星光璀璨:那个惊艳舞台的“小百花”

何英的戏剧生涯可谓奇妙的意外。

1978年,高中毕业后何英本在家闲着。嵊县越剧团正好在招演员,她和几个同学一起去报考,结果只有她一个人被录取了。

谁也没料到,这一试,竟然打造出了一位“越剧仙子”。

何英的天赋可谓是老天爷赏饭吃,在团队中很快就脱颖而出。此外,更令人惊讶的是,越剧傅派的创始人傅全香也是嵊县人。

1979年,傅全香回乡探亲时,听闻县里有个叫何英的新星,顿时心生疑虑,于是把这个名字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1980年,何英迎来了转机。在她随团赴上海表演《情探》时,傅全香从头到尾都在观看,对这位小姑娘的表演赞不绝口。次年,何英在浙江省现代戏汇演中荣获伴唱奖,傅全香更是主动上门,愿意收她为徒。

这样一来,何英就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的大门。

1982 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筹备成立,从全省的2000多名戏曲学员中精挑细选,何英成为其中的翘楚。因为一个机遇,她与其他39名演员一同被选中,进入浙江省艺术学校深造。

正是这一步使她的艺术生涯开始腾飞。

何英在学校期间就有机会在《五女拜寿》中饰演女一号"杨三春",1983年,她有幸拜傅全香为师,在恩师的悉心指导下,她的唱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何英的嗓音甜美纯正,身材修长,扮相俏丽,简直就是越剧的最佳代言人。

1984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正式成立,何英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与茅威涛、何赛飞、董柯娣、方雪雯一起,被誉为团里的"五朵金花"。

在同一年代,越剧电影《五女拜寿》全国公映,因为电影的角色塑造,何英的名字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何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她人生中最闪耀的阶段。

1986年荣获“上录杯”江浙沪青年越剧演员大奖赛二等奖。

1988年荣获全国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最佳演员奖。

1989年,《大观园》荣获浙江省戏剧节一等奖。

1991年,浙省戏剧节上,《西厢记》再次荣获一等奖。

更为惊人的是,1988年、1989年连续两年登台春晚,她在唱法上探索出的“莺声唱法”被业内公认,具有开创新流派的潜力。

正当众人认为何英会在戏剧舞台上继续创造传奇时,她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那时的她,大概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将告别那个让她光彩照人的舞台。

回首来看,那些热烈的掌声、娇艳的鲜花、高昂的奖杯,像是命运给她预演的一场绚丽,希望能在未来的人生考验中,让她回忆起自己有多耀眼。

三、异乡岁月:那段被孤独和坚强填满的时光

这是一段我的故事,讲述的是我在异乡度过的一段岁月。那段时光,孤独和坚强是主旋律。

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我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活的热爱,独自一人来到了异乡打拼。这里没有亲人和朋友,只有我自己。

我开始了一段全新的生活,每天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然而,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有时候甚至感到绝望。但是,我并没有放弃。我告诉自己,我必须坚强,因为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

我开始学习如何面对困难,如何解决问题我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他人相处我开始享受孤独,因为我知道,只有在孤独中,我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

在异乡的岁月里,我经历了很多。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解决问题。我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他人相处。我开始享受孤独,因为我知道,只有在孤独中,我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

现在,我已经回到了家乡。但是,那段异乡岁月对我来说,是一段宝贵的经历。它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更加自信。它让我明白,只要有梦想,只要有勇气,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段异乡岁月,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更加自信。它让我明白,只要有梦想,只要有勇气,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美国的日子对何英来说就像一出没有彩排的独角戏。

我的丈夫获得了奖学金,但学费和生活费都需要他自己承担。这位曾经在聚光灯下的"越剧仙子",现在在异国他乡过着朝九晚五的打工生活。

她没有积蓄,不会英语,只擅长越剧表演,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何英在1991年到1997年间展开了她的“双城记”。白天在美国打工,到了周末就回国表演《西厢记》《五女拜寿》《梁山伯与祝英台》。

1993年,她发行了摄影集《造型何英》,让一直关注她的戏迷们欣喜若狂。1995年,她第三次登上春晚的舞台。

在这看似风光的背后,我承受着疲惫奔波的压力和内心煎熬的痛苦。

1997年,35岁的何英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离开她钟爱的越剧舞台,前往美国陪伴丈夫。此次她决定专注于成为一名妻子,希望能在未来孕育出一个可爱的宝宝。

然而,命运却和她开了个玩笑。

婚后几年的聚少离多,导致夫妻俩的感情逐渐淡漠,难以复原。生活理念上的巨大差异,更是让两个人变得越来越陌生。1999年,何英与丈夫离婚。

她在事业鼎盛时期选择放弃,陪丈夫吃喝拉撒度过余下时光,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没有任何的收获,只有一身悲伤痛楚。这句话中说尽她的心中的不易。

整整两年的时间,何英在失婚的阴影中痛苦挣扎,亲友们纷纷劝她回国,但何英却倔强地不愿意在自己最狼狈的时候回到祖国。

她坚定地选择留在了美国,转战西海岸一所学校,学习美容课程。

在异国他乡重新开始并不容易。她从零开始学车,与来自韩国、日本的同学一起学习,仅用一周时间便考取了全美美容师执照。

后来,她在旧金山的一家美容中心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并在此工作。

这段日子里,没有了舞台的灯光和观众的掌声,只有异国他乡的孤独和与命运抗争的倔强。但是这段艰难的时光,却让何英学会了在寂寞中坚强,在挫折中不断成长。

2002年,何英终于摆脱了失婚的阴影,她将所有的过往都放在记忆的匣子里,准备迎接新的开始。然而她并没有预料到,舞台与她还会再次相逢。

这段在异乡的岁月,如同一场无人喝彩的独角戏,何英既是主角,也是观众。在异国的孤寂之中,她完成了一次心灵的蜕变。

第四章:归来:舞台从未走远

2004年对何英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今年,上海举办了以纪念傅全香舞台生活70周年为主的专场演出。已经七年没有站在舞台上的何英,收到了这场演出的邀请。

上场前,她的腿一直在颤抖。那种感觉,就像初次上台的小姑娘。演出结束后,恩师傅全香热泪盈眶地对她说:"你回来吧。"

这三个简单的字,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何英尘封已久的心门。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越剧名家赵志刚正在筹备《赵氏孤儿》,向何英伸出了橄榄枝。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回国发展。

就这样,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

2004年12月30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举办了团庆20周年酒会,何英乘坐火车从上海赶往杭州。

当她再次遇见昔日的姐妹们时,曾经的不开心瞬间烟消云散了。

大家在一起吃饭喝酒聊天,回忆起当年一起学戏练功演出的日子。那些曾经的挑战,如今成为最珍贵的回忆,无法再承受的重负。

2005年春节,何英以特约演员的身份,在上海越剧院的《赵氏孤儿》中饰演“庄姬公主”。许多老观众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买票进入剧院观看。

当熟悉的唱腔再次响起,最热烈的掌声回荡在剧场里,何英百感交集。

自此,她的舞台归来,并非为了证明什么,而仅仅是因为舞台就是她的归宿。从那以后,她的演出从未间断过。2007年,她在越剧电视剧《李清照》中担任主演;2009年,又主演了越剧电影《西厢记》;2012年,她在交响越剧清唱剧《红楼梦》中饰演了"林黛玉"一角。

原来,心中的舞台从未消逝,只是耐心等待着她回家的那一天。

0 阅读:3

青青树木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